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称“方案”)的教学中,隔音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汉语开、齐、合、撮四类韵母在自成音节的情况下都存在隔音问题,它们分别用两种方法隔音:一是开口呼韵母自成音节跟在其他音节后面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时用隔音符号隔音;二是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韵母在自成音节的时候用隔音字母隔音。隔音符号的隔音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皮袄(pi’浕o)”,如果没有隔音符号,就不容易利和“pi浕o”(飘)这个音节区分开。方案中y、w两个字母不是声母,它们的作用也是为了隔音,称为隔音字母,如“大衣(d浕yi)、耽误(d浕nwu)…  相似文献   

2.
《中学文科》2004,(9):1-3
y和W的使用(只用于没有声母的音节):i领头的韵母自成音节时,i后没有其他元音,就在i前加y;i后还有其他元音,就将i改成y。ǖ领头的韵母自成音节,不论后面有无其他元音,都在ǖ前面加上Y,并将上ǖ两点省去。u领头的韵母自成音节时,u后没有其他元音,就在u前加w;u后还有其他元音,就将u改成W。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     
沪钊侧....一、论述题1、举例说明y、w的使用规律,并解释使用它们有什么作用,答:当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韵母自成音节声母为零时,(汉语拼音方案》规定要在音节开头使用y、w。具体说,当齐齿呼韵母自成音节时,若i的后面没有别的元音时,就在i前加上y,如i一y认角一yin;若i  相似文献   

4.
北海话有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和自成音节的声母),韵母43个(自成音节的[m][n]未计算在内),调类7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声母大致呈现浊音清化演变趋势,而韵母则有整合、简化的演变主线。  相似文献   

5.
整体认读音节,就是不能用声,韵相拼的方法来拼读的音节,需要整体地记住它,读时不能现拼,而直接读出音节的音来。这是由于小学的拼音教学内容比《方案》简略,致使一部分音节没法拼读或拼写,只好用整体记认的办法来解决。整体认读音节一般有十六个,可分为两大类: 一、因不教y w的使用规则,致使i u ü等韵母自成音节时不好处理。因此采取整体认读的办法解决,这样的音节有八个,也可分成两类来说明。 1.yi.wu.yu.yin.ying.这五个就是韵母i,u,ü,in,ing的音节形式。《方案》规定:当i,u,ü打头的韵母(处在韵母的开头而又不是主要  相似文献   

6.
“儿化”是普通话的某些方言中的一种音变现象。“儿”作为后缀,不能自成音节,在同化和节缩两种作用下,与前一个字音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字音的韵母发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也叫儿化韵),这样就使普通话的语音结构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一套相当复杂的儿化韵母。汉语拼音字母用r,注音字母用“儿”.汉字用“儿”(“(?)”的简化字)来表示“儿化”.这些只是记号,让人卷一下舌  相似文献   

7.
通过语音调查,发现北海话有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和自成音节的声母),韵母43个(自成音节的[m][η]未计算在内),调类7种。主要特点是声调保留了古人声调;声母存在较特殊的舌面前鼻音[n]和舌尖前边擦音[],与中古音声母比较,大致呈现浊音清化演变趋势;具有粤方言的特色韵母——塞尾韵,分别以辅音[t][p][k]结尾,但缺少撮VI呼韵母。  相似文献   

8.
对规范儿化的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韵母er除了自成音节(耳、尔、儿等)之外,还可以与其它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转变成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叫做“儿化”。儿化了的韵母便叫做“儿化韵”。目前的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材或汉语拼音专著大都有儿化这节内容,并列出了儿化诸作用,也就是为什么要教学儿化部分的理由。其理由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松树的风格》中,对“婀娜”的注音是:“énuó”。这组注音的音节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为“e”,既可自成音节,又可与“n”组成韵母“en”(恩)。  相似文献   

10.
学生入学前大部分上过学前班或进过幼儿园,为了使他们更好地接受直呼音节这种新的学习方法,以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阅读、写作和学习普通话等方面的多功能作用,我以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教给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声母和韵母后,开始学习音节。抓好第一个音节的直呼是关键。教bɑ时,我首先用固定的黄色粉笔板收b,问:老师用黄粉笔写的叫什么?谁会读?(生:叫声母b)用固定的白粉笔板书单韵母ɑ,问:老师用白粉笔写的是什么?(生:是单韵母ɑ),然后b、ɑ凑到一起成bɑ,告诉学生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一个音节,重点教给学生直呼音节的…  相似文献   

