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费尔巴哈》中,马克思批判了实体的、自我意识的旧哲学理路的历史和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存在,并且第一次科学地揭示出了人与社会的三重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标志着一种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性社会的到来,而不再是封建文化的延续。。现代性的社会有奢侈之风,性也不再是婚姻的附属而本身成为目的,这都在《金瓶梅》中有体现。由于现代性社会的不稳定性导致的成员地位的变迁,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取代了传统社会温情脉脉的关系。《金瓶梅》揭示了只有感性生存的个体生命的荒诞性与灵魂的孤独,展现了一种现代性的忧郁。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过客》篇中通过塑造“过客”这一独异的“精神界之战士”形象,郑重审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哲学关系,从而揭示出“向死而在”的哲学意义和“反抗绝望”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美学视阈中曹禺剧作《雷雨》显示出崭新的意义:(1)为自然"复魅;"(2)揭示了人是如何由自然的人走向非自然的人的;(3)彰显了女性与自然的对应关系,不仅揭示了女性在颠覆男性(理性)中心世界方面的意义,而且彰显了女性在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合在一起,对人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审美观照和书写。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明确指出,实践是《费尔巴哈》中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并且历史地考察了《费尔巴哈》中人与社会的三种历史关系,揭示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贯穿《费尔巴哈》始终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小说环境描写的三个层面即色彩、时空和天气的角度来解读劳伦斯是如何成功地在《贩马人的女儿》中塑造了梅布尔这样一位美丽、贤惠而又被家庭忽视的苦闷的年轻女性,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的金钱关系.达到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8,(23):172-173
《幕间》讲述的是1939年6月的一天发生在英格兰中部一个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村庄里的故事。小说展现了伍尔夫致力于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我之间生态和谐的意图。本文从解构主义的角度,通过分析人与自然、人与人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试图揭示伍尔夫如何调和矛盾,实现对立二元的平衡、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萧红在作品中寄予了浓郁的人本主义思想,她把关怀人的生命、健康、冷暖、甘苦放在了首位,她不加修饰地描写北方农民的恶劣生活环境和非人化的生存状态,寄予了切肤的同情。她哀其人们的麻木,亦乐其人们的觉醒,犹歌其人们的抗争。农民们在与自然、社会、同类敌人的斗争中,表现出了质朴的追求和善良的人性。  相似文献   

9.
试论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时代背景,本力图从物质生活、精神化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等方面揭示出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从萨特《存在与虚无》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指出作家——作品——读这一特殊主体间性关系体,使作和读相互之间体现为超越性的关系,而不是对象化的原始冲突关系,突破了《存在与虚无》中描绘的人与人之间原始冲突处境,揭示了阅读(审美)对于人与人的共同生存具有超越性和现实性意义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汤泽良 《学语文》2012,(1):20-21
见于人教社《语文》九年级上册的《故乡》是篇经典作品,各种教学参考用书对其主题的界定有:一、“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二、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三、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说法不一,各个有理,所以难以选择。语文出版社《九年级语文教师用书》明确为:“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2.
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探被评论家们称作寓言小说的《荒野的呼唤》,本文作者认为虽评论家们所揭示的寓意都适合此小说,却还未反应出作者意欲揭示的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现代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遗传因素间的关系是被这三种力量合力异化的关系。在这三种力量面前,人是无意义的,渺小的,抗争是没有结果的,只有服从,顺向接受,其结果是人变成了非人,被异化成了禽兽。  相似文献   

13.
黄佩华的长篇小说《生生长流》描绘了红水河流域一个百年家族的风流传奇沧桑史,展现了绚丽多姿、诡异神秘的红水河文化,深刻揭示了红水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芙蓉镇》的成就无疑是突出的,古华在小说中以浮雕式的人物构建法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而其中以阴鸷歹毒的风派人物李国香这个女性形象尤为突出,从她的性格形成以及命运的沉浮中,人们看清了极“左”路线是如何伤害和扭曲着人们的灵魂,如何轻视人、蔑视人、恶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荒唐年代里悲剧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醒来     
反映了中国十八世纪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红楼梦》,塑造了无数经典的人物表情,或喜或悲,或憨或诈,然而再现出社会的表情虚浮里是笑意迷离,实质却黑暗里弥漫倾轧,诡异里凸显阴冷。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角度对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品《野草在歌唱》进行解读,分析了小说中殖民者与非洲大陆自然的矛盾,指出南非大陆日益严重的物质生态危机是由这一矛盾演化而成的,揭示出蕴含在小说中的生态意识,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和睦相处,才能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7.
“兵者,诡道也”,揭示了战争的诡诈变化之道,具有永恒的指导价值。它是对战争本质属性最直接、最具体的揭示,也是战争领域观念上的一场革命。“诡道”的核心就是强调巧妙隐蔽己方的真实意图,制造假象欺骗敌人、迷惑敌人、误导敌人、操控敌人,使敌人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走向失败的道路,而我方则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它启示我们在当代战争中,可以通过改变敌人的预定作战计划和方向,从而诱使敌人按照我方的优势打法打;可以利用隐真示形的策略手段,从而达成误导、操纵敌人的目的;实施诡道的前提是情报和实力,否则诡道就会落空。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的《变形记》采用极其荒诞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通过人的异化揭示了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现实.它作为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将荒诞和真实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事件情节架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处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将各种关系的荒诞离奇以及社会的真实性和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融为了一体,突出了小说的主旨,揭示了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本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课程的发展。章从社会化的定义入手,阐述社会课程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揭示出现在社会课本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的建议,以供社会课程的研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爱德华·阿尔比在剧作《美国梦》中运用荒诞的形式,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人类精神世界的绝望,探讨了社会现实问题,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代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