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考场作文中有许多优秀篇章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它具有简洁明快、形象鲜明的特点,因此被誉为"裁云织锦的艺术"。一、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来源于法语"Montage",本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后来被移用到电影中。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为表现电影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片。其要素是主题、镜头、剪辑、组合。作文中运用蒙太奇手法指的是根据主题需要,选取形象鲜明的有画面感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成文的结构手法。它有四个基本要素:主题、画面、剪  相似文献   

2.
郑秋萍 《文教资料》2007,(33):46-47
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他的名作《在地铁站》堪称意象叠加手法运用的典范。诗人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充分揭示了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以及感情与思想交融的主题,收到了"理智和感情瞬间的复合体"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威廉·杰拉尔德·戈尔丁在其代表作<蝇王>中使用大量象征手法来表现"人心黑暗"这一主题.他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邪恶的,所以对人生抱着悲观态度.戈尔丁运用的象征手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个体象征和整体象征.个体象征形象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圣经故事,以及西方古典文学作品;整体象征形象也就是通过上下文获得象征意义的形象.这两类象征手法交替运用,起了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达到了神秘性与现实性并存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美琴 《考试周刊》2008,(12):23-24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饮誉世界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他通过其小说的主题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爱与恨,同时,他运用了一些现代主义写作手法来表达这些主题.本文对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写作手法"意识流"、"多角度叙述"和"象征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反映出福克纳在南方文艺复兴中取得的高度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饶玲芳 《考试周刊》2014,(57):51-52
反讽是西方文论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中,反讽的艺术手法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各版中学语文教材中,也选取了许多反讽名篇。有效运用反讽手法,对于塑造作品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反讽的概念及其作用,探讨反讽手法在中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在短篇小说《八骏图》中以"性爱与文化生命力"作为主题和审美对象,在书写女性身体符号、刻画都市萎靡生命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隐喻、反讽等手法,使文本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赋格曲     
Fuga(拉)又名"遁走曲"。名称取拉丁文的音译。复调音乐曲式之一。主题是一个单音旋律,简洁、鲜明、突出,富有表现能力。赋格即运用模仿对位的手法,将主题在几个声部中同时展开,造成曲  相似文献   

8.
陌生化手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对于译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成功再现陌生化手法的译文比只传意而不传神的译文更能准确传达原作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的经典短篇《孔乙己》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之一,小说通过对孔乙己人生际遇的叙写,塑造了一个寒碜破败、潦倒穷困的旧知识分子形象,给接受者呈现出深刻而又多元的主题意义。就整篇小说的艺术手法而言,作者白描手法的娴熟运用,对于全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和价值。白描原属中国古代绘画手法之一,亦称"白画",后用来指称写作技法,是"用朴素、洗练的笔法,勾勒对象的特征"(《现代文章写作教程》)。鲁迅先生在《作文秘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以象征的手法探讨了人性这一普遍理念.此书的名物、景物和情节蕴含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揭示该书的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对比手法倍受青睐。通过对比可升华主题、完善形象、拓展内容、阐明道理。赏析运用对比手法,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蒙和白先勇是中国海峡两岸率先采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都因对意识流手法的创造性采用而具有"现代主义"色彩,同时又在小说的结构、情节以及人物塑造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共同突出了"传统"的根基作用,意识流文学也因为传统与现代的较好融合而顺利实现了东方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故乡的小河     
本文情景交融,如诗如画,将刚刚讲的"五招"作文绝学运用得可谓是得心应手,不露痕迹。一、开头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故乡小河的质朴和恬美。二、第二自然段从细节入手,描绘河中美景,观察仔细,其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三、第三自然段从回忆入手,写小河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语言俏皮,读来让人会心一笑。四、结尾升华主题,写出对小河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4.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诗歌的代表作,在诗歌情境、主题内容、意象选择、角色安排、诗歌基调、诗歌背景等方面均包含了对比的手法,众多对比因素的运用使这首诗歌成为一个由多重对比交叉、重叠构成的复合体,使有限的语言素材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扩展性,从而使诗歌具有更大的艺术张力,堪称中国现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5.
葛灵知 《海外英语》2011,(10):257-258
《仁慈》是著名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九部作品,它与《宠儿》有着明显的互文关系。该文试图借用朱莉雅·克里丝蒂娃的互文性理论来分析这两个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通过剖析小说的情节与角色构建、主题意象以及其运用的写作手法,探讨这种互文手法对于理解小说主题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就主题而论,《黑暗的心脏》具有不同的解读。首先,它是对欧洲殖民主义本质的困惑审视。进而,它揭示文明与野蛮的对立。最后,小说在更深的层面上探询了人性的善恶冲突。通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这些主题得以完美而深刻的展现。  相似文献   

17.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中唐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地运用了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的《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四首诗歌,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18.
余华在写作中特别擅长使用各种叙事手法,他很多的叙事手法都是自创的,运用的最为驾轻就熟的就是重复叙事的手法。重复叙事不但是细节的重要构成,还是小说的主要结构,重复叙事使作品透露出无尽的意蕴:深邃的主题和形式的审美。《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余华最典型的重复叙事代表作。本文从《许三观卖血记》重复的主题、重复的细节以及重复的对白等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余华对重复叙事的运用,探讨重复叙事的手法给小说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信息全球化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如何把握时政热点?如何了解各国大事?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新闻标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从"特点"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日语新闻标题如何运用各种手法展现标题特色,吸引读者眼球。  相似文献   

20.
"意识流"小说是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本文以"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主题。探讨和总结其艺术手法,无论对于指导读者的鉴赏还是作家的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