11.
直呼音节教学规律浅探内蒙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伦南路小学彭兴慧一、教给学生直呼音节的方法直呼音节的方法很多,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三步”直呼法。第一步韵母定准调,第二步声母做口形,第三步做好声母的口形,发声凋韵母的音(用带调韵母冲开音节)。要想让每个学生都...  相似文献   

12.
陕西凤翔方言既有自成音节的词缀“子”,41个韵母中又有39个可以生成子变韵,自成音节的词缀“子”和子变韵可以自由交替使用。凤翔方言的子变韵是长音型,与山西临猗、夏县和山东博山相同。凤翔方言阳平字的子变韵只是拖长音节,不变调;阴平、上声和去声的子变韵在拖长音节的同时还变调,变调调值与后字为轻声的两字组中的前字相同。凤翔方言中虚词“着、的、得”和实词“上”可省略,用前字的D变韵母表示。“的”“着”“得”“上”等字和D变韵可以自由交替使用。D变韵方式和子变韵相同,即音节拖长,阳平字不变调,阴平、上声和去声字同时还变调。  相似文献   

13.
直呼音节教学规律浅探呼市新城区呼伦南路小学彭兴慧一、教给学生直呼音节的方法直呼音节的方法很多,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三步”直呼法。第一步韵母定准调,第二步声母做口形,第三步做好声母的口形,发声调韵母的音(用带调韵母冲开音节)。要想让每个学生都会说这三步...  相似文献   

14.
《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排列了35个韵母.但在韵母表下面的说明中,又介绍了4个比较特殊的韵母,这就是:(1)知、蚩、诗、日等音节的韵母——舌尖后元音韵母,可记作-i(后);(2)资、雌、思等音节的韵母——舌尖前元音韵母,可记作-i(前);(3)儿、而、耳等音节的韵母,记作 er,这是一个央元音,并带上卷舌动作,特地用两个字母表示;(4)表示应答声之类的“诶”,是一个半低不圆唇的前元音,用é表示。这样韵母数一共是39个.所以一般在汉语语音敦学中都说普通话的韵母是39个。  相似文献   

15.
儿化,是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就是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儿化以后的韵母叫做儿化韵。儿化是一种细微的音变现象,在口语中却发挥着不小的作用:(1)用来形容事物之“小”或“少”,如:一点儿;(2)可以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和亲切,如:小孩儿;(3)还可以帮助确定词性,区别意义,如:画(动词)——画儿(名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归纳了赤水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变调现象,重点对赤水方言儿化韵的语音形式,基本韵母生成儿化韵的类别以及自成音节的儿尾等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言学的术语,“儿化”比“儿尾”更为大家所熟悉。所谓“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该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是语流音变的一种。那么,什么是“儿尾”呢?笔者发现,许多著作对它与儿化没有明确的界定,有的说二者对立,有的说二者统一。比如,俄罗斯学者莫景西说,“作为语言学的术语,‘儿化’和‘儿尾’标志着用‘儿’字记下的词缀,自成  相似文献   

18.
直呼音节教学浅探通辽市解放小学李淑艳,郝凤珍一、教给学生直呼音节的方法直呼音节方法很多,教学中我们主要来用的是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这是一种不用死记硬背的科学的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只要更换基础音节中的韵母,连着声母的动作念韵母即可呼出音节。要想让每个同...  相似文献   

19.
“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教学简介河南安阳市安阳桥小学直读课题组一、易教易学,突破难点“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在声母教学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单独教声母,声母教学融在基础音节教学之中。如教音节“bo”,告诉学生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后面“o”是韵母,前...  相似文献   

20.
《汉语拼音方案》是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拼写和注音的惟一法定方案。方案明确规定了它的字母表、声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以及拼音规则、正词法等。这些内容都是法定的。“ü”上两点的处理是拼写规则的规定,属于书写上的简省,在下面两种情况使用:1.撮口呼韵母(ü打头的韵母)与j、q、x相拼的时候,ü上的两点省略,写作ju、qu、xu、jue、quan、xun等,因为j、q、x不能与u行的韵母相拼成音节,故ü省略两点后,不会与u相混淆;2.撮口呼韵母自成音节时,在韵母前加y,同时省略ü上的两点,写作yu、y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