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众传媒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大众传媒,其某些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大众传媒的受众,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宣传对象。以上因素对党的媒介形象展现共同构成了相应的制约。执政党在展现自身媒介形象的过程中,不能不认真考虑上述诸项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危机是指"危及个体或组织利益、形象、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故与事件."[1]因此,处理和化解危机事件历来是组织形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政府的"媒介形象"则是指"政府通过大众传媒所展示和传播的形象.它是由政府的现实形象转化而来的.政府的现实形象是其媒介形象展现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政府的媒介形象展现首先与它自身的现实形象有关,同时也与大众传媒的报道方式、传播方式有关,与社会公众的接受与认同有关."[2]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现实形象是其媒介形象展现的基础和依据.但对社会公众而言,很多时候,政府的"媒介形象"就等同于其"现实形象".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媒介形象是在大众传媒信息传播中形成的,它主要是生产者对公共政策认知结果,并对公众建立公共政策认同感、维护社会稳定及树立政府形象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政策制定程序的合理性和制定者的公信力、执行者素质和效能等方面是影响公共政策媒介形象的内在因素;适度的信息传播量、媒介报道框架、媒介类型和公众原有立场倾向是影响公共政策媒介形象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对典型形象的宣传报道对人们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意义重大。当前,大众传媒中的典型形象既有健康的正面形象,也有不健康的负面形象。大众传媒应充分利用其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大力宣传报道健康、正面的典型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培养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对典型形象的宣传报道对人们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意义重大。当前,大众传媒中的典型形象既有健康的正面形象,也有不健康的负面形象。大众传媒应充分利用其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大力宣传报道健康、正面的典型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培养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校形象就是高校品牌,良好的形象对高校来说至关重要.高校形象的塑造取决于高校信息的有效传播,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在高校形象塑造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以高校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为基点,用传播学视角分析大众传媒的双面影响,进而就高校形象塑造提出了及时准确地塑造与传播形象、有效发挥校园大众传媒的优势、合理利用校外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以及充分与社会大众传媒良性互动的大众传播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是指女大学生群体通过媒介传播所呈现的公开形象。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行为受三种意义的现实影响:一是个体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现实),三是人们自己头脑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在现实社会里,社会公众对女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客观现实的认知在很大  相似文献   

8.
丁义浩 《青年记者》2016,(35):123-124
大学形象从广义角度讲包括原始形象和媒介形象.原始形象指大学在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媒介形象指大学在媒介传播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在原始形象与媒介形象中,原始形象是大学形象存在的根据,媒介形象是展现原始形象的重要依托,是社会公众认知大学形象的重要渠道.从狭义角度来说,媒介形象是大学形象的符号化和社会体征.媒介在大学形象塑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媒介形态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媒介形象塑造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形象、塑造形象成为当前大学形象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理论逐渐形成。媒介和女性主义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大众传媒与女性主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媒介通过其传播内容间接地表达对女性的观点,而女性在媒介中的形象、媒介女性、女性受众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方因素的影响,隐蔽地呈现出边缘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政府行为 对政府行为的解释=政府形象传播"这一框架,优化与完善政府形象,一是政府通过调整和修正自身行为,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和绩效,进一步加固、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已有的良好形象;二是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大众传媒,强化对社会公众的有效信息传播,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在公众中建构符合客观实际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1.
电影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构国家形象的目的是承担在国际上从正面或侧面的宣传中国的正确形象,与此同时展现了中国当下的实力以及发展水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众传媒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进而也是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而电影是其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国国产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国家形象"的媒介方式,同时也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李勤 《新闻导刊》2004,(2):32-33
“形象”一词的本意,是指人和物的外观和形体而言。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我们所讲的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个媒介组织、个人或某件新闻作品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其中处于新闻报道第一线的记的自身形象是组织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塑造自身形象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胡婷婷 《新闻界》2000,(6):62-63
反映和引导舆论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大范围的舆论的形成、发展和消失往往是公众受到引导的结果。“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所谓新闻舆论,是通过新闻传媒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①在社会公众和国际、国内发生的种种事件之间,大众传媒成为一种中介系统,“大众传媒处于形成社会舆论的中心位置。”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报刊视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机关。”将报刊比喻为舆论的纸币,“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形象地说明了大众媒介作为社会舆论的载体的重要功能,以及新闻舆论同社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媒进入市场,媒介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媒成为市场的主体,传媒的商业化成了现实的生存方式,传媒公共关系则是指传媒与其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的全部关系的总和.为了使社会公众理解和认识传媒的经营方针、经营策略,传媒应有计划地开展公关传播活动,使传媒与社会公众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树立传媒形象,提高传媒知名度[1].公共关系的特点是不以直接的短期促销为目标,而是通过公共关系活动使潜在购买者对传媒及其产品产生好感和信任.  相似文献   

15.
传媒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晨 《传媒观察》2008,(3):33-3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犹如空气和水一样渗透进入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而然,领导者的政治和公共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影响。由此,领导者的形象与大众传媒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领导者媒介形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和评价。良好的领导者媒介形象塑造对于树立领导者自身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郭学文 《青年记者》2012,(32):17-18
研究背景现代传播学认为:大众传媒对于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促成了公众对于城市的形象认知,从而具备了建构城市形象的功能。"媒介时代的城市形象可以分为客观形象、媒介形象和公众形象。城市的客观形象是城市‘公众形象’的起点,也是媒介呈现城市的原材料。城市的‘媒介形象’较大程度影响了城市的‘公众形象’。"①也就是说,在媒介社会中,城市的媒介形象取代了客观形象,成为影响社会大众对城市做出认知和判断的形象符号。传播学中的城市形象研究就此展开,通过研究城市的媒介形象来分析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学形象需要借助多种媒介在社会公众之间进行传播,传播的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文化信息和办学质量信息等。全面准确地了解大学的标识性信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并促进大学形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刘刚 《新闻爱好者》2011,(14):36-37
大学形象需要借助多种媒介在社会公众之间进行传播,传播的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文化信息和办学质量信息等。全面准确地了解大学的标识性信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并促进大学形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大众媒介传播的行业制度不规范,使一些不规范的资讯信号流入社会各个角落。一些负面因素给儿童造成了负面影响。鉴于此,就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儿童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大众传媒内容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社会交往,以及学习和娱乐生活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活动。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对大众传媒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的论述,分析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中传媒应该发挥的功能和现实不足,并从信息传播角度探索如何完善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