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结构助词“哩”在平鲁区方言中分布比较广泛,使用频率非常高,是平鲁区方言中有特点的一个词.平鲁方言中的结构助词“哩”同普通话中“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分布与语法意义以及功能对应得非常紧密,而且某些语法功能比普通话结构助词更丰富.  相似文献   

2.
程序副词“很”不是从形容词“很”虚化而来的,而是替代的元代时期新出现的逼词“哏”,从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的角度来看,语法格式“A得很”不是普通话的固有格式,而是来自于江淮官话等方言。  相似文献   

3.
常德方言儿化的分布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德方言属西南官话,和普通话相比,常德方言的儿化范围较小,儿化形式、儿化韵发音等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从“儿化在词类中的分布与作用”这一角度来研究常德(主要是市区武陵区)方言的儿化现象,并通过方言“儿化”与“儿”尾的比较、方言“儿化”与普通话“儿化”的比较探求常德方言儿化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辽市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区的长锦小片,在此方言中有些词形与普通话完全相同,但这些词的意义与普通话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本文选取通辽市方言中常用词语与普通话同形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顾劲松 《河池学院学报》2012,32(4):48-51,55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汉语各方言里都有词尾,但情况不尽相同,方言的个性在这里往往也能得以体现.就宁波方言来看,它的词尾较多,而尤以“头”、“子”尾词最为丰富.“头”、“子”尾词,在普通话和宁波话中都有,但其内部憎形又十分复杂,通过分析比较,可为吴语区人学习普通话词法提供一定的借鉴.《宁波方言中的“头”尾词》一文已发表于《湖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本文专门探讨普通话和宁波话中的“子”尾词.  相似文献   

7.
宝应县河西话是指分布在江淮官话区的来自中原官话区移民所持方言,中原官话没有入声,而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有入声,通过对中古入声字在河西地区的读音变化分析,发现方言岛型河西话出现明显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而非方言岛型河西话则受当地话和普通话共同影响,带有更多当地话的语音特点,发展趋势为混合方言。  相似文献   

8.
南阳属北方方言区,南阳方言中有一些程度词,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语,如具有表示近指与远指意义的“镇”、:“恁”、,具有褒贬色彩意义的“才”、“怪”、“滂”、“血”等。  相似文献   

9.
固原方言属于官话方言中的中原官话秦陇片,在固原方言中,词汇是仅次于语音同普通话具有重大区别的语言要素,具有鲜明的特色.固原方言词汇特点表现在词形,词汇意义,量词重叠,丰富的逆序词以及独特的语气词连用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刘敏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3):55-56,114
德州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其方言属官话方言冀鲁官话区的石济片聊泰小片,与普通话相比,其词缀的使用较为丰富。仅就德州方言中的后缀"巴"进行分析,探讨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保靖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区湘西北片方言。文章从三个方面描述保靖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别,第一词形差别;第二词义差别;第三词源差别。  相似文献   

12.
淮南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华北方言分支淮南次方言区,是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结合地带,因此方言特征比较明显。“来”作为淮南方言中常用的动词与语气词,与普通话相比,有更为丰富的用法。本文以淮南市凤台县的语料为例来探讨“来”在淮南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3.
信阳方言特殊的语法现象论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信阳方言总体上属于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但受下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影响较大,存在许多不同于中原官话和普通话的特殊语法现象,带有某种交融性的特点。本文举例式地分析了“子”尾词、“可”式句和双宾句,从构词和句型两大方面论述信阳方言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4.
郑兴凤 《文教资料》2008,(28):262-265
目前对方言词汇的研究,主要关注与普通话有迥异的词,对于那些和普通话有微别的词,大家很少谈及.本文以东北方言哈阜片的庆安话为例,对比了<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305个动词和庆安话的异同.发现:虽然普通话以东北官话为基础方言,但在一些基本词汇的使用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还是存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5.
临泉方言中“子”尾词较之普通话要丰富得多,本文主要描述了其中一种——指人“子”尾词,重点对指人“子”尾词的构成、特点、语义色彩、文化意蕴和发展趋势进行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荆州市所辖的公安县,在方言分区上属于西南官话区中的荆沙方言区。公安方言,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柴米油盐,与普通话中都有相对应的词语,而且,由于公安处于荆沙方言区内,有古楚文化的历史背景,有许多事物,普通话还没有相应的词,如:侧(卖弄)、得(得意)、化生子、歪歪声、biáng(一只眼失明)、chà(约、邀请),具有很独特的风格和很强的系统性。在语音方面,公安方言与普通话调类很接近,但在调值上,普遍低于普通话的调值,另外,与普通话相比,公安方言  相似文献   

17.
丹阳方言的重叠式名词比与之相邻的北部吴语和江淮官话要丰富得多,有从、AAB、ABB、AABB等格式,各式中又有若干小类。丹阳方言的这些重叠式名词既有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相同的语义特征,也有别于其他方言的构成机制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合肥方言是江淮官话洪巢片的一个重要方言,地处与中原官话搭界的淮西位置,兼有南北方言的某些特点,具有一些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在词汇方面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以普通话词汇为参照,从词汇的语音、构词语素、词的构成方式等方面对合肥方言词汇的一些显著的特点加以分析并探讨其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金沙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虽然其基本特点与普通话一致性较高,但其语音、词汇、语法与普通话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就语音方面的声母看,两者共同的声母有17个,普通话特有的声母有5个,金沙方言特有的声母有3个。金沙方言特有的声母与普通话有比较复杂的对应关系,厘清这种对应关系,对于金沙方言区的人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疆汉语方言含"子"缀词书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方言里语缀“子”和普通话相比要活跃得多,因而新疆汉语方言含“子”缀的词相当发达。本文仅讨论与普通话词形式完全不同的含“子”新疆方言词。这一类词语和普通话差异最大,方言区以外的人很难从形式上理解其意义。我们先逐词诠释词义,再提供正式出版物中的书证,借以展示方言语境下的准确语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