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江苏近几年高考数学解析几何题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直线与圆的方程,二是圆锥曲线.分析近几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将直线、圆、圆锥曲线融合在一道题中,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试题多,主要包括求曲线(直线、圆、椭圆)方程问题及根据直线、圆、圆锥曲线求值(离心率、斜率、点到直线距离及参数取值等).一、高考试题题型及特点1.考小题,重在基础有关解析几何的小题,考查的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其中,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2013年各地高考对“直线与圆的方程”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考查的重点是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既有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又有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较难题和难题.许多试题设计精巧,富有创意,导向性强,分析和总结这些试题的解题方法和命题特点,对做好新一轮的复习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日学校组织的一次联考,理科数学第20题是一道解析几何题,涉及直线与圆、向量等内容.命题组提供的参考解答是解析几何的通法,但计算量较大,学生得分率较低.一、试题重现已知圆C过点(4,1),(0,1),(2,3),过P(-2,0)的直线2与圆C交于两点.  相似文献   

4.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块重要内容 ,历来是高考的重点 .本文将通过对 2 0 0 0年全国高考数学 (理科 )解析几何试题特点的分析 ,谈谈2 0 0 1年高考解析几何复习的策略 ,供考生参考 .一、试题特点2 0 0 0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覆盖面广第 (8)题考查极坐标的概念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求法 .第 (1 0 )题考查直线与圆的基本知识及几何分析能力 ,要求考生能根据曲线的方程 ,讨论曲线的几何性质 .第 (1 1 )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基本知识及性质 .第 (1 4)题考查椭圆的定义和性质 .第 (2 2 )题考查坐标法 ,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双曲…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实施高中新课程后的近几年全国高考不同数学试卷分析,直线及直线与圆关系的试题均出现在各试题中,且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均涉及到,是实施新课程后高考的重热点问题.试题以考查直线与圆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基本属于中、低档题,有时也分散于解答题之中,特别是出现线性规划、解析几何与平面向...  相似文献   

6.
新面貌 新视角 新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2008年全国各地近20份数学高考试卷,客观题目的考查当中,涉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试题共有10道,其中直接考查直线与圆相切、相交和相离的试题共有4道,且均为求直线方程中的参数的值或范围;其余6道题皆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载体,结合四边形、椭圆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直线方程、两直线之间的夹角、距离、面积等几何知识.  相似文献   

7.
直线与圆的知识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解题时可借助图形的几何性质,也可运用函数与方程的知识,如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第10题就是考查直线与圆的题目,出题背景新颖别致,既可利用直线与圆的知识解决,还可利用不等式、平面向量等知识解决,鉴于此题是选择题,也可应用选择题的特殊解题技巧——特殊值法、极限法等方法解决.下面针对此题提供以下解法,供同学们欣赏.  相似文献   

8.
平面解析几何包括直线和圆、圆锥曲线两部分内容.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以及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和求轨迹方程等内容,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方法.今年各地的高考试题中,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在选择题、填空题中有1~2道,解答题一道,  相似文献   

9.
<正>几何新定义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问题,2020年常州市中考数学第27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解决这类问题,要紧抓定义,数形结合,找到基本模型.2020年常州中考数学第27题将新定义问题与圆这两种类型的题目相结合,从之前考查纯几何的圆知识,到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应用能力.试题突出了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一、试题呈现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第4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4是一道几何题,试题如下: 试题[1] 设ABCD是一个圆的内接四边形,从点D向直线BC、CA和AB作垂线,其垂足分别为P、Q和R,证明:PQ=QR的充要条件是∠ABC的平分线、∠ADC的平分线和AC这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继续保持重视课本、锐意改革、稳中求进的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理科学生来讲,解析几何试题出现在填空题?3题、解答题的第18题和加试题的第22题.其中第18题以圆为载体,对圆和直线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考查,是一道优秀的试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重庆市高考理科试题仍以突Ⅲ高考的选拔功能为宗旨,以考纲为准绳.此套试题首先立足知识重点,如对函数的考查占较大比重,多达5小题;解析几何仍围绕“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性质”命题.其次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第8、14、21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第18、20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  相似文献   

13.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此部分的高考试题立足课本,关注两种位置关系的理解,注重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在高考命题中一般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或中档题.  相似文献   

14.
和圆的切线相关的试题,作为中考中档题,近几年出现较多,但因其条件不一,证法也不同,同学们不易把握.直线和圆相切的判定一般有三种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一道高考试题为背景,以直线与圆为载体的解题切入点与解题策略,给出该题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深度研究高考试题,有助于提升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高考的动向与教学的侧重点.尤其是在高三的备考复习中,深度研究高考试题非常重要.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第12题,是以直线与圆相切为背景,考查向量数量积的最值问题,是一道具有区分度的经典好题.文章从试题分析、一题多解、一题多思、课本溯源与试题推广等角度对该题进行深度探究,希望给一线教师提供深度研究高考试题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直线与圆相切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重要一种,它在证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少命题都涉及到它 .本文介绍判定直线与圆相切的几种常用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通讯》2011,(32):52-55,63,64
试卷报告本套试卷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所涵盖的知识面广,涉及函数和导数、数列和不等式、三角函数和向量、直线和圆、直线和圆锥曲线、立体几何、排列组合及概率统计.本套试卷的试题难度与高考相当,无偏题、怪题,所有试题符合高考要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宁波市2007年东海杯数学竞赛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题目若点P是已知相交两圆的一个交点,试过点P作一不包含公共弦的直线,使其被两圆截出相等的2条线段.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9题是一道解析几何题.它一改前两年江苏试题中解析几何题都放在解答题第1题而后移至第3题的位置,体现了解析几何作为高中数学主干知识所应有的地位.该题所考查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均是解析几何教学中所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与基本思想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试题表述简练清晰,思维分析和谐亲切,入手解题自然流畅,但要便捷准确完成解题却又有一定难度,因而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更让人欣喜的是试题本身具有深刻又显现的数学背景.为此,本文对这道试题的解法及数学背景作一些探究与点评.1试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