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的开头句,是作者写作思维的出发点,是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开端。因此,教好课文的开头句,可以引导学生尽早接触作者的思维脉搏,抓住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端倪;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阅读思路。由于文章的开头千变万化,因而教学文章的开头句也无定则。 一、简介法。即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些有关时代背景方面的知识。例如六册第一课《八角楼上》的开头句是:“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自然教学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常识以至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是非常重要的。a.把握好每节课的开头,培养学生对自然课的兴趣。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教《杠杆》这课,我设计先让学生讨论几个注意力不够集中的…  相似文献   

3.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  相似文献   

4.
[教例简述] 第一个环节:15分钟。任务: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胳。步骤:①初读一遍,然后按自读提示把课文划分为两大层次,再把第一层次划分为“诗人学者方面”和“革命者方面”两部分。②读第一至第七自然段,把此部分作为一篇完整的短文,划出:第一,“开头”“结尾”互相呼应的句子;第二,文中与“开头”、“结尾”相照应的词、句,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句及卓越成果的句子。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一篇文章的开头比做“风头”,说的是好的开头;一幕戏若有好的开端,就能很快吸引观众,把观众带人戏中;一节课若有好的导人语,对上好此节课,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一节课效率的关键。特级教师于漪作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抓住导人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  相似文献   

6.
浙江师院《教学与研究》第四期发表的杭州一中曹文趣《试谈语文教学发展智力的问题》一文就怎样发展学生的智力谈了两个问题:(一)激发兴趣。作者说,教一篇课文,好比写一篇文章。开头要巧,正文要深,结尾要精。所谓“巧”,就是巧于吸摄,一开头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好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语文教学不能为讲课文而讲课文,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课文既然是“例子”,那就要求教师们把它当作“例子”来教,让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使之掌握概括的方法,笔者有意识地在课文概括上下功夫,用好用活这个“例子”,认真筛选课文最有价值的概括点(或篇或段或句),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研讨,从而掌握其规律。比如教学唐弢的《琐忆》时,我把概括七件小事作为  相似文献   

8.
聂亚敏 《考试周刊》2010,(12):62-62
乐曲讲究好的“引子”,文章讲究好的“开头”,讲课同样讲究好的“导语”。一段精彩的导语不仅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发教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针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设计导语。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按照大纲的要求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 ,教给阅读方法 ,使学生既爱读书又会读书。   1 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如教《狼和小羊》一课 ,我先板书“狼” ,问学生狼是什么动物 ;再板书“小羊” ,中间板书“和” ,并设疑说 :“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 ?结果怎样 ?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习了课文 ,大家都会明白…  相似文献   

10.
一堂导读课,如果起始阶段平平常常,毫无特色,只是按板书题目、介绍作者、分析课文等几个老常规教,那就引不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钱梦龙说:“如果开头的几个问题先把学生‘闷’住了,那么往往会造成整堂课的气氛沉闷。”因此,语文教师要巧用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之初就把潜藏于学生无意识、深层次中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我遵照吕老这一教学思想,开学初在双城市实验小学用两节公开课,教叶圣陶的《粜米》。在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我力图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这课书教学过程如下: 开始,我揭题引言。我说:“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篇反映俄国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课文——《穷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文章——《粜米》。”接着,我介绍了时代背景。我认为,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离现买生活较远,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堂成功的课,一开头就应该唤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二句得当的话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如讲世界地理第八章《非洲》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前面讲完了亚洲,在亚洲的西南面是哪一洲?”学生会齐声回答:“非洲”。于是新课开始了。又如,教过中图地理《长江》一节课后,紧接着该讲的内容是《黄河》,怎么转到新课上来呢,长说:“上一节课,讲了浩荡的长江,现在开始讲奔腾的黄河。”很平常的一句话就把我东和黄河的的水流特点和二者的姊妹关系反  相似文献   

13.
有人把—篇文章的开头比做“凤头”,说的是好的开头;一幕戏若有好的开端,就能很快吸引观众,把观众带入戏中;一节课若有好的导入语,对上好此节课,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一节课效率的关键。特级教师于漪作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纵观一些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就会发现,他们总是多角度、…  相似文献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五年制语文第九册26课)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这篇童话情境交融,含义深刻。教学时,我曾经做过如下设计: 一、利用导语,引入情境讲课一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把学生引上教学轨道,进入课文意境,我根据我小时候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这篇童话非常感人,我在上小学的时候也学过,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至今我还记得书中关于小女孩悲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不研究“导”的艺术.本文拟就三个方面作些论述.“导”得巧就“导”的起步来说,要巧设突破口.施“导”的成功,第一步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起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一堂导读课,如果起始阶段平平常常,毫无特色,只是按板书题目、介绍作者、分析课文等几步老常规教,那就引不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钱梦龙老师说:“如果开头的几个问题先把学生‘闷,住了,那么往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小语七册24课《小木船》是一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的教学担负着训练阅读能力和培养写作能力的双重任务。教学这类课文,要从实际出发来考虑教法。本组教材的写作重点是“选材”。根据学生实际,我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①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学习把人物写得具体形象;②学习例文用词确切。在教学法方面决定采用“先扶后放,比较优劣”的方法进行教学。我安排两个教时。第一教时: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分段,概括段意,按思考题边读边想,比较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因此,促使学生学习以至自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一、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乐学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乐学。首先,教师要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不断翻新,课型有别,一课一个样。对优美抒情性强的诗文在“读”上下功夫,上成“教读课”;对便于自学的课文上成“导读课”;对故事性强的小说童话或解说性强的说明文可上成“讲说文”;对一些容易通过文字转化为图示和图画的课文可上成“图示画图课”;对细节和对话描写较多且有戏剧性的课文,可…  相似文献   

18.
十五年前,我父亲给《中学语文》题辞,开头第一句就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怎么才能把学生引进“不需要教”的境界呢?从父亲写的《语文教学二十韵》那首诗里,我找到了可能是最简明扼要的答案,就是“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感到有需要,学生才愿意学;有了迫切的需要,学生才会认认真真地学。在学习中能随时得到乐趣,学生才会高高兴兴地学下去。“需之切”主要是理性方面的事儿,“乐其业”主要是感性方面的事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俱备了,学生就会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上好思想品德课,认真备课是基础。怎样才能备好课呢?我认为应抓住“五个一”;一个开头,一个中心,一个结尾,一套辨析思考题,一项行为训练。一个开头,即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开头来吸引学生,激起学习的兴趣。如《不乱花钱》,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开头:①讲述谈话式。现在生产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亲会给你们一些零用钱,你们是怎样花的呀?对照一下课文中的几位小朋友的做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由此产生了“被动性”等不利因素,这亟须改变。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呢?笔者试图结合两次教人教版第十册《丰碑》这一课,谈一些具体的操作办法。一、创设问题情境———从学习任务走向学习需要第一次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以“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个问题突破全文,交待学习任务。这样,从教师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