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铮 《青年记者》2009,(16):29-30
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已成为当前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与社会新闻相比,民生新闻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体现人文关怀,更带有亲民色彩。不同于传统时政新闻中的“硬新闻”,民生新闻以“软新闻”居多,它不太关注新闻事件的重大性、政治性和严肃性,即使是重大事件也往往从民生视角、民本取向等加以报道,加上平民式的主持风格,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生活的新闻,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人们"关心的事、身边的事、麻烦的事"为主要报道题材。新闻从业人员要有意识、有情怀去关注民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就会做出受众喜爱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3.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作为“喉舌”的新闻媒体。关注民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新闻工作“三贴近”的原则也要求媒体把视角投向基层百姓,关心和报道民情民意。近年来,媒体关注民生的报道深受群众欢迎,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一些敏感性报道引发混乱、过度的舆论监督给政府添乱,以及个别媒体在追求报道平民化的过程中陷入庸俗化、媚俗化的怪圜等,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媒体关注民生、报道民生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报道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2010年11月起,温州都市报推出"都市新闻·民生"版,在版式、内容上大胆创新,在文章和标题处理上力求"接地气",体现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着重突出民生新闻的地域性、贴近性、人文性,创新了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高飞 《记者摇篮》2006,(6):37-37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主要关注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它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以笔者之见,所谓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并不能只关心琐碎的民生问题,关注重大民生问题。才能真正表现出民生新闻的深切人文关怀。系列片《根基》通过民生视角,对于重大主题性报道进行了深入、全景式的报道。既展现了主流价值现,也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7.
刘肖 《新闻爱好者》2011,(15):77-78
教育新闻是民生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其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为主要内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教育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报道的策划中,是媒体给予读者的一种深层次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它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通俗化的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所处环境等。民生新闻最初缘自社会新闻,在我国兴起时间不长,但在当今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民生”都是一个新闻富矿,有待媒体去发掘。尤其是晚报、都市报,应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方能突出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民生问题受到媒体和受众的普遍关注,媒体必须不断拓宽民生新闻的报道视野、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审视生活,真正地关注民生,才能在平面媒体这个平台上充分地扬长避短,积极创新。民生新闻的特点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  相似文献   

11.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去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新闻报道最终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新闻事件,为了群众能够更有效地理解新闻事实,记者在报道时就需要选择新闻角度,新闻角度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群众对新闻的关注程度。因此,新闻记者在选择新闻角度时,应本着群众需要什么、企盼什么、关心什么,新闻就要反映什么,就要从哪个角度去报道。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它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通俗化的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所处环境等。民生新闻缘自社会新闻,在我国兴起时间不长,但在当今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民生”都是一个新闻富矿,有待媒体去发掘。尤其是晚报、都市报,应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方能突出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诞生于社会新闻,同时又在理念、内容、地域、表达等方面超越了社会新闻。本文针对目前民生新闻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新闻采集雷同,缺乏新意;二是报道过于肤浅,价值含量不高,以此入手,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和民生新闻的采集与社会新闻的关系两方面论述,希望新闻记者从中找到采集民生新闻新的提升点。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就是要在报道中体现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关心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关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也即所谓的报道要“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报道中所涉及的虽然只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小街陋巷里的凡人小事。体现的却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它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重在“民生”,与民众利益相关,围绕民众生活展开新闻事件、现象,有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  相似文献   

18.
我看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青年记者》2004,(5):49-49
民生新闻,由于内容关系到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的多是老百姓平常日子里的身边事,所以观众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容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形成认同感,对这一社会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下面我想从几方面谈一谈我对民生新闻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徐一化 《新闻窗》2007,(2):46-47
近年来,党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应该说,党报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和操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党报民生新闻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本文将从党报民生新闻的缺憾入手,探讨党报民生新闻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民生新闻”,这一全新的新闻形式受到广泛推崇和欢迎,堪称是全新新闻生力军。“民生新闻”对电视媒体的要求是:要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普通百姓的利益需求出发,用他们的思维视角去思考,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关注的人和事,在积极为首姓排忧解难的同时,反映百姓的生活欲望、情感和意志。我们台的自办节目《市民热线》,目前还只处在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初级阶段,可以说是做好“民生新闻”的一个尝试,已经受到了鹤城市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