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明确仲丁威和异丙威对水稻稻飞虱的效果。在大田中,以喷雾施药法对不同企业生产的8个仲丁威及16异丙威进行了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试验。用仲丁威和异丙威均为30g(ai/667m^2)7d后,对稻飞虱控制效果最好的可达86.71%,最差的防效66.86%。在24个仲丁威和异丙威制剂中防治效果≥90%的为0个,防治效果达80~90%的有16个,防治效果为70~80%的有7个,防治效果在60~70%的有1个。因此,在稻飞虱发生程度中等的年份,用仲丁威和异丙威还是可以控制其为害的。  相似文献   

2.
寻找合理有效防治小菜蛾的方法,试验结果得出:在小菜蛾幼虫2—3龄前,使用100g/L虫螨晴悬浮剂50ml/667m2效果最佳防效达到90%以上且无药害现象,防效期在7天以上,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选用适宜用量的药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以小麦品种龙麦34为试材,采用30克/升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FS)3个剂量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效进行研究。结果,30克/升苯醚甲环唑FS对小麦散黑穗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防效为82.1%~94.3%,增产率为5.6%~25.8%,未见药害现象。生产中,建议以30克/升苯醚甲环唑FS200ml/100kg种子与播种前1d混拌均匀后晾干即可。  相似文献   

4.
由于水稻二化螟越冬几率比较大,虫龄不整给防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防治水稻二化螟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对林芝地区察隅县玉米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了配方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点最大产量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N 8.63kg/667m2、P5O22.01kg/667m2和K2O3.36kg/667m2,此时玉米的产量为724.78kg/667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8.59kg/667m2、P5O22.08kg/667m2和K2O3.28kg/667m2,对应玉米产量为724.95kg/667m2。  相似文献   

6.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对稻瘟病,和鞘腐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是2%加收米加50%多菌灵、2%加收米加45%咪鲜胺和5%高扑。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啶氧·丙环唑、啶氧菌酯、丙环唑、苯甲·丙环唑4种杀菌剂对小麦田小麦纹枯病和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啶氧菌酯的防治小麦病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浓度啶氧菌酯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防治效果良好,特别是针对小麦白粉病,不同实验梯度处理防效都达到了100%,效果突出。对照药剂"丙环唑"和"苯甲·丙环唑"属于三唑类杀菌剂,针对小麦纹枯病防效基本在40%~50%,针对白粉病效果也没有啶氧菌酯效果突出。因此,啶氧菌酯作为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防治药剂,可进一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2005~2006年连续两年在黑龙江省浓江农场六区进行大豆茵核病药剂防治试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从防治效果和产量综合因素看,喷施菌核净(60克/亩)防治效果达83.3%,产量为373.3斤/亩,在时期选择上,以7月16日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庆阳市近年来大面积发生松针小卷蛾虫害,经过几年的防治,对照不同措施的防治效果,通过选择、分析,得出苦参烟碱烟碱对松针小卷蛾防治效果明显,见效快,对其他生物安全,无副作用,且药剂成本低,经济安全,适用于我市大面积防治松针小卷蛾虫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烟雾剂防治保护地蔬菜害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药剂对保护地蔬菜蚜虫、潜叶蝇和白粉虱的防治结果显示:烟雾剂较常规制剂在防治效果上均表现差异显著性,其中,棚虫4合1烟剂和乙丙威烟剂防治效果好,且持效性好;其次为狼烟滚滚烟剂和安烟四绝烟剂。  相似文献   

