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少华 《收藏》2007,(7):28-28
中国古玩市场“长三角”地区论坛会暨海派收藏文化研讨会于2007年4月19日在上海举办。出席会议的代表就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海派收藏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古玩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收藏文化和古玩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许多论文内蕴丰富,鉴往悉来,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和新思路,现选发其中5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王信堂 《收藏》2007,(12):110-111
自2006年9月份起,笔者撰写的《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连载于《收藏》杂志之后,受到了一些藏友的好评,我很欣慰。不料,在2007年第9期《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十)》发表后,却引起了个别人的谩骂。其导火索,是因为我在题为“文化创新”的章节中,将他们经营的品种、造型不伦不类的所谓“苍山文化”玉器称为赝品,并配发了一幅图片。  相似文献   

3.
张永正 《收藏》2007,(7):30-31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诞生,各类古玩艺术品的鉴赏、拍卖、讲座、培训活动方兴未艾,展览会、交流会、研讨会相继举办。加之《艺术品投资》《天下收藏》《艺术玩家》等媒体栏目的推波助澜,使古玩收藏深入千家万户。上海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古玩艺术品交流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王红旗 《收藏》2008,(11):138-139
《收藏》2007年第9期上刊出了山东潍坊王信堂先生的连载文章《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该期介绍第四十一招“文化创新”,揭露所谓“臆造文化发现,兜售高仿品”的现象;2007年第12期又刊出王先生《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一文。细读两文后,作为一名普通收藏者,我有以下几点疑问:  相似文献   

5.
王毅高 《收藏》2001,(3):16-17
古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有文化艺术价值可供收藏玩赏的物品,因其资源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无限,古玩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的欺诈现象。受害最多的是“涉市”不深的初学收藏者,笔者将古玩界一些朋友讲述的“不足与外人道”的故事写出来,共以为鉴。  相似文献   

6.
银圆辨伪     
近年来,银圆收藏不断升温,其主要原因是银圆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市场价值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因利益驱动,银圆作伪一直是古玩做假的“重灾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造假者的作伪技术不断换代,仿制花样也不断翻新,在当今的古玩市场上,上当受骗者屡见不鲜。为了让广大银圆收藏者不再大意失荆州,笔者在此谈一谈辨认银圆真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永昌 《收藏》2006,(1):149-149
古玩行业由来已久,其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史传后来当了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的吕不韦乃古玩行之鼻祖。古玩行业历来是被人们敬慕的行业,民间谚语云:“七十二行,古董为王”。古玩在清代早期以前称“古董”,乾隆时称为“古玩”。由于古玩的深奥及由此折射出的古老文明,人们对那些以诚信为本而又有学识、眼力的古玩商,十分敬重。  相似文献   

8.
周传芳 《收藏》2001,(1):56-56
读《收藏》第83期“袁世凯头像嘉禾银元版别初探”一文(下称“版别初探”),笔者被文中“签字版”市值3万元重金所诱,于是按图索骥,到古玩市场进行大搜索,希望能在旧银元堆里觅得有英文字母的“签字大头”。  相似文献   

9.
金宝山 《收藏》2001,(3):27-29
上海淞南地区,有一家藏宝馆,主人周兴培取馆名“步云阁”。馆里有数百件明清瓷器和玉器、古玩、茶具,还有与之配套的上百种老红木摆件,瓷器中不乏官窑珍品,摆件中高档艺术品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0.
张莘农先生在其《“外国在华邮政”不属于中国邮政历史范畴》(见《集邮博览》2001年4月号,以下简称“张”)一中提出了对《外国在华邮政属于中国邮政历史范畴》(参见《集邮博览》2000年6、7月号,以下简称“众”)一的看法,并要求进行“商榷”。笔先以本求教于张先生,先生是前辈,如有不当之处请先生再次赐教以求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