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垫球是排球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排球教材的一项主要内容。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时,除注意教材中所归纳的学生常犯错误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重视准备姿势和移动的教学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运动中各项技术的基础技术,准备姿势的好与差和移动速度的快与慢是能否及时完成技术动作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进行垫球练习时,身体重心过高,不是积极移动去保持正面对准来球,而是站在原地等球,一旦当来球离身体稍远时,学生不是快速移动到位后再垫球,而是站在原地向前伸…  相似文献   

2.
排球垫球教学三次课南京林业大学徐树暖普通高校排球专项课教学中,对排球传、垫、扣、拦、发五项基本技术,学生最易掌握的是垫球.在垫球教学时,我用三次课的时间基本上教会学生正面双手垫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三次课教学步骤和练习方法介绍如下,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群众性排球运动中,垫球是运用最广泛的一项基本技术,其技术看似简单,但动作较难掌握,给大学生排球课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本文结合多年排球教学体会、教学实验和文献资料,以目标教学为教学改革突破口,从多方面对排球课中垫球教学进行讨论与研究,以期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排球垫球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少部分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在老师或同伴的帮助下,能够顺利完成简单的排球垫球技术练习动作,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不能完成。究其原因是:少数来自县城的学生玩过或接触过排球,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没有,甚至有个别学生还没有见过排球。所以在排球垫球教学的开始阶段,排球满场滚,学生到处跑着捡球的现象时常发生。  相似文献   

5.
排球运动是深受高等院校女生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学生只要掌握发球、垫球、传球技术就可以进行比赛或将用空地进行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群众性排球运动的水平,在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中,除了对发球、垫球、传球技术进行教学之外,还应重视扣球技术的教学。这是因为: (一)扣球是排球运动的一项基本技术,通过教学和比赛实践,使学生们体会到排球运动各项技术和扣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是中学阶段排球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项运动技术。学生初学排球时会出现手型不正确、两臂不并拢、垫击面不平的错误动作,从而导致垫球不稳的问题发生。具体表现为垫球前准备姿势不正确,重心过高、过低,或重心靠后;击球位置不正确,全身用力不够协调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在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些方法,通过练习不断提高垫球的动作技术,为以后的排球比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正面下手双手垫球是小学小排球教学中的一项重点教材,是排球运动中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传球方式,也是排球运动中一项重要的防守技术。因为其动作技术简便实用、技术稳定、作用高效,所以该技术就成为了比赛制胜的"法宝"。正面下手双手垫球的动作方法是正对来球,成预备姿势。垫球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并拢,两拇指平行,两小臂尽量靠近;垫球时,两脚蹬地,两臂稍微内收,利用伸膝、提腰、含胸、提肩、压腕的全身协  相似文献   

8.
排球正面垫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手型、击球、击球点、用力、垫球部位等。垫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是用手臂从球的下部,利用来球的反弹向上击球的动作。正面垫球是最基本的垫球方法,是各项垫球技术的基础,适合于接各种发球、扣球和拦回球。排球正面垫球技术简单易学,但是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并且灵活运用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9.
垫球是排球五大技术中最基本的技术,是防守大力发球与扣球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一攻与防反进攻的重要环节。在中学排球教学中垫球技术的学习占较大比重。垫球技术虽然简单,但要教好却不是一件易事。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组织,并组织学生认真练习固然重要,可是,如果不能及时纠正错误,将严重影响排球教学的顺利进行。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初学垫球时常见错误作如下探讨。错误1抱手跑抱手跑指在移动过程中两手抱在一起。初学垫球半数以上的同学易犯此错误。抱手跑造成身体在移动过程中不协调,并影响移动速度与制动时身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学习,使95%的学生了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方法,熟悉球性,提高主动参与排球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软式排球的运动特性和教学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软式排球有自己的运动特点,对于击球的动作必须有不同的要求,笔者结合近一学年来的软排教学体会,谈谈软排的运动特性和教学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垫球要点:插臂要及时,击球部位要平紧,击球力量协调   软式排球由于球轻,垫球的手型和用力稍不正确,球便会失去控制。所以在垫球过程中,必须按动作要领去做,两臂必须伸直内夹形成经较平紧的垫击平面,击球时要蹬腿、提腰、挺肘、压腕的全身协调用力击球,这样才能控制好球的高度和弧度,提高垫球的稳定性。   垫球是一项防守技术,主要用于接发球和接扣球。发球和扣球速…  相似文献   

