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最近十年,是泉州木偶剧团对外化交流最频繁的十年,该团携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提线木偶戏走出国门,先后80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泉州木偶剧团作为首个应邀到联合国总部举办专场演出的中国表演团体,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精彩的演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最高平台上,大展中国传统木偶艺术的迷人风采,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2.
布袋木偶戏是以指掌直接操纵木偶表演的中国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也是最具漳州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她源远流长,历史可上溯至二千年前的周秦时期。漳州市木偶剧团是享誉海内外的木偶艺术表演团体,先后15次晋京献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戏剧汇演,屡次荣获大奖。近几年创作演出的大型木偶剧《钟旭元帅》、《狗腿子的传说》曾在福建省戏剧汇演和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中获得最高奖“优秀剧目奖”、“艺术创新奖”以及编剧、导演、演员、舞美设计等项奖。剧团成立则多年来,还拍摄了《掌中艺术》、《八仙…  相似文献   

3.
10月21日晚,阵阵掌声。声声欢呼,张张笑脸……这是中国扬州木偶剧团在布鲁塞尔告别演出的“果实”。作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重要的交流活动,中国扬州木偶剧团先后在那幕尔、布鲁塞尔等比利时多个城市献艺,以中国传统木偶表演、绝技绝活表演和人偶同台表演结合的方式,向比利时观众展示扬州木偶传统艺术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  相似文献   

4.
解放以后,百废待兴,群众急需健康清新的精神食粮,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力发展文艺事业和艺术团体。1948年4月27日潍城解放,5月10日即帮助潍坊市永乐戏院恢复了演出。进驻潍城的革命戏剧家马少波同志为永乐戏院排演了《闯王进京》、《三打祝家庄》和《唇亡齿寒》等剧目。1953年永乐戏院改为“永乐京剧团”,其所排演的历史故事剧《相思树》、《张羽煮海》成为该团的“看家戏”,常演不衰。1956年移植的昆曲历史故事剧《十五贯》参加昌潍专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被评为一等奖,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1948年…  相似文献   

5.
克罗地亚国际木偶节迄今已举办至第三十二届。本届木偶节于1999年8月27日至9月3日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举行,来自中国、克罗地亚、英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等10个国家的问个表演团体参加并展示了各自的精湛技艺。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团代表中国参加了此次盛会,并荣获“集体特别奖”。这是本届木偶节由评委会提议组委会授予的唯一集体奖项,也是泉州木偶剧团自1960年参加罗马尼亚木偶节获奖以来,第二次在国外举办的重要艺术活动中获奖。泉州市木偶剧团创建于1952年,拥有以著名木偶表演大师黄…  相似文献   

6.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木偶皮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黄奕缺先生13岁起开始木偶艺术生涯,从艺已有50多个春秋。数十年间,他对古老的传统木偶结构,不断进行革新,新增了很多线位,丰富、提高了提线木偶的表现力。由他创立的“以提线木偶表演为主,融汇杖头木偶和掌中木偶表演于一台”的综合演出形式,对于泉州提线木偶艺术的进步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黄奕缺先生先后10多次参加全国巡回演出,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广大观众演出近万场。近年,黄奕缺先生跨出国门,先后多次到菲律宾、日本、荷兰、新加坡、朝鲜。阿拉…  相似文献   

7.
当地时间2月4日上午9时许,纽约肯尼迪机场出口处的一条巨大横幅异常醒目,上书“热烈欢迎中国泉州木偶剧团来美访演”。联合国国际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CCC/UN)、美国华纳化中心的负责人及美国福建同乡会的侨领们,拉着横幅,捧着鲜花,热烈欢迎来自中国泉州的10位木偶艺术家。也许这样的场面对已近70次出访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王景贤团长及其团员们并不陌生,但摄像机还是记录下了他们眼中激动的泪花。在此后22天的访美演出中,同样令人感动的场面仍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8.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形成于十八世纪后期,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建国初期,黄梅戏还是流传于安庆一带的民间小戏,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获得一片赞扬之声。此后,这个充满着泥土芬芳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魁力,引起更广泛的注意,剧种队伍迅速壮大,终于成为安徽省的地方大戏。早期的黄梅戏演出,是以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戏为主,以民歌小调为表现手段,反映当地发生的真实故事,如《打猪草》、《卖大蒜》等。剧目的积累和建设,是在剧种的不断发展和…  相似文献   

