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情感,是指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没有浓厚的兴趣,因而在内心深处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烦和抵触的心理。而对于喜爱数学,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却感到了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产生以上两种不同的状况呢?笔者认为,这与数学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与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情感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奠基石,将为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创造必要条件。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值得每位数学教师认真思索和琢磨。  相似文献   

2.
数学记忆力是数学能力的先导,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力。它包括:对具体数学事实、术语的记忆力,对数学概念、算法的记忆力,对数学原理、法则、通则的记忆力,对数学解题方法的记忆力。教育实践表明,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与其数学记忆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意识,就是对数学的作用和运用的看法,指对“数学有用”的认识和“用数学”的程度,它是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学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双基,数学能力和数学品质;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学工作要因时而变,把握好数学教学的形势、特点,在教学中选好切入点,从学生能力、学科素养入手,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对知识做好学习和思考,以文化教学引导优化数学教学工作。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和运用,重视在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感知,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对此,教师要注重联系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做好数学文化的运用,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做好科学、有效的引导。本文以数学文化的融入方法为切入,对数学教学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联系数学文化的融入,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让小学数学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高中学生“心目中的数学”调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次律  张维忠 《学科教育》2003,(6):26-28,32
本文调查了高中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对数学用途的理解,心目中的数学教师,最希望上的数学课模式以及喜欢或不喜欢数学的原因等。调查发现数学成绩较好学生与数学成绩较差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学生数学观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数学的教,也影响着数学的学,同时也影响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陈丽莲 《云南教育》2004,(16):28-29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生活实践中处处充满数学。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数学活动置于社会现实生活中,使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得到数学,寻找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可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标准》中,在强调数学文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数学文化”被设计成一种具有特殊教育目标的“课程模块”,在教学中,通过“数学文化”的传播、交流、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文化特性的了解和数学本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相似文献   

9.
小学的数学素质教育与数学思维的形成□颜择才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是一个新问题,也是当前要探讨的热点问题。素质教育对数学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数学素质教育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应试教育”对小学数学的教育而言,只是局限...  相似文献   

10.
王敏 《湖南教育》2006,(6):24-25
数学教育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大都过于强调研究方法与技巧,疏于数学内在美的发掘,尤其高中教学以高考为目的,使得师生疲于应付,他们大多对数学的美视而不见,以致教也显得枯燥,学亦显得乏味,甚至将师生对数学的喜爱磨灭掉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意义和本质的认识,它回答的是“数学是什么”的问题。数学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导航作用,不同的数学观会导致不同的学习行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确立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个正确的数学观就是“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观是指对数学教学的根本看法,这种看法是从一个特定的视角下对数学教学的审视,不同的数学教学观下对数学教学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传统上有两种主要的数学教学观,一种是数学教学的数学观,另一种是数学教学的心理学观.所谓数学教学的数学观是指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数学教学,在这种观点下,数学是数学教学的中心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石振江 《教育艺术》2006,(12):79-80
在数学家眼中.“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现实中,数学是学生“最喜欢又最害怕”的学科。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培养的是应试能力,使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学生在机械性的劳动中逐步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更不用说体会到数学家们所说的数学美了。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数学教育中定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走进数学,亲近数学,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4.
从数学中存在美,美育理论对数学的关注,数学教育对美育的关注,数学研究与多媒体结合的趋势四方面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可能性。由于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顺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有利于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促进数学教育改革,数学发展史也提醒我们要实施数学美育,因此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对真的探索,是对善的发现,是对美的追求。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不断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文化,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用美学的眼光欣赏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材料,以阅读经验为基础,以数学知识为媒介,使用数学语言,感知和认读数学阅读材料,并对材料加以理解、推理、总结、应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数学阅读中,学生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感知、认读、分析、内化,最终实现表达和应用。有效的数学阅读对学生数学学习起到以下三个重要作用。第一,拓宽视野,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潘虹 《小学生》2011,(5):8-9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对数学有—个较为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培养学生愿意走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使学生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热爱数学,把激情融入数学。  相似文献   

18.
本分析了数学软件对数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以及高等学校数学教学对数学软件依赖性,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数学软件与数学教学的关系,合理有效地发挥数学软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数学研究和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仅从数学的应用、数学的理性思维和数学的科学人文精神探索数学教育对人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够的,但这对数学教育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对探讨数学教育对人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具有实际意义,对普及数学、数学走向大众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所谓“数学思想”,即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而“数学方法”即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和策略。如果把数学思想看作数学的灵魂。那么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这当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飞跃,而上升为数学思想。因此,数学思想对数学方法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