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学"义的"读"与各种名词结合的能力很强,表示的语义关系也是多种多样,有表示处所、目的、受事、时间的,也有表示等同等各种语义关系的.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与读研究生同属一个顺序义场.但实际上语义关系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结构对称语义不对称的"大+名"与"小+名"构成非对称性配对"大/小+名"结构,该结构相对于对称性配对结构而言是非典型现象,有其特定的成立条件。条件之一是"大/小"在量的属性上从表示量的幅度引发出表示量的端点;条件之二是"大/小"分别以客观量度义和主观评价义与名词搭配,或均以主观评价义与名词搭配。当"大/小"修饰称谓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等带有极端等级性特征的名词时,产生主观评价义。揭示非对称性配对"大/小+名"结构的准入条件,有助于深化汉语核心形容词"大/小"的语义研究。  相似文献   

3.
卓静 《考试周刊》2012,(1):30-32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英汉语都有复数名词作定语的现象,其中英语复数名词定语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汉语在强调复数概念与中心词正确搭配等方面的原因与英语有相似之处。英语复数名词定语的语义特征表现在限制中心语和描述所属关系。汉语复数名词定语的语义特征表现在限制、描述中心语的特征、性质和范围。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复数名词定语还可以通过夸大的方法来修饰中心语名词,也可通过添加复数名词定语使得中心语在人们概念中的范围最大化,本文称后者为"泛范围修饰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的发展史上,助词"等"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列举,二是表示复数。表示列举的"等"可以附着于单项或多项的专有名词、普通名词之后,表示择类举例、列举未尽、列举已尽三种关系,多作中心语,少作修饰语。表示复数的"等"只能附着于单项的代词、表示尊称与谦称的名词、普通名词之后,表示具有内在联系的群体间的同类聚合关系或者相互之间彼此对等的同类聚合关系,多作中心语,少作修饰语。助词"等"表示列举的用法早于表示复数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三音节名词的强势结构为"2+1"偏正式。该类型三音节名词的中心语为单音节名词(名词性语素),概念层级上多为基本层次范畴,构词能力强,义项单一,可以批量产生出下位词。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存在一些比较能产的语义关系,共包括7大类,11小类。受到语义关系的影响,该类型三音节词的释义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定的释义语言。  相似文献   

6.
偏正复合词作为从语法结构上对汉语词汇的分类,其内部成员之间语义关系丰富多样,以中心语为核心,探讨名词性和动词性中心语的偏正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从共时的语义凸显和历时的词汇化角度解释不同语义关系形成的原因,成为对汉语偏正复合词进一步认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两个或三个单音形容词作定语时的深层语义指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合指中心语,表示同一事物具有两种或三种属性;析指中心语,表示同一事物的两个或三个次范畴.由于这两种类型定语内部单音形容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其定语的先后顺序也受不同因素制约合指定语按认知规律排序,析指定语则按充分属性和必要属性前置、积极义前置、程级降幂和降调规则排序.  相似文献   

