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到美国,听不清,说不顺,很怕遇到老美打招呼,往往没等我说完,对方人都走远了。后来发现“You too”特别管用:对“Happy holiday!”可答“You too”,“Good night”可答“You too”,“Have a good weekend”以“You too”回答也可。真是一句抵万句,熟能生巧。不久,“You too”不动脑筋就可脱口而出,我好高兴。一个周末,  相似文献   

2.
人格: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这一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风韵的视角,可对人格问题做一全新解读:一方面,“以心为本”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本质;另一方面,“儒道互补”则极好地展示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黄仲则的人格弱点与其诗歌之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从黄仲则性格的狂这一人格特征人手,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探讨“狂”的成因,以及狂对他诗歌的影响,并以黄仲则为个案,延伸分析古代人诗中普遍存在的“悲士不遇”主题,揭示人人格的弱点,以及“悲士不遇”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孟子以“人性善”为基础,以“仁义”为价值内涵,构建了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孟子还提供了“存心养性”、“善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明善诚身”、“以天下为己任”等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孟子所构建的理想人格是对孔子理想人格全面的继承和深化。同时为后世的志士仁人提供了一个能够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并提出了一条通向儒家理想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师范人格”的形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师范人格”的形成与培养杨诚德曹丞杨连瑞一、关于“师范人格”问题的提出(一)人格的涵义“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rsona,意指“面具”,是指戏剧中演员所带的特殊面具,它表现了戏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把面具指意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了既具有表现于...  相似文献   

6.
“好”学生迟到了,老师关切地说,学习太紧张了吧,可别开夜车,对身体不好。“坏”学生迟到了.老师生气地说,又泡网吧了.准是折腾了一宿。  相似文献   

7.
幽默六则     
酬金酬金伍夫被控偷窃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他找来了一位律师,要他替自己辩护。“可以,”律师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一是你要保证你没偷过;二是要付我100元酬金。”“第一条我完全可以保证。”伍夫说,“至于第二条———由于我手头现金不多,所以只能付50元,再加上一副网球拍、两只排球和三双滑冰鞋。您看怎样?”批评的权力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这本书提出批评。”“岂有此理!”厨师反驳道,“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行吗?”先让猫出来马…  相似文献   

8.
“人格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一般地讲,一个人的人格亦即一个人的“为人”,它包含“一个人的心情胸怀和德行事业”。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而代表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格,所以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精神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文化素质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一、人格概念界说人格,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概念,例如说“张三人格高尚”,“李四人格卑鄙”,“不要污辱人格”等。何谓人格?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即面具。所谓面具就是…  相似文献   

9.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相似文献   

10.
孔子在塑造自己的崇高人格的同时,为世人精心设计了理想人格模式。“士”、“君子”、“圣人”及“成人”是孔子所称道的具有内在联系而合乎“中道”的理想人格。孔子以所仰慕的“圣人”勉励弟子,以所乐道的“君子”人格规约弟子,以所推崇的“士人”操守要求弟子,以所描述的“成人”形象感召弟子,致力于探讨实现理想人格之路。孔子的理想人格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今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理论存在三个缺憾:一、“正确理论”和“当然之则”来自并低于人的历史实践。强调自由人格的形成在于将这理论或规范内化为人格,这是非实践非自由的。二、作为培养自由人格的途径之一,“集体帮助”预设了集体在道义上相对于个人的优越地位,但现实中的集体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集体帮助”难以培养出自由人格。三、偏于强调自由人格的主观指向,有淡化自由实践的倾向。这可能使华夏民族的自由追求继续被导向人格的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12.
“人格”是心理学中最难下定义的概念之一,也是歧义最多的术语之一。本文拟从“人格”一词的由来、心理学中的“人格”定义、心理学视野中人格的属性以及“人格”与“性格”和“个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几个方面来探讨心理学中“人格”概念的确切含义与使用规范。  相似文献   

