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自然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弓金环刘慧兰几点做法一、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好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热爱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热爱差生。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转变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  相似文献   

2.
1992年陆萍毕业于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曾在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担任语文教师与大队辅导员。1993年,调入徐汇区爱菊艺术小学,担任专职英语教师至今。陆萍敬业爱生,对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对学生付出了全部的关怀。她以爱的情感作为教与学之间的润滑剂,使知识和心灵在师生双边和谐的氛围中沟通。  相似文献   

3.
正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有一位被后生们称为"婆婆"的长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许多人见了都很难相信,她竟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她身上总洋溢着挡也挡不住的热情。是什么力量使这位被长小教师称为语文教学的"老太君",如今仍活跃于学校,还执著于教育的岗位?"我爱教育、爱学校、爱孩子、爱年轻教师,人在学校里就感到有劲,感到年轻。"王兰老师说。是的,只  相似文献   

4.
采访新平县漠沙小学说话有些腼腆的张贞校长时,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我只是爱教师这个职业,爱跟学生在一起而已。”  相似文献   

5.
桂贤娣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但在她从教的30年中,创立了"情感育人教育法"和班主任工作"因生给爱十法"而深受教育界称道,被誉为"小学里的大师". 桂贤娣曾向全国5万余名教师传授过教学经验,很多教师请教过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那么爱我的学生,可是学生却感受不到我的爱?"对此她说:"我每周都会给自己提三问: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吗?只有给学生需要的爱,才是爱学生."  相似文献   

6.
颜蓉蓉是我市实验小学的一名年轻语文教师.她不断钻研教育教学方法,讲究授课艺术,注重学生心理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情感教育,经过潜心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美的语言激发学生.以美的情感感染学生,以美的朗读提升学生。她爱学生,发自内心而义不着痕迹,学生总能通过她的表情、手势、话语获得无尽的动力与信心.  相似文献   

7.
杨学刚 《天津教育》2014,(23):96-97
真正的教育是文化的传递,人格的塑造,情感的体验。爱是教育的核心,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情。作为一名长期执教小学毕业班英语教学的教师,刘秫娜老师坚守“以学生为本”。她相信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的桥梁。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让英语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将情感因素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如果人生是一道算式,那么,青春的时光在孩子堆中度过,即使是平淡的周而复始,生命的价值也绝非简单的叠加。”这是沅江市莲花塘学校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刘兰颇含哲理的一句话。当年,刘兰带着青春的浪漫与激情走进校园,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6年。担任班主任12年中,所教的数学成绩连续23期质量考评获同年级第一,被同行们喻为“不败的兰花”。走进刘老师内心深处,探究她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动力所在,我们发现,这完全来自对学生无私的爱。这种爱在她的班级管理中显现得格外瞩目。在沅江市教育局的一份考核材料中,关于她的班主任工作,有…  相似文献   

9.
师爱是一种美好的品性,如果这种品性听命于崇高责任与神圣使命的召唤,得到的将是人格的升华。教师爱她的事业,更爱她的学生,而教师正是这种爱的鲜明写照。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王兰老师出生于1925年,是南京市长江路小学退休教师。1979年、1983年两度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1978年获得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称号,是当之无愧的儿童教育专家、语文教学专家。王兰老师在长江路小学工作了65年,她把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语文教学研究与传帮带事业。论起王兰老师的教学风格,她自己总结为"让学生幸福地生活在和谐的语文世界里,在精致的语文活动中感受语文的本真与美丽"。国内教育专家和她的徒弟们则在王兰老师大量教学实践案例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的凝练和概括,把她的教育理念聚焦在"本真""美丽""和谐"三个关键词上。  相似文献   

11.
<正>爱的力量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力量,有位科学家说:"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将会发现还有一种更大的能力,那就是爱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崇高的、持久而深厚的教育爱。虽然不同于血缘关系,但她高于血缘关系的境界与精神。因为她来源于教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对事业无限的责任。更来源于她对生命的尊重与对生灵的亲昵。教师的爱是博大的,会让孩子刻骨铭心,永生不忘。一个教师只有懂爱会爱,才能看到学生纯真的笑  相似文献   

