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选取世界制造业大会为调研对象,采取语言景观的综合性研究方法,通过语言层面和象征层面对语言选择、语符转换、标牌类属、多模态特征等4个维度剖析了该区域的多模态语言景观实态.研究发现:该区域主要以双语标牌为主;私人标牌和官方标牌从功能、数量、多模态形态等方面差异明显;汉语占有绝对优势,这些特点充分体现出语言景观中的权势关系原则和突显自我原则.为了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彰显国际化特色,针对语言景观中存在的译写不规范、多语缺失等问题,提出需要完善和规整合肥市的语言景观建议,以期为安徽省"三个强省"的战略规划提供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借鉴语言景观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私人标牌语言景观情况,从南宁市商店名的语符类型与语符搭配、语音特征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南宁市私人标牌语言景观中存在的拼写和翻译等不规范现象。  相似文献   

3.
结合Ben-Rafael关于语言标牌的创设原则和ScollonScollon的语码取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杭州4个地区的多语景观进行考察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4个抽样地区的标牌语言选择以汉语单语和汉英双语为主,汉语占据多语标牌的优势地位,英语次之,日语和韩语作为辅助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官方标牌的语言选择较为单一,主要受国家语言政策、民族身份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的影响,而私人标牌,尤其是商业店牌,受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标牌语言设计的国际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语言景观不仅是公共空间中有语言文字标记的景观,还是文化的客观化物质载体。以面向武夷山旅游景区游客的三姑度假区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将收集到的语料在场所符号学的视域下展开质性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三姑度假区内中文作为优势语码集中在标牌的上部、左边和中心位置;英文是景区内的主导性外语;标牌的制作主要以工整的广告牌为主,被放置在度假区各处实施其功能。武夷山市景区除游客导向性的景区服务类语言景观外,出现了大量的市民导向性的宣传服务类语言景观。基于SPSS软件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疫情时期,武夷山市在城市语言景观塑造中将国家的形象构建与小家的温情空间搭建共通共融,塑造出具有国家荣誉感与城市宜居感的人文空间。研究还总结了三姑度假区语言景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语言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语言景观:研究多语现象的新路径》是第一本围绕语言景观这一新研究法为核心的论文集,其中展示了世界各地的语言景观研究成果以及使用到的不同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语言景观研究主要关注公共空间内语言标牌上的文字及其背后蕴含的意义。本文在国外语言景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新兴的语言景观研究及成熟的公示语方面的相关研究,提出今后可深入拓展的研究方向,并尝试为我国学者进行语言景观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贻 《海外英语》2011,(13):300-301
该文应用当前欧洲学术界主流的语言景观研究法对广州市北京路的非官方语言景观进行历时性研究。通过2008年和2011年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独特的"中文-拉丁双书写体"标牌现象,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三年以来,北京路的语言景观的全球化倾向越趋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聚焦论文摘要英译的人际修辞特征,通过比较语言学论文摘要英译与汉语摘要原文及英语本族语者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和词汇语法特征,分析摘要英译的作者身份建构。在宏观层面,摘要英译作者身份建构明显受到汉语人际修辞规约的影响,高频使用"引入目的""描述方法""陈述结果"三大核心语步凸显作者的"研究者"身份;在微观层面,摘要英译作者身份建构受英语本族语者学术文化传统和实践规约影响,多使用"第一人称自指结构"在语篇中自我呈现,多用"论断动词"凸显作者的"论辩者""阐释者""评论者"身份。可见,摘要英译作者身份建构如同语言使用一般,是不断顺应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及学术社团人际修辞规约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语言景观作为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语言景观也是体现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维度。文章基于对合肥市三河古镇和万达乐园两个代表性旅游景区的实地调研,通过收集语料对语言景观现状特征进行描述,并从英文翻译的角度对标牌上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提出语言景观翻译优化策略,以期为合肥市语言景观建设以及语言景观的翻译规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解力"(叶圣陶语).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的正确培养,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较高语文素质的正确途径.培养语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过程中,语言教育模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包括国家通用语、本民族语和外语.然而,相当部分无原创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而教学质量不高.作者在进行三年多的相关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侗族地区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英语学科入手,结合双语教育理论,提出了"侗汉英"三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语言景观反映着城市的语言生态,关系到城市形象在人们心中的整体构建。连云港市商铺招牌语言景观存在语码取向错误、拼写错误、滥用繁体字等问题。为解决商铺招牌存在的问题,改进连云港市语言景观,学校要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政府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宣传和推广,工商、城管等部门要加强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语用,即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之一,指学生对语言理解、内化、习得后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灵活运用。“语用效能”即为语言文字运用的效率和效果,是学生学习力的外在表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缺乏语言运用的兴趣、信心和方法,呈现出不愿表达、不敢表达、不会表达的状态。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亟待提高,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习作,常常缺乏灵活性、创新性和趣味性,导致出现语言乏味、表述不流畅、言不达意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发现,在商务电子邮件写作中,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数上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出的模糊限制语呈现出过度使用的倾向,副词性模糊限制语缺乏多样性并倾向口语化,缺乏表达可能性的副词性模糊限制语。这些构成了学习者中介语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特征,对国内相关语言研究及其教学有一定参照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际语(interlanguage),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的使用大致分为两种情况:1.母语或第一语言与目的语相混合使用,组成句子表达意思,例如"Ican跳绳verywell"。2.全部使用目的语,却改变句子的正确语序,使用句法错误,但仍能表达意义的句子。例如:Goyouandlookit(你去看看它)。语际语不能被视为错误,它是学生从单语者转变为双语者的过渡现象和暂时现象。它表明学生正在充分发挥他们语言方面的创造力,努力借助第一语言或母语的理解来使用目的语表达有意义的思想。因此,对学生语际语的使用应该多加鼓励。  相似文献   

16.
性别歧视语在英语语言中普遍存在,很久以来也受到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章旨在总结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现象,挖掘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逐渐改善这种性别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双语和多语(包括双方言和多方言)社会中,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之间密切相关。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的调查中发现,语言使用者的汉语普通话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之间呈现出一种极低的负相关。其原因主要在于语言自信心不足和语言使用的主动性缺乏。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解力“(叶圣陶语).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的正确培养,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较高语文素质的正确途径.培养语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歌曲创作的日益繁荣,歌词语言呈现出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景象。各种新的语言现象的不断产生,也带动了歌词语言的创新、但同时,歌词语言中开始出现词类误用等不规范现象。因此,歌词中的词类使用应加以规范,进而提高歌词的语言文字水平,增强歌词语言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孔悠静 《文教资料》2021,(3):50-53,11
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从标牌类属、语言选择、语符转换等角度入手考察语言景观建设现状,并结合高校的教育场域特殊性,剖析隐藏在语言景观背后的意识形态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展示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如何运用语言景观进行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