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超群 《今传媒》2005,(7):55-56
今年年初,《西安日报》和《西安晚报》同一天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上万字的长篇通讯《洪庆山的脊梁》,对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事处栗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宏茂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随后《西安日报》还相继刊发了任宏茂同志的8个小故事,对在正文中容纳不下,但又鲜活生动,更能  相似文献   

2.
一个影响较大的先进典型报道之后,能否做到“墙里开花墙里红”,对于典型的采写人来说,恐怕不失为是对其采访的一种实际的检验。我们采写的合阳县马家庄保宁村的系列通讯,《希望,在这里闪光》、《路子,是这样走出……》、《驾辕,靠这匹骏马》以及《学保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论,去年12月上、中旬在《陕西日报》上陆续刊登后,从典型生发地合阳县很快有信息反馈:刊登保宁村事迹的报纸由县上同志一带到保宁,就被争抢一空;有个当了几十年村干部的老人找到马光行说,“我们过去把村上没搞好,你还是行!”县上有位在职干部看了报道,流着泪说,“现在农村就需要保宁村这样的经验,需要马光行这样的书记……”不久,又有消息传来:雷北的党支部书记张有耀带人专程去保宁参观学习;渭  相似文献   

3.
1991年12月20日,河南日报发表的通讯《顶梁柱》,报道了郑州市中原区石佛乡南流村党支部书记张水泉忍辱负重,坚持原则,维护群众和集体利益的事迹。这篇通讯发表以后。在广大农村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基层干部看后感动得掉下了眼泪,从中受到了教育和鼓舞。省委书记侯宗宾同志看了报道后,专门给张水泉同志写了一封长信表示慰问和支持,春节期  相似文献   

4.
首都某报5月13日在一条仅350字的消息中,连标题共4处用了村官一词,而且都未加引号。其标题是:《蒙阴百名机关干部争当村官》;导语是,“日前,山东蒙阴县乡105名机关干部分赴全县90个贫困后进村,履行为期3年的村官之责。”消息说,这105名准村官经过培训后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科技村主任。笔者认为,“村庄”是按生产:亲族  相似文献   

5.
袁超群 《今传媒》2005,(7X):55-56
今年年初,《西安日报》和《西安晚报》同一天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上万字的长篇通讯《洪庆山的脊梁》,对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事处栗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宏茂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随后《西安日报》还相继刊发了任宏茂同志的8个小故事,对在正文中容纳不下,但又鲜活生动,更能体现他的性格特点的事迹进行拓展,使任宏茂同志的形象更加突出。报道刊发后,任宏茂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6.
在安泽县城以北40公里的一个偏僻的山沟里,坐落着一个昔日地贫人穷,今天繁荣富裕的山村,这就是近年来小有名气的唐城镇三交村。三交村由贫穷到富裕、由落后到先进的变迁,浸透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心血和汗水,见证了他不畏艰难、不懈追求的成长过程。他就是现任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们《铜川日报》在铜川市以至全省新闻界率先推出了反映耀州区石柱乡马咀村党支部书记李云南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从私营企业主到村支书的人生追求》,在全市和全省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普遍好评。这是继推出郭秀明重大典型之  相似文献   

