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来彩 《小读者》2013,(4):35-35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分别是以色列与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以色列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每年人均读书更是达68本之多。  相似文献   

2.
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世界。世界最爱读书的两个国家,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孩子对书产生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  相似文献   

3.
来彩 《良师》2011,(9):50-51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 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强国     
薛来彩 《课外阅读》2012,(10):34-35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  相似文献   

5.
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一个人不爱读书,这个人会愚昧无知;一个民族不爱读书,这个民族是可怕的,是没有希望的。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tian)《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  相似文献   

6.
薛彩 《高中生》2012,(16):44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人,另一个是匈牙利人。以色列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有近70本。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孩子对书产生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  相似文献   

7.
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有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办有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借书证的就有100万人。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8.
《当代职校生》2006,(12):6-8
前些时日,有关部门公布的第四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另外。又有消息称。犹太人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民族。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64本。两相对照。我们真是要羞愧死了。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而且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谈谈认识。1.培养"读"的习惯"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世界上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以色列,其中最善读书的是该国的犹太人,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当然,他们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迄今诺奖获得者已有8个,是书给他们带来了智慧,是读书给  相似文献   

10.
学习,以应对考试;读书,应是生活的必需.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作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将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标合成一个复合指数)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国家.以色列有  相似文献   

11.
微言     
《八小时以外》2012,(6):12-13
正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读书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人均64本。中国扣除教科书,人均不到一本。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说:"我们说现在的孩子是聪明的一代,但只注重学业,正在使他们丧失更多能力,就有可能成为愚蠢的一代。"  相似文献   

12.
阅读兴国     
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它就是以色列。一个中东弹丸小国可以迅速在科技、军事、经济上立足世界,与他们的"科教兴国"战略不无关联。以色列人敬重书。对于读书,犹太人是作为一种神圣的宗教义务来履行的。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这句话出自《圣经》,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  相似文献   

13.
有资料表明,中国人年均读书只有0.7本,与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相比,我们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同样,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也不容乐观。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犹太人的家庭里,学问受到高度的重视。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刊物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些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孩子从  相似文献   

15.
<正>有资料表明,中国人年均读书只有0.7本,与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相比,我们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同样,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也不容乐观。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毫无疑问,阅读会让人获得智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论断被各种媒体反复引用,说它令我们感到振聋发聩甚至痛心疾首,并不为过。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国当真已经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了吗?有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这是我  相似文献   

17.
曾看过一句话,深受触动:"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然而,据调查,包括教科书在内,中国人均每年读书只有5本,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现象令人忧心。如何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成了我接任新一届学生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王春 《考试周刊》2014,(58):160-160
正现今社会,随着网络、电视的冲击,读书形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视觉的冲击,而忽略文字对我们的影响。而要真正学到知识,应该以阅读为主渠道。据统计:"中国人均读书4.3本(包括网络文学和教科书),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大人不爱读书,孩子也不爱读书,不读书何谈进步呢?凡是集大成者无不以读书为先,用书武装自己,  相似文献   

19.
贺灵 《教师》2014,(16):34-34
正书籍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桥梁,知书则达礼,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犹太人更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不论在人均购书量、读书量,还是出版量上,都名列世界前茅。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把读书当成习惯。然而在我国,很多父母并没有特别关注孩子的阅读,因此,很多孩子对阅读兴趣不大,更不用说养成阅读的习惯了。我一直认为,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阅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础,因此,我把营造书香氛围作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我们班现在大部分孩子都喜欢上了阅读,我主要做了四件事:  相似文献   

20.
袁新文 《教育文汇》2013,(12):20-20
最近两条与读书有关的新闻颇引人关注。其一,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7.O%,比2011年有所下降,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也较2011年有所降低。其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如此算来,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