8.
"颗"、"粒"、"枚"三个个体物量词在语义和用法上有同有异,它们既可以修饰限定相同的名词,又分别与不同的名词搭配,有区别事物大小、形状的功用.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分析、辨别这三个近义量词的语义特点并探寻它们与名词搭配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定语的语义指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语言结构是封闭的,而其使用系统是开放的、所以难免出现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相悖的情况,定语在结构上是修饰中心语的,语义上却不一定如此,以中心语为此照,定语的语义有同指、异指和兼指的分别。其中异指类是语义、句法整合的结果,异指性定语一般由可感性词语充当,中心语通常是名词性的,这类定语的语义可概括为静态结果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型音体美专业主题写作语料库,名词为中心语的搭配结构错误可分为名字中心语错误和修饰语错误两大类。中英语法层面和语义层面的差异是造成这一错误的深层认知原因。英语教师应针对以上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启发学生利用英文的语义表达习惯和特殊语法结构进行名词词组修饰,以减少此类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巴掌大"是一种拟估式模糊量短语,在语义表达上具有三种主观性的语用义,分别是夸大估(估大量)、缩小估(估小量)和据实估(估实量)。在语义平面,由于形容词本身具有描述性而非指称性的语义特征,再加上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表义模糊性,使得"巴掌大"这样的短语具有模糊性的语义特征。在语用平面,由于该类短语中表示"小物"的名词和表示"大"的形容词在语义上具有极大的反差,使得该短语在语义表达上具有极强的主观计算性,从而导致该短语整体上呈现出清晰而非模糊的主观语用义,产生了较好的语用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英语的集体群名词与汉语的不定量集体量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就语义而言,二者都具有"群体"义;但二者区别更多,英语的集体群名词要远比汉语的不定量集体量词复杂。其复杂性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就语义而言,英语众多的集体群名词可修饰名词的范围大小不一,有些搭配范围广,有些搭配范围窄。除了表示"群体"之外,还兼有指示群体数量、动作、处所和褒贬等的区别;群体数量有大小之别,群体动作有动静之变,群体方所有陆地与海洋等的区别,群体色彩有褒贬差异。2.就语法而言,英语的集体群名词有单数与复数的不同。3.就语体而言,英语的集体群名词也有标准说法与非标准说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从隐现和替换看“关于”、“对于”的语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震 《中国语文》2012,(2):139-148,192
"关于"、"对于"的隐现是由话题句内部话题和述题之间的语义关系决定的,当话题和述题之间语义关系密切时,"关于"、"对于"倾向于不使用,当语义关系不明确时,二者必须使用。"关于"、"对于"的替换由述题中的动词和名词性成分的语义小类决定,"关于"倾向与言说动词、内容义名词、言说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对于"倾向与心理动词、心理名词及心理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当述题中的动词或名词兼有言说义和心理义时,二者可以互换。  相似文献   

14.
最新的生成语法观点认为语言中的移位包括中心语移位和短语移位两类,前者是受词缀的诱发,而后者是受语义因素的诱发。本文重在讨论名词性短语内部的这两种移位,即名词移位与名词短语移位,认为前者的动因与“们”有关,而后者与语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某些名词具有了陈述义,在功能和范畴上发生了游移。决定名词范畴游移的本质动因是名词的语义基础和人们的认知心理,名词语义具有动态性,常含有一定的动作义和附属义,这是名词功能游移的内在理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名词事物义向动作义、性质义转换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程度副词+名词"这种现象开始流行起来,本文结合大量的语料实例考察该结构中名词的类型、语义特征和语义条件限制。主要内容为:第一,概括"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类型。将出现在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划分为抽象名词、指人名词、指物名词和专有名词四种。第二,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的语义特征。对于词义,做了两个层次的划分:名物义与性状义。第三,从名物义和性状义的角度来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名词的语义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17.
定语形容词的语用充实研究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当定语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在逻辑和语义上相悖时,主体说话人要进行以语境为依托的符合逻辑和语义的语用充实。基于语言变异的语用顺应理论,以定中结构中定语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探索定语形容词逆向修饰的方向确定,以及语用充实机制的构成及其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义基础;现代汉语中名词与副词的组合体现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和意义建构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不能由的字词组的形成而推断字词组是带“”的定语隐去中心语的结果。虽然《诗经》等古籍中有几十个“”用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但如“近祸”与“远(祸)”一类的例句极少。而从误义场观察,“”字后面通常能需要“中心语”。对《书》、《易》、《诗》的调查,也不能说明字词组如何形成。只有根据字词组的特殊的结构关系得出结论:“”是助词,结构助词,贯穿结构助词;凡能修饰名词的词语与“”结合,就形成字词组。它满足了语法和语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89-192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628个含有比喻义的名词。表示具体物、生物、抽象事物、时空的名词分别占45.5%、25%、22%和7.5%。名词的比喻义和基本义之间的语义关系有16种。比喻义和基本义之间的语义距离有五种情况,这五类分别占总数的65%、23.9%、8%、2.5%和0.6%。距离越近,数量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