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央视新闻评论发展现状,作者提出央视新闻评论发展空间的拓展策略在于强化央视决策层的创新意识、保证央视新闻评论 栏目拥有高素质记者与主持人、推进央视新闻评论员制度、拓展央视新闻评论选题范围及内容方面的深度与广度、改进央视新闻评论节目语态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央视新闻频道从2003年7月1日开播到现在,已经经历9个多年头。从播时对"非典"的关注到女主播胡蝶的闪亮登场,央视新闻频道在探索的进程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不断完善,历经多次改版。在多次的改版中,央视新闻频道的重点是调整节目的编排、推出新的栏目、转变节目风格、创新新闻表达方式等,以扩大频道的影响力和提升频道品牌价值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节目是电视台的根本,新闻则是电视媒体的最基本特征.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的发展战略,中央电视台于近期加大改革力度,用国际化的标准推进节目创新以加强三个着力点的建设:一是新闻立台,二是强调频道的专业化,三是打造"品牌栏目".自2009年7月刮起改版风暴,到8月中旬为止,改版涉及了一套、新闻频道、二套、三套和四套,200多名主持人的一岗位面临调整.为响应央视的"品牌战略",新闻频道此次改版的目的是强化直播、调整节目编排、转变文风、创新新闻表达方式、增加信息含量、提高新闻质量,引起了最为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12,(32):68
2012年1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正式登陆新浪网,这是央视进军新媒体的一项举措。"央视新闻"将报道热点新闻事件,发表深度实事评论,对央视精彩节目做出预告及回顾,同时,配合央视新闻中心活动展开调查、征集等网络互动。依靠央视强大的新闻采集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结合网友报料获取新闻线索,央视新闻中心通过微博这一高效的新兴传播渠道,以首发新闻、独家报道、图像优势为特色,与更多网友分享优质的实时信息、新闻资讯、观点评论等,并将网络舆情及时反馈到节目中,进一步拓展央视新闻的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拉近与网民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栏目生存与发展的灵魂,2003年年末央视《艺术人生》以敏锐的新闻触角、独家的视点成功策划的《红楼梦20年再聚首》节目,充分体现了创新在一次成功策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共同关注》创办于2003年5月1日,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以公益慈善为品牌特色的日播专题栏目。以"关注弱势群体,搭建互助平台,讲述新闻故事,彰显和谐关怀"为栏目定位,以打造中国百姓的精神家园为栏目核心理念。节目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弱势群体为主要关注对象,呼唤社会真情,展现互助关爱。同时发挥央视作为国家媒体的社会功能和责任,用一个个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诠释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节目引起了温家宝、李长春、吴仪、王兆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共同关注》用激情和创新,做高质量节目,提升社会影响力,打造出了央视自己的公益品牌。栏目的综合排名跃居新闻频道第一,单期节目收视率在新闻频道周排名中位居前列,成功实践了"三贴近"的报道原则,体现出了媒体的影响力,也诠释了绿色收视率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电视已然成为我国少儿群体了解世界,接收外部信息的重要平台。儿童新闻节目作为儿童信息服务类节目,倍受关注。如何制作出适合儿童且儿童爱看的新闻,就要体现"儿童视角"。《新闻袋袋裤》作为央视创办的第一个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带动了我国儿童信息类节目的发展。随后,各个地方台陆续开办了类似的节目,如南方电视台《南方小记者》,福州电视台《大嘴巴谍报》等。但总体上,此类电视新闻节目在我国儿童的电视媒介选择行为中所占比重较低,节目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究其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特约评论员",是指新闻机构约请有关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就某一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发表重要评论时所使用的称谓.较一般评论更为显著,是新闻机构对外发言的一种灵活方式,往往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最近,两会报道中,央视新闻节目"杨禹快评"受到了大家关注,这是央视两会报道中首次以"特约评论员"为品牌的节目.随着节目的热播,"特约评论员"重新获得大家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9):23-2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发展困境,也促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革新。央视《新闻1+1》的系列专题节目从结构、语态和传播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平行逻辑"引入到节目内容的结构中,形成了多元的、融合新媒体属性的"碎片化"内容单元,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视听性元素,以人性化的视角和个人化评论,在满足观众收视期待的同时,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是大家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也是各家电视台进行节目创新、提升收视率的重要渠道。从《新闻联播》到《晚间新闻》,各家电视台都不断地创新,这其间从"播"到"说"就是中国电视新闻类节目发展最明显的语言变化。央视二套的《全球资讯榜》自开播以来就以不错的收视率一直发展到现在,它作为中央电视台国际资讯频道新闻主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正午时段为观众提供以国际为主、国内外融通的全球经济资讯。全世界每天发生的事件多如牛毛,而其中能作为新闻的也是数  相似文献   

