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厢记》演绎了一曲颠覆禁欲主义的颂歌,而且是演绎禁欲主义催生爱情之花的颂歌。禁欲主义的虚妄不攻自破。在强大的爱情面前,在青春的灵动面前,在生命的冲动面前,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教条,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王实甫以谑谐的笔法,对虚妄的禁欲主义进行了否定,对真善美进行了礼赞和讴歌。  相似文献   

2.
爱情作为人类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拥有着永无定律的内涵。川端康成的《雪国》与中国古代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以不同的笔法各自叙写了其不同的虚幻爱情故事,共同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一种超现实的憧憬,却又以其不尽相同的爱情故事,分别演绎了绝望的纯真之爱情与希望的世俗之爱情。  相似文献   

3.
旅美女作家严歌苓善站在中西文化的双重立场上写作,其中代表作《白蛇》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品采用了后现代的片段拼接的写作结构,以中国古代传说“白蛇传”为写作原型,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演绎了一个唯美的同性恋故事,从而完成了爱情对人性和美的拯救。由于文本的特殊性,以文本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也不在少数,但是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其特殊的结构以及神话演绎的文化内涵,反而忽略了其本身的主题意蕴。本文主要从故事背景,同性恋爱情模式以及对人性和美的救赎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其中人物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演绎了一部甜蜜和忧愁并存、高昂和低沉交织的爱情交响乐,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给人们带来了不尽的艺术享受。分析人物的爱情观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作家创造的独特艺术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和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学上的两颗明珠,其代表作《边城》和《倾城之恋》,都是以爱情题材的外衣展现对人性悲剧命题的思索,通过现代视野反观其二种爱情,形式虽然不同,一版乡下爱情神话,一版都市爱情现实,但在悲剧意蕴表达上的深刻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荒凉、冷漠底下的温情--张爱玲散文中爱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里不时透出寒意并不断解构爱情神话、母爱神话、女性神话的张爱玲,在她的散中却留下了爱的意识的踪迹。她描画出来一种苍凉的、凄清的爱情情感体验,她所诉说的亲情之爱是隐在无言语的冷静与眼泪后面。她在叙述女性在男性社会的痛苦和悲凉时,流露出对女性弱势群体的关爱。张爱玲散中的爱的意识是隐在荒凉、冷漠底下的温情。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的华夏人民以幻想的形式对所生活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艺术的解释和描述。是中国文学的胚胎时期,孕育着中国文学的萌芽,也是后世文学创作体制的滥觞。神话的内容很多,也有描写爱情的神话。然而描写最多的、材料最丰富的当属人妖之恋、人仙奇缘这类神话了,可以从侧面很好的解读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隅。  相似文献   

8.
中、希神话善恶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善恶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析其中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进而探究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善恶观。他们各自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间接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原始人类善恶观的发展过程。通过比较发现中、希神话中所折射的各自人们善恶观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牛郎织女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两情相悦、忠贞不渝、专一坚守的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跨越了仙界与人世的重重障碍。关山阻隔,牵牛、织女作为银河两岸爱情的见证,流传千年。希腊神话人神相恋,其实是与人相似的“神”相恋,宙斯、阿波罗、阿佛洛狄忒、阿多尼斯等,在希腊神话中演绎种种爱情传奇,同样是人性美好的天性使然。在诸多情节上有极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所保存的神话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神话文献学价值。商周始祖契与弃诞生的神话传说,最早就分别见之于《诗经》的《商颂·玄鸟》与《大雅·生民》篇中。历来学术界对此二神话虽看法不一,但大都认为它们具有“感生神话”的特色。历来各家学者对《诗经》之“感生神话”主要有三种解释。《毛诗正义》用崇祀高襟信仰的宗教仪式来加以解释,是不可取的。商周始祖的氏族起源神话与图腾崇拜是有可能相联系的。上述“感生神话”都应该是图腾生育信仰的产物。当然,也有认为它是原始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观念反映。  相似文献   

