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民主党派继续与中国共产党竭诚合作,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并逐步克服自身的弱点,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推翻反动派统治、建立新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民主党派继续与中国共产党竭诚合作,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并逐步克服自身的弱点,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推翻反动派统治、建立新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展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密切合作历史的必然结果我国现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台盟等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亲密合作已有几十年历史。各民主党派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陆续成立时起,就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同共产党一起,共同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而斗争。抗战胜利后,他们又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拒绝参加伪国大和反动政府。爱国民主人士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倒蒋介石独裁统治,中国才有出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民主党派中的绝大多数都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其原因可归结为:当时的中国不存在走所谓第三条路线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以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实施,极大地吸引了民主党派;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的倒行逆施以及对民主党派的政治迫害,使其更加靠近中国共产党;而民主党派的自我觉醒,是其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我们党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时期同我们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党还要同所有的爱国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长期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也不同于欧美资产阶级各国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它具有自己的特点。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或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主党派坚持全国民主的基本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有很多共同点,因而早与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政策,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密切合作。全面内战爆发后,民主党派又和共产党站在一起,拒绝参加伪国大,拒绝承认伪宪法。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国民党对民主党派施加暴力迫害,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1949年9月,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共同纲领的制定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美蒋反动派不顾全中国人民的反对,蓄谋发动反革命的内战,要消灭抗日有功的我人民军队,继续维持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法西斯独裁专政,把中国引向黑暗.毛泽东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提出我党我军要“依靠人民”打败美蒋反动派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主党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能磨灭的贡献。各民主党派充分利用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呼吁改革政治,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并提出各项主张.从而促进了国共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从而推动了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学习提示本单元讲述了 1945年 8月抗日战争胜利到 1949年 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基本特征是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的过程 ,也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过程、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在全国确立的过程。 1945年 8月至 1946年 6月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进行了不懈地努力。 1946年 6月全面内战爆发 ,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主力决战、渡江战役、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 ,到 195 0夏 ,祖国大陆解…  相似文献   

10.
本章教材按教学计划规定教授一课时。但教材份量较重,头绪较多,教授时必须抓住重点。本课教材重点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方针和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和反对内战的革命方针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八年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渴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提出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1.
《全面内战的爆发》介绍了我国抗日胜利后到全面内战爆发的历史。抓住抗战胜利后中国历史的重要特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分析本节教材的关键。  一、抓住阶段特征是处理好教材的关键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全面内战爆发(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是一个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突出的特征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和”与“战”是斗争的焦点,政治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斗争的实质则是“建什么国”的问题。  从国际上看,二战胜利后,民主同反民主之争也是国际形势的重要特点。二战胜利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先生始终坚持抗战救国立场,组织南洋华侨输财出力,支援祖国抗日救亡运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投降、分裂;反对国民党蒋介石假抗日真内战,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援助解放区军民抗战,表现了凛然的民族气节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为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50年前,一场轰轰烈的反内战、争和平的民主运动在昆明爆发,四位勇士在这场民主运动中光荣捐躯。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历了长期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迫切渴望和平与民主,但国民党政府却倒行逆施,积极准备内战,实行专制独裁。顿时,内战的乌云笼罩着祖国的上空。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和平,另一方面领导全国人民坚决反  相似文献   

14.
●阶段特征抗战胜利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基本解决,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的阶级关系及其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民主力量壮大,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独占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消灭人民武装力量。然而,战后初期,内战并未立即爆发。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是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而斗争的焦点则在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凭借其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先后占领了一些解放区。解放区军民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掀起高潮,形成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第二条战线。经过一年的防御作战,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同时,各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继续发展。民主党派在政治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一面假倡“和谈”,进行政治欺骗,一面积极准备内战,妄图用武力消灭以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为战胜蒋介石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从军事上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在政治上建立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充分运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最终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本文试就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特征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号召和影响下,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为反对国民党奉行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行径,于1943年3月,由抗敌后援会甘肃分会主任孙寿名发起,联络陕、甘、宁、青等省进步青年数十人,在平凉成立了“西北青年抗日民主促进会”(“西青会”),直属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领导。以“主张民主,反对独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为宗旨。会员分散在各自工作或居住地进行秘密活动,具体任务是联络吸收编余军人及进步青年,打入敌军或地方武装、地方政府中去,进行抗日反蒋民主宣传和掌握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民主党派,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主张抗日、团结、民主,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为救亡图存,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各自都不同程度地作出了贡献。认真总结这时期各民主党派的历史贡献及其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经验,对于当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促进和平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方局在西南地区不失时机地领导人民进行反内战反独裁的群众运动,以配合中国共产党中央同国民党进行政治谈判的斗争。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一日,在昆明爆发威震敌胆的“一二·一”运动,就是在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正确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斗争策略,巩固和发展了“一二·一”运动的胜利成果。为解放战争时期开辟第二条战线,吹响了第一声号角,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二·一”运动,是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发展起来的一次爱国学生运动。它吹响了反内战、争民主的号角,揭露了蒋介石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政策;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锻炼了中国学生运动的一批骨干,为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和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二·一”运动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勇于革命实践、深入社会生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青年学生及各阶层人民反对美蒋反动派的斗争。1947年5月,上海学生掀起的这场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学生运动。这场运动的背景是蒋介石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坚持推行独裁内战的方针,一方面发动内战,大力进攻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区;另一方面推行反动独裁统治,强力压制、打击、迫害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所以学生把反内战和反迫害作为与国民党政府斗争的目标和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