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材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以前教师教学时对于教材过于生搬硬套,并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组织课程,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改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学习和探讨"以生为本,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育课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 ,在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方面仍然存在着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等种种弊端,这对于教师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高极其不利.因此,本文建议树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灵魂,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构建"真实、多元的、学习者参与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情意的培养及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陶钧 《考试周刊》2011,(45):140-141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通过这几年计算机实训课程的教学,作者发现实训课程的评价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在实训课程中,教师起的作用都是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操作,所以有的教师就以指导来代替评价。那么实训课程究竟还要不要评价?如何评价?怎么评价?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而教材评价是教师的重要职业活动。本研究调查和分析广西高中英语教师对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评价以及不同教师群体对教材的评价差异,并建议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优化教材使用策略,提高自身评价教材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评价是推动学生积极投入到小学美术学习活动之中,切实获取高质量美术教学效果的重要突破口。以"教师评价"及"学生自评"这两个方面为讨论切入点,就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Blog辅助“DV作品创作”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行动研究法探索和总结了利用Blog辅助"DV作品创作"课程教学的方法和经验。75位二年级本科生参与了本研究,笔者用访谈法收集了有关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意见的质性研究数据,并使用质性数据分析软件ATLAS.ti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log的引入在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小组间的了解以及促进学生反思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可为教育技术和新闻传播类专业影像作品创作类课程提供教学实践经验参考,同时也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7.
蒙语授课教师对蒙文版新课程教材评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民族地区教材的选用问题一直是个难点.内蒙古自治区蒙语授课学校2002年开始采用由人教社版教材翻译过来的蒙文版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采自自治区各实验区的166名蒙语授课教师教材使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蒙古族教师对人教社蒙文版教材认同度不高,各维度平均数均没有超过理论中数,其中评价最高的是"思想文化性",最低的是"实践适应性".(2)蒙文版新课程教材在学科分类上的认同度也偏低,"教学适应性"、"实践适应性"和"编写水平"3个维度上均低于50%.(3)师范院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只在"编写水平"这一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即师范院校教师认同低于中小学教师.(4)教师的教龄对教材评价结果影响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只达到边缘显著水平,在"思想文化性"和"实践适应性"方面,新教师高于熟练教师;"教学适应性"方面熟练教师高于专家教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学生视角,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有效教学生态评价体系和ETEMI模型。以吉首大学旅行社管理课程为例,研究发现该课程有效教学生态总体评价一般。准则层中,教师因子评价为好,学生因子和环境因子为一般。在课程教学中,建议坚持"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专业和课程兴趣,借鉴MOOC教学模式,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条件,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多元智力的视角反思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现状,从多元智力理论的危机反思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设置存在的不足,从对多元智力的误解反思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脱离实际的现状,从教师对学生个体智力的正确理解及教师教学日志等形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不足反思了"技术"和"能力"两方面对学生智力评价的失衡。最后,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基于项目学习方法和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测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好几年,新课程赋予信息技术课程不同的地位,也带来了不同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重视教材而不唯教材,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利用网络,拓展视野,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出多元的评价,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