12.
陈旻  秦婧 《声屏世界》2017,(6):19-21
当前,城市广播电视台不仅面对来自央视、 卫视及省级地面频道的竞争压力,也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作为"立台之本"的新闻节目该如何以自身的"提质"来应对多重的"围攻"?本文作者以城市台的电视新闻节目作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城市台应借助自身与百姓最为贴近,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最为贴近等优势,加强舆论引导力,通过把"硬"新闻"软着陆";重视"观众体验",满足受众信息与精神需求;重构生产流程,真正实现融媒体;创新载体,用技术创新引领电视发展等为路径的创优思路.  相似文献   

13.
数说新闻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同时也开辟了新型电视节目的先河,并在央视与各大省级电视新闻节目中频繁应用。2015年,央视网站首页正式出现了"数说新闻"的版面,新型叙述新闻的方式很快凭借着自身的优越性成为重点,在新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位,成为央视新闻的关键频道。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数说新闻"的灵活性、数据性、实效性、趣味性等特点得到了相关专家与媒体的认可。数字讲述新闻,其凭借自身的优势,以更加直观的、明确的方式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因而,而媒体人的采访重心也从原有的抢占新闻先机转为为观众更加清晰地解读新闻事件之间的关联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动态发展型理论,它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动态发展与电视媒体的创新形成互动关系,它们之间彼此作用,互相促进。电视媒体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影响下,以受众本位观指导电视媒体信息传播工作,并通过节目设置,在节目方式、节目内容、节目时间设定方面以受众需求与受众收看习惯为服务宗旨进行传播业务的操作。  相似文献   

15.
农业节目的淘汰与普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玉 《新闻记者》2003,(6):51-51
从今年3月24日起,央视七套中的《农业新闻》栏目停办了。其原因是在去年9月央视推行的“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制”中,《农业新闻》“不幸”榜上有名,在七套所有栏目中名列末位,被央视决策者毫不留情淘汰了。在此,我并不想评价这种“末位淘汰制”的合理与否,只想为我们的农民兄弟说上几句话。我查阅过中央电视台及部分省、市电视台的节目安排,应该说和地方台相比,央视七套每天安排的农业节目时间并不短,播出的农村信息、实用技术也不少。但中央台播出的农业节目仅占整个制作节目的1%还不到,而省级电视台大多每周仅开办一个20到30分钟的专栏节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央视新闻频道的晚间节目悄然"变脸",央视新闻频道基本已完成大换血.这是一次"从头到脚"的改革,早间的<朝闻天下>、午间的<新闻30分>,再到晚问的<共同关注>和<东方时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版面编排形成了以24档整点新闻为龙头,以新闻的深度报道 和新闻性专栏为重点,以每15分钟一分性速密集投放的<新闻快报>为特色的整体编排模式.  相似文献   

17.
谭芸  王昱 《青年记者》2020,(7):50-51
《央视新闻面对面》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在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报道中开设的一档新媒体短视频专栏。节目从疫情第一线的亲历者中选取焦点人物进行访谈,既包括医患,也涵盖警察、急救调度员、心理咨询师、外卖员等相关群体,平均每天更新两则,每则时长3-4分钟,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首发。以对话精华记录历史,以人物讲述解读新闻,力求传递第一手权威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朱玲 《新闻记者》2012,(3):67-71
娱乐化浪潮下,许多电视台以电视剧、综艺节目比拼收视率和广告份额的运营模式及竞争格局,曾一度使广电业经历一番混战。随着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和广电总局"限娱令"的推出,"新闻立台"的概念再度被追捧。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发展?本文试从政策面和市场面对制约电视新闻节目的因素进行梳理解析,并从传媒运营战略、节目创新模式等角度思考电视新闻媒体突破困局、进一步发展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电视法制节目而异军突起的典范<今日说法>栏目自1999年1月2日开播以来,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将节目定位为"切入新闻事件、百姓参与、法学专家点评",目的在于普法,推动立法和监督执法,已经成为央视法制类节目中的王牌栏目.  相似文献   

20.
武怡华 《传媒》2021,(3):68-70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加速,我国时政新闻的报道与传播也在变革.以《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三大官方媒体高度重视融媒体建设,全面更新表达方式、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以全新视角诠释了我国的国家政策和发展成就,夯实了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文章以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央视新闻《V观》栏目的传播特征,以期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