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地铁隧道安全运营能力,文中提出应用抗裂防水混凝土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以混凝土渗流基本原理为基础,考虑隧道内外侧实际条件结合混凝土开裂系数和渗漏情况,基于立方定律获知开裂混凝土水分渗透公式,构建裂缝处水分传输模型,分析饱和孔隙介质状态下裂缝处水分传输过程及非饱和状态下混凝土裂缝处分水传输过程;基于隧道混凝土分析,利用钢纤维、碳纤维及复合纤维材料与混凝土混合,分别进行混凝土抗冲击实验及抗渗透实验,抗冲击实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碳纤维和复合纤维含量增高,混凝土韧性提升,其中韧性最佳为复合纤维混凝土;抗渗透实验表明:三种纤维混凝土中,掺加复合纤维对混凝土抗渗性能提升最高。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中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而混凝土在复合荷载作用下受硫酸盐物理侵蚀的研究还是不多见。本文从实验环节出发,通过不同龄期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及微观形态描述,阐释在硫酸盐环境下受复合荷载的混凝土试件受物-化侵蚀的劣化机理,为混凝土抗侵措施做好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由于混凝土本身结构特性和各种缺陷的随机分布和随机增长,导致混凝土劈裂,在劈裂状态下为了提高混凝土墙体的抗拉强度,需要对复合墙板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一种优化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下复合墙板建筑结构,指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建设。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作用于建筑结构上劈裂荷载的统计模型,在劈裂冲击下,结构总弹性层间位移机制在预期的结构抗侧承载力作用下出现塑性失效,得到抗拉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劈裂荷载参数模型。构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试验中研究劈裂荷载作用下的单自由度钢梁动力响应,得到试件劈裂破坏形态图。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模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复合墙板建筑结构的强度,受劈裂损伤的影响较小,工程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渠道衬砌混凝土板产生滑塌的原因,提出防止混凝土板滑塌的应对措施。在渠道施工中复合土工膜抗拉、抗撕、耐老化、防渗等特征,有效防止渠道的渗漏,增加渠系水利用系数,减少输水损失。对复合土工膜与砂浆垫层和渠道基层面之间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使用复合土工膜对渠道混凝土板的稳定、防止混凝土板的滑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它克服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延伸率小、性脆等缺点,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弯、抗剪、阻裂、耐疲劳、高韧性等性能,已在建筑、路桥、水工等工程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赵菲  楼文娟 《科技通报》2010,26(1):143-149
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火性能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楼盖体系、梁柱节点和整体结构抗火性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组合结构的抗火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钢纤维混凝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基体中掺入乱向分布短钢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抗弯拉、技冲击、抗裂、抗疲劳、耐磨、耐久等特性。  相似文献   

8.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以其良好的抗水性、优越的可塑性、优良的耐火性以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性而成为目前全世界用量最大和使用范围最广的材料。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促使混凝土通过复合走向高性能和智能化道路复合就是在基体材料中添加一种或多种材料通过某种手段实现其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基体材料性能的技术手段,其目的是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近年来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能有效改善地基土受力状态,提高地基承栽力.通过一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分析其受力和沉降特性,为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超高强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钢筋锈蚀加速试验评价了裂缝宽度、水胶比、氯离子含量、硅粉对超高强混凝土抗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为12%的超高强混凝土与使用了防腐剂的水胶比为60%的普通混凝土拥有相同的抗腐蚀性。即使该超高强混凝土产生了宽度小于0.6 mm的裂缝,其抗腐蚀性能依然与使用了防腐剂的水胶比为55%的普通混凝土相当。掺加硅粉后的超高强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其主要原因在于超高强混凝土致密的结构抑制了引发钢筋锈蚀物质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因此,高层建筑物的混凝土则需要具备很好的耐久性能,而混凝土抗[1]氯离子渗透性能是决定混凝土耐久性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主要取决于凝土材料组成;其次取决于混凝土生产和配制过程中其他因素,如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的发展和泌水性能等。本文通过ASTMC1202电量法试验并研究了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矿渣、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RCM试验测定了矿物掺和料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系数,得到了不同龄期下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复掺混凝土抗氯离子的渗透能力比单掺的能力强,复掺粉煤灰、矿粉和硅灰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大能提高87%,最小能提高43%。研究结果可为复掺混凝土耐久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近几年推广的新技术之一。钢管混凝土结构即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为整体的复合结构。钢材的特性是强度高,具有弹塑性,但易失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特性,但抗折性能差。  相似文献   

14.
以掺加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为改性措施,制备C25、C30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直径(100±1)mm,高度(50±2)mm;分别通过快速氯离子(Cl-)迁移系数法(RCM法)测定无外荷载作用下40 d Cl-渗透系数,研究了不同改性措施下再生混凝土的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未经改性处理的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差于普通混凝土,Cl-扩散系数相差较大;随着强度等级提高,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均不同程度提高;粉煤灰和硅粉以1∶1的比例掺入再生混凝土,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仍低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后,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较大程度提高,且高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此范围内,随着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改性再生混凝土Cl-渗透系数不断降低;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聚丙烯纤维效果优于钢纤维。  相似文献   

15.
铜管混凝土结构是近几年推广的新技术之一.钢管混凝土结构即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为整体的复合结构.钢材的特性是强度高,具有弹塑性,但易失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特性,但抗折性能差.  相似文献   

16.
以掺加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为改性措施,制备C25、C30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直径(100±1)mm,高度(50±2)mm;分别通过快速氯离子(Cl-)迁移系数法(RCM法)测定无外荷载作用下40天Cl-渗透系数,研究了不同改性措施下再生混凝土的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未经改性处理的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差于普通混凝土,Cl-扩散系数相差较大;随着强度等级提高,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均不同程度提高;粉煤灰和硅粉以1∶1的比例掺入再生混凝土,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仍低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后,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较大程度提高,且高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此范围内,随着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改性再生混凝土Cl-渗透系数不断降低;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聚丙烯纤维效果优于钢纤维。  相似文献   

17.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近几年推广的新技术之一。钢管混凝土结构即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为整体的复合结构。钢材的特性是强度高,具有弹塑性,但易失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特性,但抗折性能差。二者结合,钢管保护混凝土,延续了受压时的纵向开裂,混凝土则对薄壁钢管起到局部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和硅粉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和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利用电镜扫描技术从微观结构对其机理进行解释。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但能有效抑制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产生;硅粉能有效增加混凝土密实性而提高混凝土强度,但对早期裂缝影响不大。从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早期抗裂性能考虑,得出了聚丙烯纤维和硅粉的建议掺量,可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钢纤维混凝土是将钢纤维掺入到普通混凝土中制得的一种复合混凝土,是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新型材料.它能显著提高砼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抗疲劳性,在路面工程中应用可以明显减薄厚度,改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断裂力学及能量守恒能观点,从应力强度因子及Griffith理论两个方面分析钢板混凝土结构抗裂能力机理,解决了短区局部混凝土构件的抗裂问题,证明了钢板用于局部增强受弯构件抗裂性能的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