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建明 《钓鱼》2006,(17):69-69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同时也是《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我一直都订阅《钓鱼》杂志。从这本杂志中,我学习到许多知识,掌握了更多的钓鱼技巧,也了解了我国以及国外钓坛、钓具行业的发展态势。世上的万物总是存在着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说这话并不是讲《钓鱼》杂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看得多了。也就总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觉得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如我在该刊中看到。一些钓鱼大师们就钓友提出的钓鱼方面问题专门撰文予以回答,还有民间钓鱼高手写的关于鱼在不同季节里不同的钓法等。  相似文献   

2.
郭凤 《钓鱼》2005,(1):54-54
在“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这个主题思想的熏陶下,为了06应《舱》杂志“2004年为钓鱼推广年”的倡议,《钩鱼》杂志社专门为广大读者和钓鱼爱好者精心奉献的《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已经在全国17个城市成功打响。  相似文献   

3.
张忠江 《钓鱼》2006,(23):70-70
我是一名有着十多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平时,我闲暇时总喜欢研究研究钓鱼理论。2004年,我在邮局的售书摊上看到了《钓鱼》杂志2004年的最后一期。我立刻就被贵刊精美的版面设计、丰富的栏目安排以及实用的钓鱼理论文章所吸引。随后,我立即到邮局订了2005年全年的《钓鱼》杂志。每期的《钓鱼》未到之前,我那种企盼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时地会去看看邮箱里是否有投寄信函。  相似文献   

4.
席新辉 《钓鱼》2006,(22):70-70
感谢《钓鱼》杂志的编辑们办了这么好的钓鱼杂志,衷心地谢谢你们。临近年终了,看了将近一年的杂志,总体上感觉本年度《钓鱼》杂志受到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欢迎,其发行量直线上升。根据我的观察,其他的几家钓鱼媒体  相似文献   

5.
劳百恒 《钓鱼》2006,(18):71-71
由于地处山区,与在当地可以看到《中国钓鱼》杂志不同,《钓鱼》杂志在当地很难看到,书刊、零售都没有,订阅就更没有了。去年到省城买渔具,渔具商送了一本给我,感觉不错。今年我试订了第一季度,真的不错,就直接续订了一年。  相似文献   

6.
李永海 《中国钓鱼》2005,(11):73-73
10年前,我脱下军装穿上税服后,在朋友家里无意中看到《中国钓鱼》杂志,觉得非常值得一看。渐渐地,我就成了《中国钓鱼》的热心读者和长期订户,有些文章我会反复看上好几遍。  相似文献   

7.
张莉 《钓鱼》2005,(11):6-8,10
2004年新春伊始,本刊发出了中国钓鱼推广年的倡议,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神州大地钓鱼人的心,点燃了钓友们参与钓鱼活动的热情。“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本刊亲力亲为,举办《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以回报读者的厚爱、钓鱼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符荣财 《钓鱼》2004,(12):6-6
自南京《钓鱼》杂志倡议2004年钓鱼推广年至今,已四个月时间了,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南京《钓鱼》倡议2004年为中国钓鱼推广年目的何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赵涵 《中国钓鱼》2006,(6):75-75
《中国钓鱼》杂志一直是我们钓迷的良师益友。许多初学垂钓的朋友,喜欢把她称为“教材”,我以为并不过分。纵观《中国钓鱼》杂志20多年的日益更新,从“幼小”成长为“壮年”,无不与《中国钓鱼》杂志的编辑、作者、读者密切相关,有汗水,也有泪水。所以,我们越喜爱《中国钓鱼》杂志,也就越珍惜和关注《中国钓鱼》杂志。  相似文献   

10.
李寒停 《钓鱼》2009,(14):6-7
一场席卷全国各地的《钓鱼》杂志“读者杯”钓鱼比赛,已将“我钓鱼、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所到之处引起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为延续“读者杯”在全国的热潮,2009年6月21日由《钓鱼》杂志、上海雨生渔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青岛市钓鱼协会淡钓委员会协办、青岛市友谊渔具承办的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比赛“雨生杯”青岛分站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北宅淡钓基地开赛,来自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的120名钓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相似文献   