8.
本报对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批评,是在去年11月就展开了,我们连续发表了一组言论(《上了“红头文件”的摊派都合理吗?》《打破一块挡箭牌》《且说九牛身上拔一毛》);一封村党支部书记的来信(《农民负担何日轻?》);一篇调查报告(《农民负担知多少》)。这组批评报道不仅在时间上超前,而且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引人注意的观点,例如:正确估计农民富裕程度的观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也要量力而行的观点等等,尤其是批评用“红头文件”向农民搞摊派,更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英雄的山。太行人民,英雄的人民。我们人民日报太行纪行组一行从踏上太行起,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太行革命历史浓抹重彩的英雄画卷:华北革命烈士陵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一二九师司令部、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十字岭左权将军纪念亭、西柏坡纪念馆……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太行老区大地时,眼前又涌现出带领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共同致富的新一代英雄群体,他们中有西戍村党支部书记刘金鱼、郝家村党支部书记郝泉水、无坊村党支部书记韩二秃、下口村党支部书记阎惠生、西水碾村党支部书记郄德培……在涉县西安居村,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动人的景象:在红旗招展的水利工地上,男女村民们肩扛手抬,兴修蓄水池和水渠。70多岁的老大娘坐在池边,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本报连续发表了一组言论《上了“红头文件”的摊派都合理吗?》、《打破一块挡箭牌》、《且说九牛身上拔一毛》;一封村党支部书记的来信《农民负担何日轻?》;一篇调查报告《农民负担知多少》。事隔一个多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六省农业和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2月,一个“村官”——四川乐山峨眉山市新坪乡净安村党支部书记兰小平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亮相,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也相继刊播了兰小平的先进事迹。兰小平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就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昔日贫穷落后的峨眉山市新坪乡净安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兰小平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全村形成了食用菌、水果苗木、水稻制种、蔬菜和席草五大产业,实现了电、气、光纤电视、电话、自来水“五通”目标,80%的农户盖起了楼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多元增加到5000多元。该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最早报道兰小平这个典型的是四川《乐山日报》,一篇《小康路上“村官”领航》把兰小平从地方推到全国,从而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村官”一夜成名,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本报对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批评,是在去年11月就展开了,我们连续发表了一组言论(《上了“红头文件”的摊派都合理吗?》《打破一块挡箭牌》《且说九牛身上拔一毛》);一封村党支部书记的来信(《农民负担何日轻?》);一篇调查报告(《农民负担知多少》)。这组批评报道不仅在时间上超前,而且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引入注意的观点,例如:正确估计农民富裕程度的观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也要量力而行的观点等等,尤其是批评用“红头文件”向农民搞摊派,更是切中时弊。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13日,《四川农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专稿《爱心化雨润民心》一文,在全省首家报道了蓬安县徐家镇方广村党支部书记范琼花,多年如一日替村上外出务工的27户农民照料36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和生活,以金钱和感情的双重付出,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中树立起一面旗帜的动人事迹。随后《四川日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相继作了后续报道。省委书记周永康对范琼花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南充市蓬安县方广村党支部书记范琼花,一心为群众排忧解难,3年多时间,含辛茹苦地替27户外出打工的农民照料36名孩子,用感情和金…  相似文献   

14.
《冬去春来,夜市办得怎么样了?》4月26日,经济日报一版在这一制版标题下推出一组六篇报道,用较大的篇幅集中地反映北京、福州、济南、南昌、杭州、兰州等大城市开办夜市的近况。单从报道形式看,这组新闻有三个特征:——是去年经济日报以商业改革为主题的《王府井亮起来》连续报道的进一步延伸,能  相似文献   

15.
余德保 中共党员。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乡南湖村党支部书记。生于1944年11月。高中文化。曾当过生产队队长、大队会计、村党支部副书记,1984年任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20年来,多次受到上级党委及区、乡政府的表彰,今年“七一”再度被区、乡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原本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小山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1963年夏天大寨遭遇洪灾后,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不向国家伸手等待救济,而是与天斗与地斗,三战狼窝掌,展示了大寨人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英雄主义气概,使大寨一举成名。1959年国庆10周年,陈永贵登上天安门城楼,见到了毛泽东;1960年,山西省委发出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学习的号召;1961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大寨之路》的文章。中央最高机关报浓墨重彩的报道,感染了无数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5,(12):F0002-F0002
在《中国英才录》一书中读过他的事迹,在村民中了解过他的工作业绩。出生于1946年11月的他,是武汉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洪山乡北港村党支部书记陈旺喜。 “领导干部就是服务,就是做人民的公仆,就是服从人民的需要,听从党的召唤。”这是陈旺喜多年来为政处事的行动指南。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把努力提高全村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做到权为民所  相似文献   

18.
辽宁某报4月5日载文说,去年1月,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水师营村产生了大连市第一位“公推直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到今年1月,旅顺口区又有7个村实行了“公推直选”。文章说,“公推直选”,就是公开选拔和村民直接选举村党支部书记,说到底是群众获得了一种民主权利。这意味着,对“谁当选村书记”、“怎样选村书记”,群众和党员的权力“增大”了。文章还提到,“西沟村有个企业经理,个人素质不错,在‘公推直选’前,群众把他‘内定’为候选人  相似文献   

19.
16年前,年仅33岁的方大艮被推选为磨山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来,方大艮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带领村民抓住机遇,务实创新,用勤劳的汗水使磨山村发生巨变,换来了磨山村民的安居乐业。目前,磨山村拥有总资产2500万元,年产值达到192万元,利税47万元,被洪山区首批授予“小康村”、“文明村”称号,多次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目标完成先进单位,方大艮也多次荣获区、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2009年12月26日的《新闻调查》播发的《沈浩:小岗村的记忆》,报道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的先进事迹。这期节目就是新闻人物深入挖掘、不拔高的范例。不是用语言空洞的拔高,节目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件,很好地展现了沈浩的内心世界,报道真实、可信,感人至深,收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报道中沈浩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但他到小岗村任职三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