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培养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基础,选择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效方式和途径,通过创设直观情境、精选微课内容、巧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和经典诵读活动等策略来强化思维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深化语文观课评教须对教学本身做更具深度与广度的认识。教学认识论以哲学式的思维方式,从教学价值的框架、知识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知识的产生与检验等角度更深入地探寻教学的本质。确立教学认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教学认识论的重要观点与思维方式,能带来语文观课评教的深化,也能促进语文教师更深入、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课的类型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4.
王丽英 《新疆教育》2012,(8):119-119
探讨小学语文讲读课教学过程的规律是进行讲读课课堂结构改革的前提。本文从信息论角度就讲读课课堂结构作尝试性探讨。小学语文讲读课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开拓创造思维;陶冶美好的道德情操。讲读课结构的每个教学环节虽然各有其功能,但必须服从这一总体目标。情感培养、思维训练和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语文讲读课中,应抓住着力点,研究教学的突破点,探索教学创新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广东教育》2011,(9):27-28
一、课题解释及实验成果 散,即发散思维;合,即辐合思维。它们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维方式。“散合式语文教学法”即是把语文课堂分为发散思维课和辐合思维课两种基本课型。力图把创造性思维的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语文探究课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搜集、研究资料,得出结论,写出探究报告的实践活动。探究课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训练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探究课分为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学习研究资料得出结论、写出研究报告四个过程。它要求在学生独立进行研究的前提下,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重在学生的思维。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 第一、要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山如此,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如《愚公移山》这一课,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充分理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课的类型设计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感知-理解-欣赏-积累-运用,从模仿性的运用-创造性的运用。以此为依据,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如以感知为目的的预习课、观察课、实验课、游戏课;以理解为目的的讲读课;以理解、欣赏作品和积累为目的的朗读训练课、朗读欣赏课、背诵课;以训练速为目的的默读课;以检查课外阅读为目的的阅读作品报告课、写作课;演讲课;以运用读写方法为目的的读写练习课;以发展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为目的的探究课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课的类型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过程,一般的模式是感知——理解——欣赏——积累——运用,从模仿性的运用到创造性的运用。要以此为依据,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如以感知为目的的预习课、观察课、实验课、游戏课;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依然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发展要靠变革。将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作用于语文教学,形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以期对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作用,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而课外阅读作为这一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同时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大有裨益。想要最大化实现语文的教学价值,仅靠课内阅读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在新《课标》的基础上拓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更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思维、培养品德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单篇教学模式中的目标不清以及教学方式僵化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出了主题教学的概念。小学语文的主题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综合思维的指引下,以主题的方式,结合课内外资源去发掘课本中的教学价值,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思维主题,促进小学生在语言、思维以及文字理解能力上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际论述了电影课与语文学科有机的整合的重要性,认为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秋云 《考试周刊》2014,(16):27-28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中国绘画讲究"布白"手段,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布白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课前、课中、课后给学生留下回味思索的艺术布白,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文章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而语文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惟有三:1、是语文科的性质、特点及目的;2、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3、是语文教材的特点。作者提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发展直觉思维等手段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新颖独特是它的本质特征。创新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万慧 《学语文》2010,(3):26-26
语文教学该怎样关注学生的发展呢?关于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当下推广的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汉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其自身也是一种宝贵文化。”承认其工具性,语文课应该是技能课。  相似文献   

19.
人们看一部电影,看一场戏,往往会忘记了自己,如同置身于电影和戏曲之中,被那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台上台下浑然一体,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语文虽然不同于电影和戏曲,但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却能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语言,把课讲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同样能给人以一种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0.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作为认识的高级阶段的思维品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人的智力总是随着思维能力的逐步增长而不断发展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怎样发现学生的智慧,加深他的智力——在我看来,这是整个学校教育最尖锐而又尚未加以研究的问题之一,多年的经验表明,有必要给学生一门专门的‘思维课’。”小学语文就是一门重要的思维课。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师生思维和心灵双向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小学语文修订版大纲的要旨是:重读书、重感悟、重积累、重实践,思维训练贯穿语文教学过程始终。从学科智力结构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