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章月娥 《高中生》2009,(14):69-69
王女士现在很为她上高三的儿子担心。她儿子小强是个自尊心特别强的人,平时经常会发脾气。说起来也并非因为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而是因为他是一个"输不起"的人。小强总是把自己看得太美好,美好得简直不能容忍自己的真实形象。因为从小成绩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孙老师说     
小强是个10岁的孩子,他的父母和许多父母一样,有着“望子成龙”的愿望。他们严格管教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懂事、听话,长大了有出息。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愿意听听专家的看法。 小强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否则,老师不喜欢,妈妈也要骂。小强尽管有时也淘气,但总得来说,是个比较乖巧的孩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诉小强的妈妈:小强是个好孩子,但胆子大小,自信心不强,性格也比较懦弱。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要注意引导他变得大胆勇敢一些。  相似文献   

3.
让湖 《家长》2009,(Z2)
编辑同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给孩子"压岁钱"的数额不断增长。例如我们班上的小强,他存折上"压岁钱"的数目就已达到了数千元。近日,小强的父母发现,小强偷偷把存折上的钱取出来,  相似文献   

4.
一缕飘香 《家长》2014,(7):18-19
正周六上午我们一家三口跟儿子小强的同学一块儿打球,小强和爸爸一组,我和他同学一组,我们双打。小强输球时爱批评爸爸,说他的积极性不高。比赛还差几分钟结束,小强想回家,但他同学还想继续打。我看到他的样子心里有点火:"干吗非得自己早回去?神经吧,等咱们一块儿走吧!"小  相似文献   

5.
让湖 《家长》2009,(8):58-58
编辑同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给孩子“压岁钱”的数额不断增长。例如我们班上的小强,他存折上“压岁钱”的数目就已达到了数千元。近日,小强的父母发现,小强偷偷把存折上的钱取出来,天天中午去离学校不远的网吧里玩游戏,有时玩得兴起,竞忘了上学。花点钱是小事,父母最怕的是影响他的学习。于是,他父母经过商量,晚上趁小强睡觉时,把他的存折找出来并藏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班里有一个叫小强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每天早出晚归,生活等全靠60多岁的奶奶照顾。因为他经常在班内捣乱,我这个班主任几乎每天都会收到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状纸":有的说他没有完成作业;有的反应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有家长直接找到学校,说小强欺负小同学。即使是在我的课上,他能集中精力的时间也很少,回答起问题来经常是颠三倒四,不知所云。平  相似文献   

7.
程永华 《家长》2009,(7):32-32
编辑同志:我是某小学四年级的一名班主任。我班上的学生小强(化名,下同)因为期中考试成绩优秀,家里给他买了一个价值380元的MP4作为奖励。小强很喜欢,每天都带着MP4上学。一天放学后,小强因为贪玩丢了家里给他买书的钱,便向同学小芳借了120元钱。后来小强为了还小芳的钱,愿意将MP4以120元的价格卖给小芳,小芳同意了。小强的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不但批评了小强,还找到小芳和小芳的父母,愿意以120元的价格赎回MP4。而小芳的父母表示反对,认为小强将MP4卖给小芳,是双方自愿的,不能反悔。  相似文献   

8.
案例抽屉:开学了,小朋友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而8岁的小强却待在家里,原因是他的右下肢有残废。小强的父母认为残疾人读了书  相似文献   

9.
生活案例:小强是个聪明的孩子,父母一直精心培养他。小强也很争气,上一年级就当上了三好学生。不过,后来小强的姥姥来了,在女儿家住下。姥姥就这么一个小外孙,就把他当成心肝宝贝。她看孩子每天写字、念书很累,就让孩子看电视,还不让孩子的父母管。她有时看女儿、女婿舍不得给孩子零花钱,就偷偷地五元十元地往孩子手上塞钱。  相似文献   

10.
章月娥 《高中生》2009,(7):69-69
王女士现在很为她上高三的儿子担心。她儿子小强是个自尊心特别强的人,平时经常会发脾气。说起来也并非因为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而是因为他是一个“输不起”的人。  相似文献   

