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师 我谦让     
娃娃家里新添了一个美丽的布娃娃,早饭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入娃娃家,限制人数的小脚印根本不起作用。 “谁知道互相谦让?”王老师走了过来。 “……”孩子们大瞪着眼谁也舍不得让步。 “老师喜欢谦让的小朋友,布娃娃也最爱和谦让的小朋友玩,谁  相似文献   

2.
赵晓青 《新课程研究》2012,(12):155+171
观察目的:娃娃家角色的分配观察对象:第三组玩"娃娃家"的五位幼儿小萌、姜文煦、谢雨、王梓彦、程传捷观察时间:2012年3月14日8:30——8:50区域活动时间观察地点:小一班教室——"娃娃家"区域观察实录:今天是第三组的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有五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孩子们进区后,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才不想当奶奶了",原来是小萌和姜文煦小朋友都争着当妈妈了,而其他三个小朋友都戴好了角色牌,睁  相似文献   

3.
老师我谦让     
娃娃家里新添了一个美丽的布娃娃,早饭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入娃娃家,限制人数的小脚印根本不起作用。 “谁知道互相谦让?”王老师走了过来。 “……”孩子们大瞪着眼谁也舍不得让步。 “老师喜欢谦让的小朋友,布娃娃也最爱和谦让的小朋友玩,谁能谦让呀?” “唰”地举起了几只小手,可这几只“小手”的眼睛却分明在说:“老师我知道谦让,让我玩吧!” 您若是王老师,您是让“谦让”的小朋友留下,还是让“不谦让”的小朋友留下?  相似文献   

4.
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谦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雪珍 《山东教育》2003,(27):37-37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学会谦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手段。“谦让”是谦虚地推辞或退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执或其他行为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会说不会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是别人让我,这说明孩子对谦让的理解并不完整。在角色游戏中,怎样使孩子理解和学会谦让呢?一、帮助幼儿理解谦让在游戏中,小朋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扮演角色,而在选择时常常会发生争执。如顾琰和罗丹妮两人争做娃娃家的“妈妈”,顾琰…  相似文献   

5.
陈腊珍 《早期教育》2003,(12):27-27
案例1:某幼儿园中班。游戏收拾完毕,小朋友与老师各就各位。老师说:“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你玩了什么?”A幼儿说:“今天我去了娃娃家。”B幼儿说:“今天我在图书角。”C幼儿说:“今天我在表演区。”……老师:“你们怎么玩的?玩得怎样?”D幼儿说:“我们大家一起搭了个大桥,玩得很开心。”E幼儿说:“我和××、××一起跳舞,玩得很高兴。”教师略总结:“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但如果×××、××能遵守规则就更好了。” 案例2:某幼儿园小班。游戏结束,老师说:“今天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哦,娃娃家的妈妈应该……爸爸应该……下次记好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分工的……”  相似文献   

6.
巧化争执     
孩子们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争执和矛盾,特别是小班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协商解决冲突和矛盾的能力较差。虽然老师多次教育引导幼儿:不能争抢玩具,要和小朋友商量着玩。孩子们往往前面明白道理后面就发生冲突,搞得同伴关系较为紧张。一天,佳佳和文文在“娃娃家”里玩,游戏前协商好由文文当娃娃的妈妈。不一会儿,佳佳跑过来,一把抢过文文手里的娃娃,“我当娃娃的妈妈,你去当娃娃的姐姐吧!”“不行!我还没当完娃娃的妈妈呢!”“我就要当娃娃的妈妈,你去当姐姐!”两个孩子互不想让,“娃娃家”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是任由他们这样争吵…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来进行的,是幼儿反映人们行为和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除了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事物,丰富活动内容,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外,主要还是要在游戏中加强品德教育,让他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感。例如“娃娃家”的游戏,让幼儿扮演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学着象爸爸妈妈一样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接待客人。杨榕小朋友扮演妈妈,她一面煞有介事地喂娃娃吃馄饨,一面自言自语地说:“真乖,吃得真好。”还轻轻地拍娃娃、亲娃  相似文献   

8.
陆叶波 《山东教育》2003,(27):38-38
角色游戏是幼儿“玩”的游戏,在游戏中我们主张让幼儿尽情自由地玩,使每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极大限度的张扬。而游戏中有些幼儿往往由于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的矛盾而产生心理失衡,以致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来。事例一:娃娃家正在兴高采烈地举行生日舞会,在表演节目时,涛涛故意发出怪叫声,引来许多小朋友哈哈大笑。分析原因: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当表演一个简单的节目,并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时,他就“别出心裁”了。事例二:超市中许多小朋友在友好地选购物品,晶晶小朋友冲进来把超市中的物品乱推乱扔,使游戏无法进行。经验表明:来自自我宣泄的内部…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还要主动地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提示性问题。小班的幼儿对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前没有明确的想法,在游戏中他们边玩边想,有时还会出现不知道玩什么的现象。如玩《娃娃家》游戏时,孙玲小朋友手里拿着小锅东张西望。我问她:“你在干什么?”她一个劲地“嗯”,嗯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什么,我又问她:“你手里拿的小锅是干什么用的?”并随手拿起一条塑料小鱼在她面前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中,妮妮的"人太多了"这句话值得我们反思:区域活动规则合理吗?通常,娃娃家游戏普遍受低年龄幼儿的欢迎,而一个只有四个角色的娃娃家显然难以满足全班幼儿的需要。现实中,确实有不少幼儿园是采用发放角色牌的方法来限制娃娃家游戏人数的,这种看上去好像分工明确,每个游戏参  相似文献   

