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由于在西藏存在品种单一且退化严重的问题,针对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要求,本试验从内地引进11个新品种,通过实验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并适宜在本地区生产种植的新品种,为下一步进行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内速递     
彩色小麦和马铃薯培育成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题组历经多年努力,陆续成功选育"秦黑2号"等系列彩粒小麦和"玫瑰系列"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实现了高产与高营养的完美结合。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一般品种的5至10倍,花青素含量达到或接近蓝莓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产量高出一般品种30%。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9,(7):2-2
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利用重离子辐照成功选育出一中药材新品种,并于近期获得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这一新品种是我国利用重离子辐照成功选育的首个中药材新品种,科研人员将其定名为岷归3号。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研究员刘效瑞介绍,与当前种植的普通当归品种相比,这一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抗当归麻口病。目  相似文献   

4.
唐联坤 《青海科技》2002,9(2):22-24
目前,我省以及全国的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还没有做大做强,甚至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还是缺乏专用马铃薯品种,薯质较低,导致加工产品的品质低而不稳,加工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应从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入手,选育新品种,建立专用品种繁育、生产与加工基地,综合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向研发、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的产业化大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垦豆38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高产稳产性分析。垦豆38原品系代号为垦08-9007,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于2003年以垦丰16为母本,合丰48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6.
文章中的研究成果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课题组历经15年获得的,本成果的核心技术是自有创新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安麦七号。本文从该项目的立项、选育目标、选育和推广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选育体会。在推广过程中进行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为该品种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业大学张清海教授一直致力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并从事作物品种资源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清海教授就多次赴云南省进行小麦加代育种工作,总结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在昆明夏繁加代的育种理论和规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和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范濂教授一起先后选育出三个小麦品种:半冬性耐盐碱小麦新品种豫麦1号、弱春性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3号和弱春性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豫麦9号,  相似文献   

8.
黑农51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是黑龙江唐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1996年以黑农37为母本,合93-153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哈99-5307,2007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并取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目前在尚志市适应区内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品种九稻58号(九02GB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稻58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通过早代米质与抗性同步跟踪鉴定,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性。吉林省试区平均产量比对照吉玉粳增产5.2%,大面积生产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9500~10000kg。在生产上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优质冬青稞新品种冬青17是西藏自治区农业研究所,通过优良品种间杂交选育,2010年4月通过审定,该品种属于高产、稳产偏早熟收获后可以复种和套种一季早熟作物,有着较高的推广前景。冬青17号品种原种繁育生产,两年面积达到7000亩,该项目起止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第一年种植原种繁育田并复种、套种绿肥、园根等500亩,第二年继续推广原种繁育技术结合高产栽培及复种技术试验6500亩,主要在河谷农区藏东南湿润和半干旱农区繁殖推广,亩产保持在300~350公斤左右。比当地品种增产15%以上,培训县、乡(镇)村农民技术人员和科技明白人2000人(次)。  相似文献   

11.
由四川农大选育成功的玉米超高产组合9409日前被省科委列为“九五”期间重点强化推广的突破性品种。 9409玉米组合是一种高产、高抗、优质的杂交新种,试验结果表明,9409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高者可达600公斤。1995—1996年参加省区试山区组  相似文献   

12.
历经1O年科技攻关,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选育出黑皮紫斑肉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1”。科技查新结果表明,该品种是全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该中心以“合作23”和云南本地农家品种会泽小乌洋芋为母本,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1”。该品种皮色紫黑,肉色白带黑圈,具有生长势强、结薯集中、芽眼浅、淀粉含量高、抗晚疫病、耐贮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垦农30高蛋白品种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于2004年以垦农14为母本,农大508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农大05089.该品种200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推广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目前在全省垦区第二积温  相似文献   

14.
胡单  王建林 《西藏科技》2002,(8):15-17,32
四单19是由西藏农牧学院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引进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丰产性均较好,应是西藏玉米推广品种的首选品种.为了探讨该玉米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有必要根据西藏部分地区的农业资源和生产条件,结合玉米生长的特点进行高产栽培技术试验,为其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当地农民提供配套的栽培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垦农30高蛋白品种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于2004年以垦农14为母本,农大508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农大05089。该品种200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推广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目前在全省垦区第二积温带已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筛选与产业化示范"、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优良食味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组合)选育"、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选育"等资助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1999年开始启动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基因型直链淀粉含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建立食味品质的科学评价体系,阐明优良食味形成的分子机制;发掘半糯基因水稻种质,筛选用于食味品质改良的关键基因;开发与优良食味、抗病、高产相关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和功能标记,建立优良食味、抗病、高产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优良食味抗病高产粳稻系列品种;集成优质稻米安全保优生产技术,创建优良食味稻米品种品牌,在粳稻食味品质研究、品种创制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00万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5%左右,平均单产406千克,低于全国水平。因此,选育高产品种,大面积推广高产良种,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我省特殊的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甘南州的主导产业,生态环境适宜发展有机马铃薯产业,2020年分别从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定西爱兰马铃薯公司、国丰马铃薯公司,引进食用型、菜用型、淀粉型、加工型(薯片、薯条)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27个新品种,通过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不同马铃薯食用品质,为甘南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闻背景:2005年1月11日上午,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在兰州商学院正式成立。所长由甘肃省首位科技功臣周祥椿担任。研究所以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条锈病控制技术体系作为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宽研究领域,包括开展小麦抗病遗传机制、杂种优势利用、航天育种、相关的栽培技术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该研究所在甘肃省各地合作建立了6个科研基地。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的成立,对于选育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在20多年间翻了一番多,就是得益于优良品…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11日上午,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在兰州商学院正式成立。所长由甘肃省首位科技功臣周祥椿担任。研究所以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条锈病控制技术体系作为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宽研究领域,包括开展小麦抗病遗传机制、杂种优势利用、航天育种、相关的栽培技术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该研究所在甘肃省各地合作建立了6个科研基地。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的成立,对于选育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在20多年间翻了一番多,就是得益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先进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的成立,使得教育和科研结合得更紧密,设置财经专业的高校,不仅要研究农业经济管理,而且要研究农业技术开发,不仅要培养管理技术人才,而且要及时转化科研成果,这对于促进科技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