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出、侄、离孙、归孙、外孙、”说源庞子朝亲属称谓,在古代应该说起源甚早有了人际氏族血缘亲疏异同关系的产生,便产生了这区别人际氏族血缘亲疏异同关系的称谓概念,以便称谓交际.出、侄、离孙、归孙、外孙这组称谓概念,看来起源甚早,经过历史的演进,称谓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鸡、皮、蒜、毛?不应该是鸡毛蒜皮吗?”很多人都会这样问。当然,“鸡皮蒜毛”是错误的,不过,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会笑得那么开心了。  相似文献   

3.
【单元导读】10至14世纪中期,是我国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相对于欧洲、日本尚处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庄园制的确立)时期而言,中国封建制度明进人高度成熟期;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封建思想化成就突出,在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惠文涛 《河北教育》2005,(21):27-27
小学英语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的、有意义的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听、说、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力求“新”、“活”、“实”、“美”,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遍布于自然界,个体很小,非常易于散播及繁殖。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和感染机体,有效地防止传染病传播和扩散,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灭菌、无菌等目的,那么消毒、灭菌、防菌、无菌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6.
猜、查、问、记、练循序渐进不间断崔维华成年人学习英语的方法技巧千差万别,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听英语或读英语,遇到不懂的地方,往往总要先猜知它的意义.比如,你已经学了一些英语,也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有一次跟一位英国...  相似文献   

7.
一、二、三     
同学们在赛跑时,经常会叫“一、二、三”作为口令,那用英语应该怎么说呢?也许你会说,这还不简单,不就是“One、Two、Three”吗?其实,英语用得最多的口令应该是“Ready、Set、Go”,就相当于我们说的“预备,跑!”例如:Let'sseewhowillgettothetalltreefirst.Ready,set,go!(让我们看看谁先跑到那棵大树那儿。预备,跑!)一、二、三@聂方冲  相似文献   

8.
鼎、鬲、釜、镬、锅的演变递嬗考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鼎、鬲、釜、镬、锅等词皆为汉词中的烹饪炊具,古时读音相近,但并非皆为同源词,而是既有声转相通的同词关系,又有古今词语的更替关系。“锅”原指车缸、而今指烹饪炊具的“锅”原写作“ ”,汉时铁器使用普遍,铁釜和铁镬渐取代铜或陶制的鼎和鬲,晋时“锅”用以借为“ ”,据佛经音义所载,至迟在南北朝时,“锅”已可用来指炊器,唐时“锅”已有取“ ”而代之的趋势。鬲为古代南方言,镬亦为古方言,今方言中闽方言区和赣方言区用“鼎”,粤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广东)用“镬”,西南官自豪感、客家方言和粤方言也用“煲”,北方方言用“锅”,也有些地区“鼎”与“锅”或“镬”与“锅”并用,从方言对炊具的称呼亦可看到鼎、鬲、釜、镬、锅等词古今演变之一斑。  相似文献   

9.
二次函数在中学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二次函数的知识点多且杂,不易掌握.本文将其梳理成“一、二、三、四、五、六”,即一轴、二性、三式、四点、五距、六符号,来帮助同学们理解、记忆.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你出石头,我出布, 将你小手全裹住。 你出剪子,我出布, 将我小手全夫住。 石头、剪子、布, 我们一起伸出手。 石头、剪子、布, 看谁赢来看谁输。 耐 威沁石头、剪子、布@兰花指~~  相似文献   

12.
1931年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规定: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针对这条路线。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共为什么要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而对同是剥削阶层的富农、地主一个是限制政策,而另一个是消灭政策呢?其采取不同政策的依据与目的是什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我觉得搞清楚雇农、贫农、中农、富农这几个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奔头、劲头、回头董慧“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学习必须有好的方法,我的学习方法可以总结为三点:奔头、劲头、回头。学习首先要有计划,有目标。具体作法是,在学习中要有一天的计划,一周的计划,一个学期的大计划,有自己总的学习奋斗目标.这样使自己的学习处在有条...  相似文献   

14.
在课本和课外资料上,我们常常见到质量、重量、重力、物重及重心等这些名词.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识,同学们可能常会将它们混淆不清.为了帮助大家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本文将对各个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两个主要概念列表比较.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它有大小,但没有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千克”.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质量的多少是确定的,不防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个铅球,在地球上,它的质量是5kg,如果把它拿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仍为5kg,不会改变.质量的称量工具是天…  相似文献   

15.
何光明 《学语文》2011,(4):65-65
在日常的阅读与教学中.时常碰到“沐”、“浴”、“盥”、“濯”、“洗”这几个字,就其意义是否一致,有何区别,我查阅了古书及有关资料,现整理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地理方向除了东、西、南、北外,“阴”和“阳”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了:阴者,山之北、水之南也,如华山之北叫华阴。汉水之南日汉阴;阳者,山之南、水之北也,如衡山之南称衡阳,汝河之北谓汝阳。但是,人们对“左”“右”“表”“内”这些表地理方位的名词所指示的方向却不甚明了,给阅读文言作品带来很大的不便,更成为中学生解析文言练习的一大障碍。笔者不揣浅陋,试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美、俄、日、中四大国天津市二十中学学生甄磊20世纪未,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第三世界国家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极对峙”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美、俄、日、中等大国的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美国依然是“龙头老大”。...  相似文献   

18.
陈长举 《青海教育》2001,(11):22-23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这种教学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致失去政治课的内化实效。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导、读、议、讲、练、评”六个步骤作为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经过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导”──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首先诊断补偿(即复习提问或订正作业);其次,以旧引新,导入新课;第三,简要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在知识、能力、思想教育、提高觉悟等方面应学习什么?为…  相似文献   

19.
排列与组合问题,其思维方法较为独特灵活,以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错”的不良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把书本知识进行活化.“加、减、乘、除、捆、插、隔、化”,就是笔者在解摊列与组合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挖掘和提炼的思维方法,简称“八字方针”.  相似文献   

20.
我们说人可以犯十次、二十次错误,但不能违法,更不能犯罪。犯了错误还可以改正,违法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犯了罪就只能改造,失去自由,甚至生命。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后者付出的代价是无法想象的。那么违纪、违法、犯罪有哪些区别和内在联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