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艺术与美学或是音乐美学,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也是人类审美最高境界,故美学把艺术当作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而艺术学如果没有美学的基础则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艺术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都具有其独具特色的民歌,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民歌的传承和演唱代表着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对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取向。因此,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民的整体音乐艺术水平。本文从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探讨了民族声乐审美取向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论新形势下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是培养合格音乐人才,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促进声乐教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因素。艺术道德修养、声乐理论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扎实的教学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等五大方面素质是新时代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4.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但在我们的声乐课堂里,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标准,而没有认真地意识到声音的追求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儿童声乐启蒙教育能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气质,为其今后声乐艺术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莹 《成才之路》2009,(11):70-70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它从一个较高的音乐审美角度来表现声音。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通过情感情绪的变化来表现声音的,所以大家听到的众多的声乐作品让人感觉美不胜收。正因为人类是有感情的高级生物,情感左右声音的变化,声音又是情感的体现,才让人有美的感受,才让人们从情感的角度去对声乐演唱进行审美。这是声乐演唱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绘画属于视觉艺术,二者作用于审美主体的不同感官。它们同时具有表达一定情感,使审美主体在精神得到愉悦,在理性上得到满足功能。所以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艺术。但是,由于二者在物质材料及材料的构成方法上的差异,导致其反应物质世界的方式不同,各有其特点,但也各有局限。下面笔者将试图分析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在审美特征上的差别,企图通过这一差别,最终能清楚、深刻地认识音乐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声乐表演与美学是息息相关的,音乐美学是音乐艺术与美学的产物,所有的表演效果都与美学挂钩,其产生的审美体验、看待作品的态度感受构成了音乐美学。声乐表演时,音乐美学则成为了其最关键的准则,表演时需要具备理性的意识、创造力、一定的审美,才能将其中的美通过熟练的技巧、完整的动作表达出来。除此之外,声乐作品的风格艺术、表演特色也需要美学的支持,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认可。所以,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析声乐表演中声乐技巧、情绪表达、作品分析处理、肢体动作等方面中美学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歌唱审美艺术与综合性大学的声乐教育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声乐课与中小学的音乐课不同,不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普及教育.而是为满足大学生中声乐爱好者不同层次需求的提高性的继续教育.声乐教学的目标是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声乐审美能力.声乐教学不但要使参加学习者的歌唱欲望得到满足,而且要用科学的歌唱方法、艺术审美观念给予引导,使其能够以健康的歌唱表达自己、体验艺术之美.普通高校声乐教育应特别注重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直接参与性和自身感悟性.  相似文献   

10.
<琵琶行>是自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是音乐艺术向语言艺术转化的典范之作,全诗的感伤情调和凄婉意境,从很大程度上说是通过独特而成功的音乐描写来完成的.分析<琵琶行>的音乐描写艺术和音乐意象,对于认识其艺术特质和审美价值、理解其音乐意象的审美内涵、探索其音乐意象的文化意蕴等,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音乐艺术以其特殊的魅力而经久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它以自身的独特特性服务于社会,通过音乐功效实现其对人类社会的教化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艺术学的视角来看,音乐艺术有提升人类社会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两大方面的功效,它在以审美功能为主导的网络系统中,相互渗透和融合,对于人类精神层次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音乐艺术的发展层面和其社会功能作用层面,探讨音乐艺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和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儿童声乐启蒙教育能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气质,为其今后声乐艺术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如今,学习音乐的人越来越多,音乐类型和音乐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因此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显得尤其非常重要。特别是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学子们更要注重对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培养音乐爱好方面、投入音乐活动方面以及艺术领域的涉猎方面去探究如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探索,能够让大家了解如何去提高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美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中学生喜欢音乐,爱好唱歌。通过唱歌展现自我,抒发情感。那怎样让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掌握这门声乐艺术,就是我们当代中学音乐教师要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5.
声乐教学是美育的一部分,笔者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歌唱艺术特征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和美的音响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6.
音乐隶属于艺术,音乐艺术是人类艺术品中最璀璨的艺术,其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听觉直达心灵,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丰富人类的感觉,提高人的审美敏感,塑造人的高雅气质,提高音乐修养,增强音乐美的感受,是构成人的精神和人格不可或缺的.提高音乐艺术修养,与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与把握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和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对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它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探讨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对丰富音乐艺术的美学内涵具有理论价值,丽且对实旌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诗人音乐家,多有言乐论声之佳作。本文旨在对其诗歌中首倡的“唱声兼唱情”的声乐美进行审视,以期显现唐代声乐艺术的审美范式。这是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值得探讨并有继承的历史文化魂宝。  相似文献   

19.
声乐教学是院校音乐学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声乐艺术认知的深入,声乐教学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近年来,音乐艺术不断向多元方向发展,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也趋向于多元,这对院校声乐教育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多元演唱能力,也要求学生具备更多个性特征以及创意创新性思维,来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贾晖 《辅导员》2011,(3):82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乐是最容易被人们理解、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作为声乐的一种形式,是中小学音乐课内与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项高度审美的艺术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艺术的想象力,从而达到陶冶高尚情操、净化心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