11.
选用供试药剂5%菜雀EC与对照药剂5%农美EC、5%抑杀净EC和4.5%农拜它,在黑龙江省柳河农场进行田间防治甘蓝夜蛾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菜雀EC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香根草提取物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及体内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香根草地上部分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的提取物加入到人工饲料中喂食二化螟幼虫,进行了提取物对二化螟初孵幼虫的毒杀作用、三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及其体内保护酶(POD,SOD和CAT)活性影响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溶剂的提取物(0.01 g/m L)对二化螟幼虫均有毒杀作用,其作用大小排序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其中石油醚提取物处理3 d后二化螟初孵幼虫存活率为15.8%,5 d后存活率为0.8%。三龄幼虫取食添加了不同提取物(0.05 g/ml)的人工饲料7 d后,生长发育均得到明显抑制,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最强,生长发育抑制率分别达111.11%和109.50%;同时,三龄幼虫体内的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CAT和POD活力明显低于对照,其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和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香根草中含对二化螟幼虫有毒杀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最为丰富。香根草提取物扰乱了二化螟幼虫体内保护酶SOD、CAT和POD的动态平衡,使虫体内自由基的清除遇到障碍,从而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浙农大主持和省化工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的蛀杆害虫防除剂,经二万五千三百余亩面积上试用表明,对多种树木上的多种天牛防治效果在90%,是当前国内防治天牛类蛀杆害虫最有效的药剂,填补了我国蛀杆害虫专用药剂的空白,居国内领先地位。试验不仅对筛选、应用作了研究,且对家蚕残毒,柑桔残留及急性毒性也作了详细的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对潼南地区小菜蛾致病力较高的球孢白僵菌株系和化学药剂,解析球孢白僵菌与杀虫剂混配的毒力。方法通过浸液法筛选出对重庆潼南地区小菜蛾幼虫致病力高的球孢白僵菌和化学药剂,通过相容性试验评价球孢白僵菌与化学药剂混配效果并进行联合毒力测定。结果筛选出的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株系为Bb0601,在浓度1×107个/m L孢子下第6天累计校正死亡率达到85.19%。化学药剂中氯虫苯甲酰胺和虫酰肼对球孢白僵菌抑制作用较小,与球孢白僵菌Bb0601混配后化学药剂的LC50分别下降了35.76%和30.85%.结论球孢白僵菌和化学药剂具有混配潜力,且能在小菜蛾的防治中显著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研究结果为利用球孢白僵菌和化学药剂联合防治小菜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40%腈菌唑WP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腈菌唑WP为本次试验的试验药剂,分为5g/亩、10g/亩、15g/亩三种剂量喷洒于试验的小麦田,用12.5%禾果利作为本次试验的对照药剂。另外设一个清水空白对照,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6.
李理 《内江科技》2007,28(1):117-117,124
立枯病是一种在辣椒生产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病害,对辣椒苗的危害非常大.通过药土防治试验和喷雾防治试验,对几种常用的药剂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表明几种常用药剂中30%苗菌敌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15g/m2时,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施肥量在16~22kg级范围内,N:P:K=2:1:0.7,肥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增产57.6~89.7kg/667m2,增产幅度9.6~16.9%,增效57.6~89.7元/667m2。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二化螟、三化螟是南方各省水稻的主要害虫、三化螟大发生曾造成水稻严重减产。近年来,由于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有利于二化螟生长发育,发生数量显著上升,危害日趋严重,亦已成为影响水稻稳产高产的一大障碍,对二化螟与三化螟作好中长期数量预测,可使农  相似文献   

19.
在秋季复种的白菜、萝卜两种作物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增施钾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氮磷等肥料基础上增施钾肥对两种蔬菜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氯化钾10kg/667m^2和15kg/667m^2,白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6.2%和18.5%,白菜经济最佳施用量为12.1 kg/667m^2;萝卜施氯化钾10kg/667m^2与15kg/667m^2,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3.7%和26.7%,经济最佳施用量为11.7kg/667m^2;白菜和萝卜施氯化钾5kg/667m^2和20kg/667m^2时增产率均较低;施钾对蔬菜干物质、可溶性糖和全氧化钾含量均有提高,氯化钾施用量对这两种蔬菜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水稻病虫防治长期以来依赖于化学药剂,对环境、稻谷造成污染。且病菌害虫易产生抗药性,从而使病虫为害依然严重。浙农大陈绣副教授等从1975年起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防治研究,从生态学角度探求建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取得以下效益。 1.搞清了稻田生态系中水稻—主要病虫—天敌之间各项防治措施的相互关系,掌握了主要病虫和天敌的发生消长及年度间种群变动的规律,确定了药剂防治指标。特别是对稻虱、黑肩绿盲蝽、稻曲病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比前人更为完整,从而为综合防治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