11.
陆海莲 《山东教育》2004,(27):38-38
孩子们分成小组在活动区各自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芳芳今天来的稍晚,平时她最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有时当“妈妈”,有时当“孩子”.“装”的还真像模像样的。这会儿,她径直走向玩“娃娃家”的小朋友,希望加入,“我和你们一起玩行吗?”田腾小朋友抢着说:“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一、游戏背景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并百玩不厌的游戏,而"娃娃家"又是小班幼儿适合玩的游戏。布置时,我们用架子和纸箱的组合将"娃娃家"分隔成"厨房"和"卧室","厨房"放置"饮具","卧室"放置"家具",再布置一些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使"娃娃家"变得更舒适、更温馨。在娃娃家中,我们投放的有成品的、自制的、半成品的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幼儿可以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增强角色游戏的操作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娃娃家游戏,因为孩子对家最熟悉,他能够在游戏中模仿爸爸或妈妈而感受到一种快乐和愉悦。情景实录一:在一次游戏中,娃娃家的"妈妈"(乐乐)正抱着布娃娃玩,她一边拍着布娃娃,一边说:"宝宝乖,宝宝睡觉啦。"而恒恒和浩浩正在争着谁当爸爸谁当客人,说话的声音很大。"妈妈"开口了:"我的宝宝正在睡觉呢,你们这么大声会吵醒我家宝宝  相似文献   

14.
朱静晶 《早期教育》2000,(12):37-37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但是以往在组织小班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时,教师们却顾虑重重,认为孩子年龄小,经验不丰富,能力有限,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幼儿布置起一个个精致美丽的"家".这样的游戏其实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游戏,它极大地压抑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我们根据自主游戏所提倡的自主精神,对小班的娃娃家游戏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幼儿园的游戏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为教师注意到的中断现象。在娃娃家的游戏角,孩子们正在精心地布置着场景,尤其是为娃娃准备了精致的小床。以下是游戏开展的记录:A女:娃娃呢?怎么没有娃娃呢?B男:今天不会有娃娃了。A女:为什么娃娃不见了?B男:娃娃是慧慧带来的,她昨天带回家了。A女:她不该带回家的,我们没有娃娃怎么玩呀?C女:好了,现在我是家长(妈妈),你(A女)是娃娃的阿姨,你(B男)是爸爸,你是舅舅,你是姐姐……A女:我不要作阿姨,我要作姐姐。A女:还没有娃娃呢,怎么玩呀?C女:那你(A女)作姐姐吧,你(原来的姐姐…  相似文献   

16.
日前在幼儿园看了两个教育活动. 其一是"角色游戏".游戏一开始,教师分配一组孩子玩"娃娃家",另一组孩子玩积木,这时一个幼儿提反对意见,说不想玩"娃娃家",要玩"理发店",老师说"现在没有理发工具,还是听老师的,去玩娃娃家吧".孩子没生气,用手做成"剪刀",用一块积木当成"电吹风",欣喜地告诉老师"理发工具有了".但老师仍命令这个幼儿去玩"娃娃家",孩子很不情愿,游戏时不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17.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但是以往在组织小班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时,教师们却顾虑重重,认为孩子年龄小,经验不丰富,能力有限,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幼儿布置起一个个精致美丽的“家”。这样的游戏其实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游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正在进行中。只见玩《娃娃家》游戏的孙康、杜南南等几个小朋友抱着“水瓶”、“茶具”、“电话”等,急急忙忙往外走。说是“搬家了”。偏偏孙康又把结构游戏组的大积木碰倒了,自己怀里的东西也撒了一地。我心里着急,就拉住孙康训了起来:“看你们,搬什么家呀!不许搬!”我把东西送回原处,并告诉他们:“等会儿我再来,看看你们还搬不搬家了!”评议会上,指导老师指出了我在这个活动中做的不妥之处。幼儿游戏反映了他所熟悉的周围生活现象,对于《娃娃家》游戏中出现“搬家”这一新的玩  相似文献   

19.
一次晨间分区活动中,我发觉一向最喜欢玩“娃娃家”游戏的路捷小朋友,手里抱着娃娃,低着头,两眼噙着泪花,一声不吭地呆坐着。我见状吓坏了,以为她生病了。我正要问她时,她突然开口了:“老师,我不玩‘娃娃家’游戏了。‘娃娃家’的‘娃娃’都有爸爸,而我没有。”说着竞大声地哭起来,哭得  相似文献   

20.
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要依照幼儿的意愿进行。教师到底如何组织角色游戏?一直是幼教界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经过学习和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以孩子为主体,教师进行启发指导和影响。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及游戏规则的制定,都应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独立确定。幼儿喜欢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角色游戏的内容、动作、对话,都应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发现有不妥时,教师可采用提问、反问、惊讶的口吻,采用提议的口吻及提供玩具和有关材料等方式,去间接地指导和影响幼儿,使游戏活动正确进行。例如:游戏开始了,许多小朋友一下子都拥到“娃娃家”,互不相让,影响了游戏的正常进行,怎么办呢?我就用提议的口吻问:“你们这儿有几家人家啊”“谁和谁是一家?”……较灵活的孩子就马上会意识到:“我们赶快分成两家或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