12.
排球教学中软、硬排球的结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初学者来说,软式排球较硬式排球更易于掌握技术动作。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特点的研究,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利用初学者易掌握软式排球技术的优势特点,来影响硬式排球技术的学习,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一、硬式排球技术教学难点分析 在排球教学中,技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是垫球、接发球、扣球、双手传球。 1.垫球教学难点:主要表现在击球点和手臂的击球部位很难掌握,用力不协调。其原因是(1)球速快,来不及对正来球,不能保持好人与球之间的距离,击球点不能保持于小腹前。(2)垫球时怕重球,不能…  相似文献   

13.
严锋 《体育师友》2009,32(5):26-27
排球的自垫球技术,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入门动作技术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抛——垫——接”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在尝试自己抛球、垫一次成功球、接住球的过程中,通过切身体会,逐个感受自垫球的动作要领,以初步形成自垫球能力。并在尝试连续垫多次成功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和巩固自垫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之一,是防守的基础,在排球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和排球健身的发展。掌握这一技术也就成为学生学习排球的首要问题。章从正面双手垫球在实际教学中易犯的错误人手,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排球运动是中小学学生普遍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排球垫球技术是体育课教学和排球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自身特点和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倡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强 《体育教学》2003,(4):31-31
软式排球,顾名思义是一种质地柔软,有一定的弹性,飞行速度慢,不易引起伤害,能够用于练习、训练和比赛的一种球类运动。正因为软式排球有区别于硬式排球的这些特点,使广大学生消除了以往对硬式排球的畏惧心理,加入到软式排球的教学、练习、训练中来。在教学中我发现,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相比较,主要的区别是在于各项技术的发力要积极主动,而且用的力量要大于硬式排球。因此在教学和训练中采用一些新颖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技术的掌握,来提高他们对这项运动的兴趣。一、垫球技术软式排球的垫球技术与硬式排球在准备姿势、击…  相似文献   

17.
排球垫球技术虽然简单,但要教好却不是一件易事。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组织,并要求学生认真练习固然重要,可是.如果不能及时纠正错误,将严重影响排球教学的顺利进行。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初学垫球时常见错误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磊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66-167
排球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也是中考的考试项目之一。对于体育课程中的排球教学来说,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便是垫球技术。在正式探究垫球技术的运用之前,教师需要对垫球这一动作形成一定的了解,形成自己的理论教学基础。而对于排球垫球技术教学来说,它虽然动作比较简单,但是因为球的移动范围比较大,所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并不是很容易。因此,本文将立足初中体育排球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学生中考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水平的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初中阶段球类教材教学来看,排球教学占很大的比重,排球享有开展方便、场地要求小、安全的优势,而垫球技术教学在整个排球的教学体系中可谓是基础教材,从各地中考项目设置来看,排球的垫球技术已被全国各地许多的教育部门采纳作为中考技术考核一类,得到了师生的深切关注。本文整理了在垫球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理论",期待和同行分享,不成熟的地方还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正>排球的正面双手下手垫球是中小学排球教材中的必修内容,也是排球运动中最常用的一项最重要技术。在排球课上,尤其是刚开始学练动作时经常能看到学生四处捡球,互相干扰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垫球的动作要领呢?笔者通过多次的尝试和改进,使用橡皮筋对排球进行牵引限制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一、方法描述将排球与一根弹性较好的橡皮筋连接(橡皮筋的弹力不要太大并且越细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