9.
1月,以“百姓艺苑”文化活动揭牌仪式为标志,杨浦区12个街道与上海文广演艺中心所属的话剧中心、东方青春舞蹈团、淮剧团、滑稽剧团、评弹团、杂技团、木偶剧团、爱乐乐团、轻音乐团以及上影集团演员剧团等10个专业文艺团队全部实现“点对点”结对。按照“为观众找戏、为戏找观众”的配置理念,坚持公益性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社区文化公共服务新途径,同时也为专业院团带来了新的创作源泉,培养巩固了观众群。  相似文献   

10.
步入2001年下半年的玉溪市花灯剧团,为了将“三个代表”的精神落在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欢迎、祥和的春节,正在加班加点、紧锣密鼓地赶排一年一度的春台演出剧目。年初,剧团在继续加工复排优秀保留剧目的同时,为一队新排大型花灯喜剧《三子争父》及一组清新活泼,风格各异的花灯小喜剧。为二队新排根据中国古典南戏《刘知远白兔记》改编的大型花灯悲剧《白兔记》,大型花灯爱情悲剧《梨花情》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四台新戏已彩排完毕,整装待发。  相似文献   

11.
1994年7月,在德国奥格斯堡第六届戏剧节和’94辛涅古拉木偶戏剧节上,来自布袋木偶戏之乡福建漳州的5名木偶表演者演出的《大名府》、《雷万春打虎})和《两个错人》引起了轰动。虽然演出结束时已是深夜,但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纷纷涌上舞台,同演员与木偶合影留念。在17天中,他们到7个城市演出了10场,向德国观众展示了中国的奇妙的木偶表演艺术。原来,这5名演员是漳州木偶表演班的师生,他们应邀来此参加木偶戏剧节组织的重点活动即木偶表演教育单位的交流。这其中还有段感人的故事。早在1993年3月,德国辛涅古拉木偶戏剧节组委会主…  相似文献   

12.
越南有个国立水上木偶戏团。这种木偶戏起源于11世纪的湄公河三角洲,是在该地的沼泽或水池上演出的。这种戏的剧目几乎全取材于自古以来的水上生活。例如,《和平的村庄的故事》这出戏里,演的是水上人家种地打渔的日常生活和与敌人作战的情景,一个个吉祥物狮子和龙也都出场。那龙在锣鼓和笛子的伴奏之下,嘴里叼着火焰,在水上飞舞。表演蝶泳、自由泳以及仰泳等游泳技巧的木偶人的精采动作,引起观看演出的大人、孩子的一阵阵的鼓掌喝彩。这种木偶戏是比较大型的,木偶高约50—60厘米。人在帘子背后操纵起来很费力。剧团的成员包括女子,全都胸肩肌肉发达。到了热天,演员就钻到水下去操纵木偶。水越浑浊越好。演员们说:“湄公  相似文献   

13.
徐竹初,1938年出生于漳州木偶雕刻世家,是一位闻名海内外杰出的木偶雕刻艺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师。他自幼酷爱雕刻艺术,随父苦学。1955年,他的作品即荣获“全国少年儿童科学技术和工艺作品展览”特别奖。受到大文豪郭沫若题词称赞:‘作偶头神情逼真生动”。并被摄制《少年雕刻家徐竹初》电影记录片。1989年又荣获《首届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佳品展》一等奖。在徐竹初的艺术生涯中,继承发展并创作了各种木偶造型400多种。他先后为30多部集木偶艺术电影片和电视剧设计并制作木偶。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巡展并获奖,作品还多次作为我…  相似文献   

