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话更多的是对姜子牙的赞美。那个人尽皆知的姜子牙,那个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姜子牙,那个叱咤风云的姜子牙,那个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姜子牙……是他,辅佐周文王开疆拓土,奠定了灭殷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地方流水潺潺、草木茂盛,一个70多岁的老头正在崖边垂钓。那老头正是年事已高却一事无成的姜子牙。要说这姜子牙本也在仙界呆过一阵子,据说那时的仙界已经是商品社会,什么事情都讲究经济,姜子牙在仙界呆了五十年,虽然混了个厂告学博士,却如他的后人那般成就颇少。导师一气之下将他逐出了仙界。姜子牙满肚子的苦水啊,因为当时的人间还只是个奴隶社会,没有商品推销,也不流行广告,姜子牙一穷二白,眼看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后来姜子牙一琢磨,奴隶社会也有商品,只不过商品是人而已,这么一想,姜子牙就做出了他一生第一个伟大的决定——做广告,把自己卖了。  相似文献   

3.
《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形象集前代姜子牙故事之大成,具备前代姜子牙形象的各种显著特征,如隐忍待时、文韬武略、聪明睿智等;较之以往,《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形象的最大特点是忠厚,作者尽力剔除前代姜子牙形象中的狡诈成分,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仁厚长者的形象,这主要表现在尊师重道、不恋富贵,有情有义、知恩图报,济世情怀、解人之危,忠厚仁义、慈悲为怀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让生命更美丽。——题记 发现是所有机会的起点,它可以成就自我,成就他人,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发现人才,而后重用之,能兴国安邦,造福一个朝代。周文王就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人,他发现姜子牙有治国安邦之才,封姜子牙为专管军事的太师。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周文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周文王死后,姜子牙又辅佐周武王一举打败了商朝,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姜子牙之所以成为齐国的缔造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源于周文王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当然,周文王在成就姜子牙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辉煌的帝业。这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发现者,万不可忽视每—个有益的细节,或许—个小小的发现就能成就自己或成就他人,让一个“千里马”式的人物早日奔向成功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春来福到     
“福”字,在我国代表福气、福运和幸福。每逢春节,无论城乡,许多人家都要倒贴“福”字,以祈求喜庆吉利,福运到来。关于春节贴“福”的来历,我国民间流传着三个美妙动人的传说。一说源于周朝的姜子牙。姜子牙(即姜太公)封神时,他的老婆也来讨封。姜子牙说:“你嫁到我家,我穷了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姜子牙的老婆不知穷神是好还是不好,只求有个“神”字就心满意足了,便高兴地问:“封我为穷神,那我蹲在啥地方?”姜子牙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这事传了出去,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写了“福”字,贴到门窗上,用以驱赶穷神。从此,…  相似文献   

6.
刚看过令人热血沸腾的《哪吒》,又迎来了深沉厚重的《姜子牙》。要说这中国动画电影,可真是吃定了《封神演义》这个挖不尽的文化宝库。你还别说,看《姜子牙》,绝对能让你对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与文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家教世界》2009,(5):9-9
传说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  相似文献   

8.
王跃文 《初中生》2010,(3):18-19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话更多的是对姜子牙的赞美。  相似文献   

9.
《音乐世界》2013,(23):16-16
更生活化的姜子牙 无论是《冲上云霄》中的浩聪还是《美人心计》中的刘恒,陈建锋塑造的荧屏形象都是健康、阳光、痴情的。此次在《封神英雄榜》中饰演的姜子牙外形英俊潇洒,与传统白发苍苍的姜尚却大相径庭。除了外形与之前的版本不同之外,陈建锋还介绍道“这版的姜子牙其实更劣舌化。戏里我会利用自己的法术帮老婆马招娣开胭脂铺养家糊口,而她却也不改扫把本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相似文献   

10.
素不相识的青海朋友:你好!我在乌鲁木齐的新疆师范大学附中分校上学,我与姜子牙同姓,与林俊杰同名。但我既没有姜子牙的智慧,也没有林俊杰那优美的歌喉,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五年级学生——姜俊杰。希望通过学校组织的这次"手拉手"活动,  相似文献   

11.
很久以前,人们就幻想着用光作为武器来制服敌人,为此创造了许多寄托人们理想的神话和传说。例如,我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一次捕获一只为非作歹的白猿,用普通的刀去砍它的脑袋,无奈砍了又长出来,没完没了。于是,姜子牙揭开一个红葫芦的盖子,只见一道白光冲出,刹那间,白猿倒地而亡。故事的情节真是活龙活现,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2.
陈鸿羽  李芳 《英语广场》2022,(31):23-27
文化负载词是各国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字幕翻译的重点与难点。《姜子牙》作为近些年优质国产动画电影的代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当前学界对《姜子牙》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翻译策略角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评析电影中四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对部分词语翻译处理上的不足提出建议,以期为将来同类作品的翻译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周武王时期,姜子牙得到了封神榜,开始分封各路神仙。如今,在我们班也有这样一张榜,名字略微有些变化,叫"疯神榜"。不过,封他们为"神"的不是姜子牙,而是我。"疯神"——白雨琪白雨琪可是我们班大名鼎鼎的"疯神"。她虽是个女生,但却比男生还疯。先从她的样子来说吧,头发每天都乱糟糟的。如果有人欺负她,她就会和对方对打。如果自己失败了,她就会尖叫一声跑到自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式系列军师形象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历史演义塑造了诸葛亮、姜子牙、张良、李靖、徐懋功、刘基等-系列军师形象,赢得了接受者的广泛喜爱.此类人物形象模式的基本性格结构,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5.
妲己本事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封神演义》中妲己形象的发生进行了全新的考辩。认为妲己入宫,本是以姬昌,苏护为首的反商集团所策划的美人计。事情成功后,迫于当时舆论压力和政治需要,周朝统治集团又不得不将妲己牺牲掉,以洗清自身。而所谓妲己乃千年狐狸所变,不过是他们洗清自身而采用的一种巫术舆论。由于周的统治时间太久,遂使妲己的本事湮灭千古。  相似文献   

16.
姜子牙,又名姜尚,吕尚,东海人,传说是炎帝之后。据《中国100位宰相传》记载,他“生于公元前1118年,殁于公元前998年”,寿高120岁,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17.
过春节民间有贴吊钱的习俗,意在点缀年味儿,祈盼丰收的家业兴旺。据说这种习俗是从姜子牙封神时流传下来的,《封神榜》里姜公封  相似文献   

18.
呼风唤雨,驾驭自然,这是古人美好的幻想。《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冰冻岐山,这都只是传说故事。然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  相似文献   

19.
羡慕姜子牙     
鲁民 《中学生电脑》2008,(12):42-42
姜子牙.一个老朽的渔翁.一个隐居的前朝小吏,竟会成为武王伐纣的军师。他辅助明主。建立周朝,创建了赫赫伟业。他的智慧和成就的确让我们这些后生小辈羡慕。但本文作者显然意不在此.你能解读作者的心思吗?  相似文献   

20.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比喻明知是圈套却甘心上当或指两相情愿的事情。这句话的来历有着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殷商时期,姜子牙因不满纣王的暴虐无道,便弃官逃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