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近几年的证据立法讨论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至今没有得到具体落实。究其原因,恐怕还在于人们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认识有误,以及随之带来的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后果的恐惧。要在中国确立和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首先应当排除影响这一制度确立的非理性因素。既然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是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要求的排除非法获得的证据就是一个文明的法治社会为支持程序正义理想所要付出的代价。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已经是势所必然,是我国刑事诉讼走向法治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起源于美国,该规则对处理好保障人权和控制犯罪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世界各国、地区大都在立法上确立了该原则。我国现行法律从立法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思想内核,但仍缺乏可操作性。本文以我国刑事诉讼法为基础,论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提起主体、排除非法证据的诉讼阶段及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归属等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要想突破口供是证据之王的传统法律思维,在我国建立起审查口供的原则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合理借鉴国外的证据制度的经验,大胆地构建了在刑事诉讼中审查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据价值功能的五大原则,即相关性原则、法律真实性原则、程序合法性原则、人权性原则、补强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陈修言 《职业技术》2006,(16):80-81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当下刑事立法、司法及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如何确立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关系到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如何协调等重大问题。笔者试就我国构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以期有利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制定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介绍国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实践和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全面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障碍,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6.
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刑事诉讼的采证规则之一,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立法上并没有明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确立也面临重重困难。但是,根据国际刑事司法发展的趋势,以及现代法治的渴求,在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势在必行的事。  相似文献   

7.
如果当事人申请排除口供,而法庭未启动排除程序,或者启动后决定不排除口供,在口供的证明力审查阶段,当事人仍有权再次提出申请排除的理由,对口供的证明力进行质疑。对于口供的排除与证言、被害人陈述的排除,在取证违法程度上应采取相同的判断标准,即违法取证行为是否迫使当事人违背意愿进行陈述,而不应对口供要求更严重的取证违法程度。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排除口供后如果重新取证,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嫌疑人能够作出任意性陈述,否则所取口供依然要被排除。对于被排除的反复自白中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信息,法官不能忽视,必须进行调查核实。供述笔录在证明口供取证合法性方面只能发挥极其有限的作用,必须有其它补强证据对其进行补强且供述笔录前后一致不能作为取证合法性的根据。在多个被告人的案件中,无论被告人的口供是否不利于其他被告人,其他被告人都有权申请排除该口供。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中补强证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强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分类走入我国证据法学研究的视野时间短暂,且系统论述甚少,其概念、范围的界定存有巨大的落差。我国民事诉讼确立了补强证据规则,它对指导民事审判实践,以及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加强对补强证据内涵的把握,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应用补强证据规则,以便更好查明案件事实,公正裁判。  相似文献   

9.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当下刑事立法、司法及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如何确立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关系到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如何协调等重大问题.笔者试就我国构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以期有利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制定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简单地移植或者复制“两个证据规定”,而是综合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成果,实现了规则上的新突破。文章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范围、效力、责任等方面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解读与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