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根本原理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向社会提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研究成果。为此,高等教育必须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并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相似文献   

2.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它是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都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必须加以认真深入地研究。 一、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科学依据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集体主义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上层  相似文献   

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经济基础是物质的、本原的、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派生的、政治思想的、第二性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引起着上层建筑的变革。那么,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是否起第一性的决定作用呢?本文认为在特定条件下,在短暂时期内可以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由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会影响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上层建筑。法律、意识形态、道德价值体系等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一)建立的经济基础相同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制定了社会主义法律,成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道德从旧社会的非统治地位,转变为在新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道德,也成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它们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都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6.
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把握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这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及作用,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道德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而  相似文献   

7.
上层建筑     
政治课上,小威正在看《建筑预算》。老师:“小威,为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威:“举例说明可以吗?”老师:“可以。”小威:“我校宿舍楼原计划建17层,后因缺乏资金,改建为15层,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教育理论上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实现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造就一大批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不能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它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教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为这一基础服务的。目前,我国社会的性质还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时期国家的任务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就应该是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过渡到共产主义消灭三个差别服务。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在一九五八年的震天动地的大跃进里,我国在所有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配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共产主义的萌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基于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反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制度保障和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试论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明确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多元化的所有制经济必...  相似文献   

12.
夏澈 《文教资料》2007,2(4):92-9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而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邓小平经济法制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中,关于经济法制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这一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理论结晶,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正确处理经济与法制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上层建筑和经…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这比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如何确定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提得更高。现在必须弄清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笔者认为: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教育应当是计划教育。本文就是按照这一观点,开展下列各方面的论述。一、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本认识教育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早已指出:社会的上层建筑必须反映经济基础并积极为基础服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斯大林则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提出:上层建筑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而折光地反映生产力的理  相似文献   

14.
(一) 十年浩劫,受害无穷十年浩劫期间,唯意志论泛滥成灾,横行在我们的各条战线、各个领域。请看:生产关系可以任意地进行改变,搞什么“穷过渡”,而根本无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可以随便地彻底打碎,搞什么“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而丝毫不考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5.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的国策。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必须反映经济基础的需要。在现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应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实际情况是:孩子们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上了九年数学课之后,却不会计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不适应就必须进行改革。当前,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各条战线、各个部门正在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要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需要,促进四化建设,必须进行改革。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了新课题。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都会出现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何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党知识分子这一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和道德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上层建筑,都产生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共同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法制重在外在强制,道德重在内在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治腐败需要内在的自觉与外在的强制相结合。本文从三方面就道德力量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中的作用做一论述,以引起人们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 一、强化思想教育,发挥导向作用 道德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认识和处事标准,干部道德,主要是指干部的职…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同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中,要两手一起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在各个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加深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再认识有着重要意义。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两个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两个文明的发展从来都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精神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