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特别是阅读教学,教师喜欢阅读快节奏,片面地追求阅读的面与量,有的语文课堂有"快餐化"阅读发展趋势,学生对阅读停留在"浅表性"层面上。语文阅读面要"宽",更要读"深",读出深度。  相似文献   

2.
正多角度有效阅读是拓宽知识、提高记忆、促进学生思维的基础,又是一种再创造知识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具有个性阅读能力,就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中去,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多角度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之阅读功底厚实,达到提高阅读的效果。一、多角度有效阅读教材的指导策略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就是要求  相似文献   

3.
梁淑霞 《辅导员》2012,(6):26-2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阅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那么,怎样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呢?一、珍视独特感悟,鼓励多元解读。余秋雨老师在《阅读建议》中指明:"其实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  相似文献   

4.
关注儿童的阅读心理,顺应儿童的阅读天性,采用"陌生阅读""模糊阅读"的方式,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陌生化阅读,就是为学生精心烹饪阅读大餐,把一本本新奇有趣的书籍推到学生面前,唤醒学生阅读的内驱力和主动性,点燃兴趣的熊熊火焰,追求对熟悉的文本的"陌生化"阅读效果,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模糊阅读则是一种超越于语言载体的对艺术世界的把握方式,强调体验与感悟,重视个性与创造,提倡"油然心生",主张"不求甚解",认为"神闲意定",强调"直指人心",试图"以意胜言",常呈现出多义性、模糊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说过:"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课程标准也这样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6.
关耳 《教育艺术》2004,(6):48-48
声讯时代,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追求的是浏览阅读、飞行阅读、快餐式阅读。这种阅读大多只能获得形式上的阅读、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而不能真正渗入头脑,沉淀于心。其结果只能导致短暂的快感与持久的浮躁。真正的阅读是什么呢?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进入一种境界。目前沸沸扬扬的网络“文学”,其实大多数并没有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阅读,把读书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而有益的课外阅读,陶冶身心,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叶康卉 《四川教育》2007,(11):38-38
"享受"是一种快乐喜悦的情绪,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到快乐;"享受"是对整个阅读过程的自主实践,因此需要我们精心策划、组织教学;"享受"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力上的提升与收获,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活动必须是愉悦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要在时间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追求的是久远的价值,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这是"传承",是时间性的;信息要在空间中、在广大的人群中流传,追求的是当下的效应,能吸引眼球,有收视率和点击率,这是"传播",是空间性的。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浅阅读",主要指通过电脑、手机等浏览网络上的信息。使用这个词的人往往怀着一种好意,想以此批评阅读的浅层化。可是,以我之见,阅读就是阅读,世上并无"浅阅读",所谓"浅阅读"不是阅读。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个人的一种文化生活,是读那些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是进入到这些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中进行思考的行为。能够承担这个功能的,唯有好的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这一点不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纸质产品和数字化产品只是形式不同,关键在内涵,从网络上读孔子和柏拉图与从纸质书上读没有本质区别。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出版也在追求当下性和满足于业余性,大量出版物毫无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中营造书香校园是六大行动之一。本文从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意义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探寻、总结"大阅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名优秀的阅读者不仅追求阅读的数量,还要追求阅读的质量。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阅读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其阅读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那么,阅读教学都有哪些策略呢?联结策略联结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信息。比如,在指导阅读某一本书时,教师有意识地将书中的故事,乃至一幅画、一句话、一种感受等,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方式,学生阅读出现娱乐化、浅表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偏离了"深思、深悟、深识"的阅读本真。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的场景阅读或可化解浅阅读问题,回归阅读本真。场景阅读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深入阅读,从而达成"阅读在场景中,在场景中阅读",让学生在与阅读中完成自我认知构建和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课内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读整本的书,可以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文章就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解读含义了解阅读作用、渗透方法体会阅读乐趣、有效引导收获阅读成果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得提高学生的词汇、话语、朗读、概括、想象力和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让学生用愉悦接纳文本,追求阅读的"语文"性;用感悟解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独特性;用情感诵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语言味;用情韵升化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延伸。  相似文献   

15.
调查显示,微信阅读已成为国民特别是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微信阅读属于一种"信息焦虑下的社交化快餐式浅阅读"。整体上,大学生处于"信息焦虑"状态,微信阅读对此"焦虑"有所缓解。阅读方式上,被动阅读多于主动阅读,微信阅读社交化特征明显;专注度上,微信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特征:受阅读环境干扰度高,阅读速度快且认真程度低,沉浸式阅读比例小;阅读内容上,图文结合等表现方式和排版样式影响阅读效果,长难文章也可以被接受;阅读效果上,记忆效果欠佳,收藏后少有回顾,多属于快餐式"一次性"阅读。大学生的微信阅读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微信阅读效益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说: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共识和追求。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深度阅读是一种突出"质"的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阅读。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深度阅读的内涵,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阅读、联想扩散的多元阅读、结合社情的时代阅读,精读细品,更深入地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教师应更多地从人文角度、逻辑角度、审美角度、社会角度等切入,带领学生仔细品味课文,积极地研究课文,以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及丰厚的语文知识与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阅读期待"是阅读时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阅读期待"是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阅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能力,当然就谈不上学好语文。所以,学好语文,阅读和积累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纵观小学语文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有了民主和谐的氛围,注重了朗读的训练,也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悟与个性表达,但教学的过程往往是疏导课文式的解读,重复学生已有的阅读知识与生活体验,缺少的是有深度的导读。涵咏文字的功夫!这就是“浅阅读教学”。所谓“浅阅读教学”就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本文从构建深度阅读的平台和追求深度的对话模式两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浅阅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