11.
儿子今年9岁,活泼开朗,非常可爱,一日饭后,我与儿子闲谈,让儿子说说父母的优缺点。儿子犹豫了一下,说:"妈妈,我说实话你可别骂我。"我答应了。没想到孩子尽说父母的缺点,诸如:爸爸妈妈打骂过他,不让他玩,做什么事都批评他,教育方法偏激,不  相似文献   

12.
小强(化名)的老家在四川简阳农村,他出生后不久,爸爸妈妈就到浙江打工去了。从此,小强一直在爷爷、奶奶的照料下生活。四岁那年,爸爸妈妈从浙江回到家中,生平第一次见到父母的小强对爸爸妈妈是那样的陌生,他躲在爷爷的身后不愿意出来,更谈不上叫声“爸爸妈妈”了。  相似文献   

13.
黑脸与红脸     
我与丈夫结婚时都属大龄青年,我34岁时才生下了儿子小强。大龄得子,对儿子的教育培养就显得特别的重视,丈夫更是盼子成龙心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观察到,儿子对爸爸比较惧怕,与我则比较融洽。有一天我的灵感突然来了,何不结合父母的个性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对儿子实行“黑红脸”式的家  相似文献   

14.
小强是择校生,父母花了近一万元钱才让他上了省重点。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一上高中,小强就拼了命似地学习,但半个学期过去了,每一次的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中段考以后,小强开始感到头痛难忍、心慌、心悸,于是休学一段时间回家调养。这期间,他曾到某医院心理门诊求治,医生鉴定其为抑郁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情况有所好转后复学,转到下一届。  相似文献   

15.
亲家结良缘     
董志勤 《老年教育》2009,(11):37-37
张老汉年已古稀,一年前,他的老伴去世了。虽然儿子和儿媳对张老汉百般孝顺,可他总想再找个伴。亲戚朋友先后给他介绍了几个,他却都觉得不太合适。儿子小强和媳妇小丹都为老人着急。  相似文献   

16.
<正>一、父母之爱的现状1.案例重现。案例一:浩浩考试考砸了,回家后的场景他已经心知肚明。从小到大,每当他获得赞扬或者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就会很开心,一个劲儿地夸:"乖儿子好样的,我们爱死你了!"若考得不好,父母则立刻变天:"你怎么能这样,平时白疼爱你了。"浩浩明白父母爱的是那个优秀的儿子。  相似文献   

17.
临近春节,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小强依然在幼儿园的寒假班里呆着,因为爸爸和妈妈离了婚,妈妈工作很忙,没人来照管他。 农历十二月廿八是幼儿园寒假班的最后一天,我正在家中,电话铃突然响起。我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王老师,不好了,小强不见了,他妈妈正在幼儿园大吵呢。”我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向幼儿园飞奔。还没到幼儿园,就听见小强的妈妈大叫:“你们还我儿子,找不到儿子今天我就死在这儿……”我赶紧找到值班老师询问情况。原来,吃罢中饭,孩子们正  相似文献   

18.
建文 《家长》2006,(12)
我与妻子结婚时都属于大龄青年,我们夫妻俩在30多岁时才有了儿子小强。由于大龄得子,我们对儿子的教育特别重视。去年儿子上小学后,如何对儿子进行教育更成了家中的中心话题。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发现,儿子比较惧怕我,与他妈妈的关系则比较融洽。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闪现:何不结  相似文献   

19.
骆宏  孙建胜 《家庭教育》2001,(12):43-43
[案例]小强,男,初一学生。因学习差、经常撒谎、偷父母的钱物、深夜不归前来咨询。父亲叙述小强种种“劣迹”时,也表示出另一种疑惑,为什么每次犯错,教育他,甚至打他时,他很快认错,显得很懂事,可没几天就老毛病复发。医生和小强沟通时,发现小强的撒谎、偷东西,深夜不归都和玩电脑有关。根据小强回忆,从二年级开始,就迷上玩电脑游戏,从每周必玩到每天必玩。现在时  相似文献   

20.
最近接触到个新词,叫"直升机父母"。所谓直升机父母,就是指父母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全方位围着他转,时刻监督他的一举一动,希望他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仔细一对照,我有些汗颜,原来自己也是直升机父母,每时每刻都想把儿子保护在自己的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