11.
说《钓鱼》     
张小驷 《钓鱼》2004,(3):64-64
几年前,第一次结识了《钓鱼》(那时叫《钓鱼专刊》),我就被她深深地迷住了并成了她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每年都要整理并装订成册,细心保管。期间,我也曾斗胆献上几篇拙作,幸蒙编辑部老师慧眼垂青,得以变成铅字面世。感激之余回览《钓鱼》十载创刊路,目睹《钓鱼》从《钓鱼专刊》而《钓鱼周刊》而《钓鱼》杂志,一步一个脚印,犹如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呀呀学语的幼儿直至今天长成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作为忠实读者和崇拜者的我自是无限地欣喜和激动。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严秋松 《钓鱼》2004,(24):45-45
《钓鱼》杂志编辑们: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我喜欢钓鱼,更喜欢《钓鱼》杂志,不仅因为我是江苏人喜欢江苏出的杂志,更因为这本杂志的确是一本好杂志,内容全面,可读性强,每月两期,每月在一本杂志仔细看完后正好等来第二本,过瘾。  相似文献   

13.
柳树仁 《钓鱼》2005,(10):22-22
针对《钓鱼》杂志2004年第17期拙文《推倒灵与钝的围城——需要破除“调灵调钝”之迷信》,建国先生写了《调灵调钝是基础》(见《钓鱼》杂志2005年第2期),提出很多问题同我商榷。为了深入探讨钓技,共同提高认识,我直抒已见,算是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14.
崔天鹏 《中国钓鱼》2006,(11):74-75
作为一名钓鱼爱好者,一商以来,我对《中国钓鱼》有着深厚的感情,订阅《中国钓鱼》已逾10年,她是我多年来毕持每年必订、每期必看的杂志.在各种期刊繁多的今天,我很看重《中闰钓鱼》。一份好的杂志要有个性,不断创新,才能最终为读者接受。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刊物的读者日臻成熟,他们对刊物的订阅、购买和阅读的取向,更多地取决于对刊物整体质量的直接感受.  相似文献   

15.
我学习《中国钓鱼》杂志,最初出于对迫切提高钓技的渴望,现在已如愿以偿,其收获还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6.
王永民 《钓鱼》2005,(1):22-22
我是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的一位钓鱼爱好者,也是《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在看过湖北罗泽武先生的这封公开信后我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7.
王勇 《中国钓鱼》2012,(10):51-51
我是一位上海的钓鱼爱好者,也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在2012年第五期《中国钓鱼》杂志上我看到湖北十堰钓友季容求问《这是一条什么鱼?》的文章和图片。这种鱼我曾见到并钓获过,这是欧洲裸鲤。它最大的特征就是鳞片分布于身体的上部两侧,只有1~2排,下腹部和尾部也会有少量鳞片分布。  相似文献   

18.
王华良 《钓鱼》2007,(10S):5-5
我是一个钓鱼痴迷者,是《钓鱼》杂志的热心读者,也是部分钓鱼刊物的业余作者,借填写“读者问卷调查表”之机,我要和《钓鱼》说几句心里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买买提江 《钓鱼》2004,(5):59-59
你们好!当我收到今年第一期《钓鱼》杂志时,好象钓到了一条大鱼似的特别高兴。因为,今年的杂志比去年的内容更丰富,信息量更多,选用的摄影作品更精彩,广告的创意也更高了。贵刊今年第一期杂志选用了我的8幅摄影作品,给了我极大的鼓励,特别感谢贵刊对我钓鱼摄影工作的支持和关怀,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创作更好的摄影作品及时投寄给贵刊,相信《钓鱼》杂志今后会更加精彩。随信我填写了《问卷调查表》一起寄给贵刊编辑部,请查收。  相似文献   

20.
华朝熙 《钓鱼》2004,(18):30-30
看到《钓鱼》杂志上先生大作之后的《作者简介》,才知你我都是直奔古稀的人了。论年龄,我可能比先生还大三四岁.说钓鱼,虽然说起来也钓了好几十年的鱼,全然没有先生对垂钓有所研究。拜读了张先生不少论著,受益匪浅。然而,近日病中读到先生《认识灵钝才能把握灵钝》一文(见《钓鱼》04/16期),倒想谈点我的浅见,旨在与张先生探讨、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