11.
卢长春 《现代语文》2007,(12):51-52
反讽是张爱玲小说鲜明的艺术特点。《倾城之恋》这部小说,主要使用了结构反讽、情境反讽和模式反讽的手段,讲述了一对俗世男女的爱情攻守战,以超然的态度解构了人性的神话,显示了作者独特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神话具有非情节性、片断性和多义性等显著特点,因而不同典籍中的神话材料可相互补正之处甚多。作为我国上古神话材料总汇的《山海经》,其中有诸多的神话材料可补楚辞神话之缺、释楚辞神话之义,甚至可以之探究楚辞神话之原型。同时,我们也可以用《山海经》中神话材料来釐清《楚辞.天问》诸多问题的解答,纠正前人对楚辞的种种错误解释,从而促进对楚辞更加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物欲横流的的大潮中,电影《山楂树之恋》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实际上是人们对往昔耶个纯真年代中纯粹感情的一点怀旧,一点感慨。舍弃了物欲情欲本身,干净的不是爱情本身,是人对爱情的想象,对纯粹爱情的向往。静秋本身是一种诗意化的存在,作为一个清纯的理想存存,反衬了现实中人们“爱”的无节制,实际上她不懂爱的意味。  相似文献   

14.
夏夜总是那般迷人,令无数艺术家神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曾在青春时代创作了喜剧代表作《仲夏夜之梦》,描绘出一个神话王国。受之启发,德国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用一个个音符,将莎士比亚笔下的奇妙仙境演绎出来。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浪漫主义时期的第一部标题性音乐会序曲。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值夏日,时年十七岁的门德尔松和妹妹芳妮在柏林郊外度假。此时的门德尔松,醉心于刚刚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德译本《莎士比亚的喜剧》。其中的《仲夏夜之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张欣对物欲都市中女性的生存和情感体验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情感方面,她通过女性的爱情之殇、友情之殇和亲情之殇揭示世俗化和功利化社会所造成的人性异化和人情的冷漠疏离,在隐含现实批判性的同时,也唤醒人们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珍惜。  相似文献   

16.
《牡丹亭》以奇谲瑰丽之姿,演绎了人间之至情。纵观历史上同类题材,自能发现它的继承和超越之处。同时,明代“心学”思潮的影响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试从“人间爱情的升华”、“离魂模式的借鉴”和“时代思潮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牡丹亭》之“情源”做一番简要的探悉。  相似文献   

17.
于其 《阅读与鉴赏》2007,(11):46-48,79
《孔雀东南飞》所演绎的爱情悲剧,千百年来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人们在扼腕长叹之余,也在思考:是什么原因酿成了这一悲剧呢?对此,我们以为,关键是焦氏门庭内部所潜伏着的三重隐患:  相似文献   

18.
自神话问世以来,一直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世界各民族后世文学创作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神话起源于人类的幼年时期,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初民意识,各国神话有着很大的相似和差异。本文拟以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为例,分别从神话中系统、主题、情节、语言几方面进行探讨。 神的系统与非系统 希腊神话引起人们注意的,首先是它的系统性。即几乎所有的希腊神话都和万神之主宙斯有关,并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神的系统。 最早的希腊神话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的恐惧和原始人的图腾观念,“牛眼睛的赫拉”。“猫头鹰的雅典娜”都留有图腾崇拜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闫彩霞 《考试周刊》2008,(24):207-208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用挚热的感情唱出一曲曲爱的赞歌.尽管我们都衷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文学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凄恻哀婉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粱山伯与祝英台>作为流传久远的两部爱情悲剧,一部出自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之手,一部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学四大悲剧,二者以其独特的魅力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当我们细读这两部享誉世界文苑的悲剧经典之时,即可欣赏其中的绝唱与神话.  相似文献   

20.
靳惠玲 《英语辅导》2008,(3):148-150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流传久远的两部爱情悲剧,一部出自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之手,一部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学四大悲剧,分别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生根并开枝散叶,以它们独特的魅力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当我们仔细考虑中西这两部享誉世界文苑的悲剧之时,即可欣赏其中的绝唱与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