13.
智能吸尘器英国最近推出一种智能吸尘器,体重仅有9.2公斤,身上长着50只“眼睛”,可将随时发现的情况告诉由3台内置电脑组成的“大脑”。“大脑”每秒可发出16条命令来指挥吸尘器的工作。要是小狗或者小孩接近吸尘器,吸尘器会自动停止工作。接近楼梯口时,吸尘器会自动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滚到楼下。能发电的玻璃一种能发电的玻璃在日本问世。这种新型玻璃外观像毛玻璃,它可透过15%的光。而能将85%的光吸收,经过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化过程,变为电能,可供室内的小型电器(如电视机、收录机及电灯)使用,或用在汽车上…  相似文献   

14.
笔者已撰文论析庄子的人格特点,并着重指出;“庄子的实际人格不全是他的大道理论下理指人格的实践,这就是庄子人格困境之所在。”①但对庄子人格困境的表现形态、庄子自身的理论衍化,对庄子入格实践带来的困惑等问题,并未展开论析。现拈出“庄子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庄子矛盾的心理层次”来说明庄子人格困境之具象,拈出“庄子理论衍化的自身团结”来探讨给庄子人格带来困惑的自身理论根源。一、走出人格困境:庄子的心理防御机制《庄子》一书描述了三种主要的人格类型;合乎大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人格;安排去化、任物自然、绝对消…  相似文献   

15.
数学问题三则吴明,张思明(一)按“生男即止”的生育模式,平均每户要生育多少个孩子?人口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曾有人提出一种“生男即止”的生育模式;即一对夫妇,如果生育的是女孩,可允许继续生育,直到生育一个男孩为止,只要生育了一个男孩,则不允许再继...  相似文献   

16.
《家教指南》2007,(12):32-32
1.平等的原则 建立人格的平等关系,是亲子间沟通的基础,也是幼儿是否愿意、喜欢和家长沟通的关键。与幼儿沟通时.我们往往会因为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还不懂事而忽视这点,以希望、说教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会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权威的压力,使他们常常“有苦难言”,因为害怕父母的说教而不敢说出心中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笑话三则     
热爱母校父亲问儿子:“你毕业考试的成绩怎么样,小学能不能毕业?”儿子回答:“爸爸,我对母校太热爱了,不愿意这么快就离开它,老师已同意我再留一年。”腰痛候诊室里,医生喊道:“幺幺幺号。”一位女士拍拍一位老头。老头进去了。医生说:“为什么半天不答应?”“我是一百一十一号呀!”“‘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医生不耐烦了,“哪儿痛?”“一痛。”老头指指腰部,“嘿,这是腰。”“你说‘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嘛。”西瓜里的太阳弟弟:“苹果为什么一边红,一边青呢?”哥哥:“那是因为一边被太阳晒着了,一边没晒着。…  相似文献   

18.
我家四世同堂,位居第一的便是我的太奶奶。我爱我的大家庭,更爱我的太奶奶。太奶奶对于我家来说真可谓是国宝级的“大人物”,她是我家的大槐树!我的太奶奶今年已经八十九岁高寿了,圆脸,爱笑,一笑就像个弥勒佛;原本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可前年由于患糖尿病和白内障,双目失明了,看电视改成了“听”电视,看报纸改成了“听”报纸;去年冬天,太奶奶还摔了一跤,弄了个骨折,一直躺在床上。这下总该太平了吧,没想到她还能做出几件有意思的事……一、手相大师太奶奶整天在床上闲着无聊,便总做一些稀奇古怪的研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相似文献   

19.
自然景观的审美感受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自然景观引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愉悦大体上呈现逐层递进的流动的三个层次,即感官层次、心意层次、精神人格层次,按教育学的分类原则,又可称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在这三个层次中,精神人格层次(悦志悦神)是一种在崇高的基础上寻求超越与无限的最高审美层次。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与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去“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教师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过程应当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今天的学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教育的悲哀。且让我们以一种民主的、关爱的、平等的心态走进学生心灵的期待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