14.
金秋十月的北京,各族人民热烈欢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建国48周年之际,首都北京到处呈现一派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喜庆景象。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扬州木偶剧团创作的大型儿童神话木偶剧《琼花池子》和由山东省文化厅组织的山东省四台吕剧晋京汇报演出。这四台吕剧是:山东省吕剧院排演的《苦菜花》、青岛市吕剧团排演的《无品芝麻官》、滨州地区吕剧团排演的《滩回水转》、烟台市吕剧团排演的《荣辱悲歌》。上述几台富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节目演出,为金秋十月的北京文艺舞台又增添了几朵艳丽的花朵。金秋十月北…  相似文献   

15.
《上海文化年鉴》2005,(1):336-341
汤晓丹(2004年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 演员、导演。原名陶秉钧。江苏苏州人。童年随父母迁居北平,1934年毕业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艺术师范系,后入山东民众教育馆戏剧训练班学习表演。1935年参加中国旅行剧团,赴天津、南京、上海等地演出《雷雨》、《日出》等剧目。1936年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主演《黄浦江边》、《女同学》、《杨柳村》等影片。后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实验剧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上海抗日救亡演剧四队,辗转武汉、重庆等地演出话剧《民族万岁》、《塞上风云》、《自由魂》等。1942年人中国电影制片厂,先后主演《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日本间谍》、《还我故乡》等影片。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入昆仑影业公司。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8-39
9月30日---11月3日,上海舞台艺术精华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普陀区美术馆)举行。400多件展品涵盖京、昆、越、沪、淮、话剧、评弹、滑稽、木偶、皮影10个剧种,包括各个时期的戏单、戏考、卉籍善本、唱片等。不少展品都系年代久远的孤稀版本。其中距今135年历史的京都大内提督府组班在上海演出的“大观园戏单”是京剧进入上海舞台的历史见证,也是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现存最早的演出戏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话剧团建于1966年,现有演职员71人。在30年的创作、演出中,该团以展现青海高原各族人民艰苦创业、携手奉献的奋斗精神为主要题材,先后推出了《昆仑战风雪》、《翰海虹》、《驼泉交响诗》、《开拓者狂想曲》、《在这片没有生命的土地上》、《雪祭唐古拉》、《十世班禅)及话剧小品共80余个剧(节)目,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高原情韵和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国内享有盛誉。1985年,团内一批热心儿童剧的老艺术家在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儿童艺术剧团,培养了一批功底扎实,技艺拥熟的话剧表演新人,创作并演出了《钓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木偶皮影艺术源远流长,相传它“起于周,承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它凝结着世世代代艺术家的智慧与心血.时代的更新,生活的多彩,又为如今的艺术家们那丰富的想像力插上腾飞的翅膀.去年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展示出今天这种艺术形式的繁荣与发展,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风采.上海市木偶剧团的《哪吒神遇钛星人》,以奇特的想像、大胆的构思,显示出科幻题材木偶剧创作的可喜收获.字宙空间中的钛星人,在发展高科技中忽视了环境保护,造成水源枯竭,难以生存,他们来到地球汲水,为此和古代神话人物哪吒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夺水  相似文献   

19.
为迎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之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6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乃中国美术馆藏17000余件皮影中罕见珍品的首次影剧团在馆演出3天皮影大戏,使观众参观平面展览的同时领略皮影艺术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与原生形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区沪剧团、民营沪剧团在沪剧现代戏创作演出方面取得新成果。长宁沪剧团创排了反映抗震救灾的大戏《废墟上的爱》,7月25日在美琪大戏院上演。宝山沪剧团创作演出的新剧目《宝华春秋》通过一个老人3次过生日的经历展现了上海新农村新面貌。这两个作品参加上海市2008年新剧目展演均获得优秀新剧目奖。民营沪剧团的现代题材剧目创作活动十分活跃。勤苑沪剧团创作演出的反映抗震救灾斗争的《生命的礼赞》、勤怡沪剧团创作的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喜盈门》和秀珍沪剧团根据身残志坚的优秀医生陈海新事迹创作的《天使之歌》等新戏陆续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