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尴尬处境加剧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课程性质决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行性。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发力。在国家层面,要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教学改革政策体系;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在高校层面,要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在教师层面,要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立足大学语文的课程特征,将情感渲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冯敏 《文教资料》2013,(1):24-26
文章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困境,提出应明确树立"大学语文课程群"的观念,形成课程的体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教学团队,注重个性化教学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遭遇要求形式化、地位边缘化、教材混乱化。为解决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从国家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要求、高校要积极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教育部要统筹规划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只能进一步加强,不可忽视、削弱;大学生的语文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应成为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程自身则不能安于现状,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大学语文要姓“语”,要“行大”,贯彻“文本本位”和“语文本位”;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应推荐选用高水平的教材,探索改革考试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以通识课程为载体的通识教育对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法律职业道德和思维能力,锻炼其健康体魄有重要价值,因此法律卓越人才培养必须给予通识课程应有的重视。而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传统通识必修课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应增设创新能力培养类通识必修课,特色类通识必修课不宜过多,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各高校应建立通识选修课课程群,并指导学生选修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6.
提升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仅要抓好专业技能,同时也应提升其人文素质,建议从提升交通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构建模块化大学语文教材,突出人文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在内容设计上,应有应用写作、实用口才、文学欣赏、行业文化等模块。如此方能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现代交通人才。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养是文科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对"人"的关注,课程目标要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培养,课程内容要追求经典、高雅和具有理想的文字作品。在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中,应凝练课程教育理念,丰富学生职业化的文化内涵;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契合时代形成共鸣;教师主导,深度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学生为主题,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地域文化构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结合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增设地域文化类选修课程,形成以大学语文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群,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和创新,也是地方高校"传承文化,服务地方"的高校社会职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新课标下开展大学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采取的策略,应遵循的原则、应采用的制作方法及要求等方面,并结合大学语文的一些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强调新课标下正确开展大学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直接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充分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和教育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大学语文》人文思想和精神的独特功能,以实现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职类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与学生的专业特色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从课程定位、教学思路、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手段、考试模式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化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是高专各专业的公共课程,《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和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完美地落实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明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高专教育特点,实施适应学生心理、课程结构和时代要求的教学创新,是每个高专《大学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高专《大学语文》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课程定位,探索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综合知识归纳记忆法刘德璋学习《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时,细心者会发现,该课程知识点多而且散,有的知识在不同的课文中都存在,有的课文作者和另一篇或几篇的课文作者有某一共同点。我们要善于把不同课文中的同类知识综合在一起。这就像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一...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提高素质,还要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学语文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社会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要承负起这样的重担就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从大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实施教改的内容和方法上,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模式,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邵之茜 《成人教育》2006,(11):91-91
如何提高大学语文在成人高等院校本、专科教育中的地位,加快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以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潜在功能?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现状,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将大学语文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在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自身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今教育发展形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今天,沿海区域高校尤其涉海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应确立提升海洋意识、推广海洋文化教育的教学宗旨,丰富以海洋文化为主线和中轴且与现代人文教育紧密融合的教学资源,建立科学的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应搭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社会实践为辅的海洋文化教学平台,利用独特的课程优势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海洋文明,同时达到大学语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要提升高职学生语文素养,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仍是重要举措。大学语文课程不但不可用其他课程替代,且要发挥好它的主渠道作用。只有从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评价等多方位的大学语文教学创新,才能改变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学生语文素质培育的弊端,开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开放生动的面貌。同时,通过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更好地促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8.
现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该课程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当代大学生,无论任何专业,都要具备语言文学基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员应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以提升《大学语文》的价值和地位,让该门课程真正起到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也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很不一样。不是谁辅助谁了,而是二者要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大学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大学语文教学紧密融会在一起的,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整合",是一场面向未来而又立足于现在的教学改革。它不是简单盲目地否定以往语文教学中的经验,而是力求把大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该做却难以做好的事情真正做好,是让过去一切宝贵成果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并真正实现共享。  相似文献   

20.
把大学语文戏称为"高四语文",一方面说明对大学语文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应从大学语文自身找原因,需要学界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要弄清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本文对高职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课程性质进行系统比较,希望高职大学语文教师明确课程定位,避免落入"高四语文"的窠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高"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