12.
蒙秀溪 《广西教育》2014,(12):52-53
正初见吕保桦是在她的《失去的一天》的课堂上。上课过程中,她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一起观看视频,并坐到学生中间跟他们谈感想,在融洽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懂得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课后,学生还缠着吕保桦,要她讲故事,跟她聊心事。吕保桦是桂林市七星区穿山小学(以下简称穿山小学)的校长,该校一名教师告诉记者:"吕校长身上似乎有一种魔力,能紧紧地吸引学生和老师。"在与吕保桦交谈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种"魔力"源自于她不断改造、提升自己的坚毅精神和对师生无私的爱。吕保桦是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有个已到"耄耋之年",仍然孜孜以求的老人,她就是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几十年来,王兰教的学生"遍天下"自不必说,王兰带的徒弟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徒子如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刘军等,徒孙如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宋建玲等,还有朝气蓬勃的"新生代"教师秦钰等……如今,王兰这位教育的"老太君",已经是"四代同堂"。四代教师携手立于杏坛之上,薪火相传,共同谱写"教书育人"的当代传奇。2004年7月12日,在第20个教师节到来之前,在长江路小学的"王兰工作室",我们如愿以偿见到了这四代教师,聆听了他们关于教师节的动情追忆……  相似文献   

14.
教师赞     
老师对学生有着深深的爱,师生的情谊千年犹在。一支支粉笔把青丝染白,留下的却只是满心的喜悦和一丝的伤怀。老师对学生有着深深的爱,校园中常感到她的关怀。如园丁为美丽的花朵浇水,她偶尔也会折碰那娇嫩花叶,但那是无奈。老师对学生有着深深的爱,那种真情深似大海。我赞美所有教师的爱,那爱包含着千千万万个希望及一种真真切切的关怀。教师赞$河北省保定市前卫路小学六(1)班@徐卓青  相似文献   

15.
小档案:吴女上海市宝山区泗东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99年获宝山区第三届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单项奖;2000年获宝山区“我最喜爱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提名奖;2001年获宝山区小教吴淞学区爱生标兵称号;2003年获宝山区优秀共产党员、宝山区师德标兵称号。近五年来,她全身心地关爱、照顾残疾学生,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为此,她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们的赞扬。  相似文献   

16.
“做一个教师最起码的一条,便是真诚地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是吉安市阳明路小学女教师徐妙芬同志常说的一句话。的确,徐妙芬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教师生涯中,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特别是奉献给了那些得不到家庭温暖,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在她的班上,有一个孩子,由于母亲去世,父亲又给他娶了个继母,常常受到家庭的歧视,因而使这个孩子性情暴躁,经常与同学打架,以发泄他满腹的委屈。徐妙芬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知道,这种孩子,在他们的心里缺少的正是慈母的爱。作为教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情怀无外乎爱与责任,师爱如兰,责任如山,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只要是教师,就应当爱学生,就应当把学生的健康放在心上,就应该让你的爱吐露芬芳。责任如山,不贱视任何一个生命。无论这个孩子长得如何、智力如何、学习基础如何,教师都应该一样对待,一样关怀,给每个孩子机会,给每个孩子阳光。  相似文献   

18.
她是一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践行着教书育人的铮铮誓言。她告诉自己,要用心做好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处理班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多年来,她帮助无数学生如雏鹰般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但是自己却始终初心不改,在小小的讲台上默默坚守。她是李美玲,大同市云冈区云冈小学的一名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9.
平时经常见到有的教师与学生谈话总是疾言厉色,以为只有这样才尽到了教师之责.他们不懂得独立意识与自尊心日益增强的学生是不喜欢这种“赤裸裸”的教育形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青少年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感到有人在教育他.”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插柳”效应呢?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逐步领悟到: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源于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世上爱有多种,但教育的爱是宽广和无私的爱.她的宽广性体现在对差生和优生上具有同样的爱,她的无私性体现在对学生的奉献精神.爱,使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爱,使教师无法拒绝那  相似文献   

20.
当挚爱的火焰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她会看到山间春苗在萌发;当智慧的钥匙打开通向理想的大门,她会闻到谷中百花的芳香;当脸上的微笑和着学生们的欢歌笑语,她会听到青春旋律在跳动;当疲惫的双眸看见学生们围在床前,她会在博爱的海洋中徜徉……爱是真正促使人性复苏的动力,爱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爱是老师教学的最高艺术,爱是教师的崇高职责。长治市郊区第二中学校思想品德课高级教师梁红,就是一位有着爱学生的高尚品质、忠实地履行教师崇高职责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