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表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以及强烈的东方主义思想。以他的四部作品为例,从后殖民批评主义视角探讨霍桑作品中的东方主义,以期更好地认识霍桑的东方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解读《白鲸》的宗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梅尔维尔的代表作。在文化传承的历史进程中,宗教文化深深渗入了西方人的文化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影响着西方的意识形态。梅尔维尔受到了加尔文主义的影响,他信仰的是《圣经·旧约》中的上帝,认为人必须违背自己的意愿以遵从上帝的意愿。同时,他又对上帝充满了怀疑,把挑战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这个主宰一切、无所不能的神圣存在。梅尔维尔对上帝的质疑明显受到超验主义思想的启发,强调精神第一,主张发挥人的超验作用,将人上升到神的地位。《白鲸》中,作者的宗教观念远非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复杂的,难以确定的。本文拟结合19世纪美国社会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宗教意向,力图分析《白鲸》中不同的宗教倾向,并揭示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及其宗教意义对于理解美国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也是一位思想十分复杂的作家。一方面,他受清教思想影响,认同"原罪"说;另一方面,他又赞扬人性,反对清教主义对人性的摧残。霍桑矛盾的宗教思想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在其代表作《红字》中,海丝特和小珠儿的服饰就折射了霍桑矛盾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4.
李爱慧 《历史教学》2005,(12):35-39
19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中只出现过零星的反犹现象,程度不是十分强烈.1880-1920年间,两百多万东欧犹太人的迁入,使美国社会中潜伏的反犹太主义激化.这股反犹太主义潮流一定程度上源干种族偏见、宗教偏见和族群矛盾,也有美国主流群体对犹太人经济影响力的恐惧成分.不过,美国的反犹太主义主要局限于私人领域,其破坏性没有东欧由政府支持的反犹迫害政策那样严重.  相似文献   

5.
19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中只出现过零星的反犹现象,程度不是十分强烈。1880—1920年间,两百多万东欧犹太人的迁入,使美国社会中潜伏的反犹太主义激化。这股反犹太主义潮流一定程度上源于种族偏见、宗教偏见和族群矛盾,也有美国主流群体对犹太人经济影响力的恐惧成分。不过,美国的反犹太主义主要局限于私人领域,其破坏性没有东欧由政府支持的反犹迫害政策那样严重。  相似文献   

6.
19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中只出现过零星的反犹现象,程度不是十分强烈。1880-1920年间,两百多万东欧犹太人的迁入,使美国社会中潜伏的反犹太主义激化。这股反犹太主义潮流一定程度上源于种族偏见、宗教偏见和族群矛盾,也有美国主流群体对犹太人经济影响力的恐惧成分。不过,美国的反犹太主义主要局限于私人领域,其破坏性没有东欧由政府支持的反犹迫害政策那样严重。  相似文献   

7.
在步入政坛和转变为高教会派之前,受家庭尤其是母亲和姐姐的影响,格拉斯顿有过一段国教福音派的信仰经历,福音主义在培育格拉斯顿的宗教情感与奠定其信仰基础的同时,也孕育着格拉斯顿宗教认识深化与发展的可能,并在他漫长的未来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8.
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受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霍桑的小说创清教主义思想倾向非常突出,反映了一个伟大作家思想中的复杂与矛盾性,其根源是其深刻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及复杂的个人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9.
勃朗特姐妹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女作家,其写作深受牧师家庭的宗教背景影响。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是英国国教牧师,他倡导的福音主义——自我心灵感受宗教的启示极大地影响了勃朗特姐妹的人格和创作。本文综述了勃朗特三姐妹对于宗教的不同心灵理解,正是对于宗教的追寻和探究,以及宗教对于她们的不同启示,使得三姐妹才思泉涌,在笔端中,澎湃着女性对于维多利亚体制宗教的批判,书写着女性对于宗教的个人心灵理解。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于二战以来的各种社会变革思潮,旨在促进跨越种族、宗教、国家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宽容,其概念被广泛地使用于各个学术领域,包括历史的、政治的、教育的等等。Peter Mclaren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和信息研究学院的教授,他被誉为批判教育学的领军人物之一。近年来,Mclaren教授主要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并与诸多学者和社会人士合作,积极致力于美国以及拉美地区的多元文化教育运动。Mclaren教授访问我所之际,笔者有幸与其主要就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批判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内容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3.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构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理顺关系,统筹兼顾地抓好风险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安全保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有力地推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