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从平 《现代语文》2014,(12):118-119
要正确理解文本,提高学生对文本分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知人论世”应成为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最先由孟子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清代章学诚也说过:“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可见,理解文章需要“知人论世”。简单地说,“知人”是指在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状况及创作动机等;“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孟子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文本思想情感,就要熟悉作者,要了解写作的背景。介绍作者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博仔 《湖南教育》2005,(5):12-13
名 家 小资 料 : 赫尔 巴 特(1776~1841),出 生 于 德 国 北 部 城 市 奥 尔 登堡 。 世 界 著 名 的 教 育 家 、心 理 学 家 、哲 学 家,其《普 通 教 育学》被 视 为世 界 教 育史 上 第 一部 具 有 科学 体 系 的教 育 学 著作 ,他本 人 在 教育 学 史 上享 有“ 科 学 教育 学 之 父”的美 誉 。教 育 思想 要 点 : 教育 之 目 的 是 培 养 五 种 道 德 观 念 心 理 学 是 教 育 的 首 要 科 学 管 理 论 教 育 性 教 学 多 方 面 兴 趣 理 论 及 课程 论 文 化 分 期说 形式 阶 段 论 训 育 论 在 人 类 科 学 史 上…  相似文献   

4.
作者与文本及读者体现于阅读活动中,往往各有侧重,甚而各有强调。先说作者,孟子认为:“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披文入情,以意逆志,才能走近作者,即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态度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人论世,要了解古人,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以及所处的时代。人都处于一定的时代及环境中,知人还得论世,或者说论世更能知人。  相似文献   

5.
<正>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因此解读文本,自然也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果缺少了这些元素,对文本的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历史哲学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南子》历史哲学含历史阶段论、历史变易论和历史决定论。历史阶段论注重关注和把握历史发展大势 ,探寻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变易论一方面强调礼乐制度必须与时俱变 ,另一方面又认为仁义之道万世不变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君主决定历史治乱兴衰论 ,但强调决定历史治乱兴衰的君主必须以无为为本、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7.
《幽梦影》作者张潮,成书于康熙年间.该书的文体形式是格言式精辟论段,所论内容无所不包:读书、交友,修身、养性、论史、讽世,为人处事的经验、态度,甚而是小小的心愿,恨事等等,不一而足.松溪王啅称张潮:"家积缥缃,胸罗兴宿,笔花缭绕,墨渖淋漓.  相似文献   

8.
魏秀仁是清代咸丰、同治间相当活跃的经学家和文学家 ,一生著作约 40种 ,然而除了小说《花月痕》外 ,传世极少。本文对魏秀仁生平事迹著述作了考订 ,并论述其钞本四种 :《陔南山馆诗话》、《咄咄录》、《碧花凝唾集》、《陔南山馆遗文》 ;并附论秀仁弟秀潜所撰《续魏氏世谱》。《续魏氏世谱》是研究魏秀仁家世、生平、著述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钞本四种及《续魏氏世谱》藏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知人论世"一词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对万章讲这段话,意在通过书、人、世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论述古代交友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后世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广泛使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学阅读与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公元559年,真谛三藏在晋安译出正量部论书《立世阿毘昙论》,提及当世间发生刀兵、疾疫、饥馑这“小劫三灾”时,将分别只有“一万人种”能够留存下来延续人类血脉。这种说法在佛教中显得比较特异,却与道教的“种民”思想颇为近似。正量部传统一直认为“七百年后劫末”,真谛在《立世论》汉译时则提出了“未来定余六百九十年在”。两种说法只有十年的差别。这很可能也是《立世论》的另一种“中国化”表述。  相似文献   

11.
大丈夫行事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相似文献   

12.
<正>一、知人论世,畅饮源头活水《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其人"是指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阅历、思想倾向、处事态度、创作动机及创作风格等;"论其世"是指应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去考察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是传统的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它对今天的中学古诗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它是缩短文本与学生之间距离的一把钥匙,可以使作者成为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学者周树智在其《论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观》一文中,不仅肯定普世价值的存在,而且把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发展价值论和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作为普世价值。这一提法似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拥护与理论创新,但其实所谓普世价值的观点恰恰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而周文对这一论点所做的论证大多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对于这类似马非马的文章,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对其进行深刻思考与反思,必要时进行广泛的探讨,以正视听,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传误解。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无君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民主性的精华。庄子无情地揭露与抨击君主的暴行,坚定地与君主统治者不合作,肆意倡导“无用之用”哲学,竭力讴歌“至德之世”的无君社会。庄子无君论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5.
在海德格尔前期思想中,人这种此在的存在论表现为生存论.虽然没有明确地涉及技术问题,但技术已经作为背景发挥作用.从生存论立场来看,技术在生存“在世”中显现,技术显示为对器具等世内存在者的上手性的揭示,技术是此在的存在与世内存在者的存在之间的关联环节.世内存在者和此在的在世都显示出具有空间性.世内存在者的空间显示为位置关联,此在的空间显示为“去远”近化的接近的环围.世内存在者的空间和此在的空间,都是通过技术而被设置的和被给予的,技术参与了空间的构成.  相似文献   

16.
一、颂其诗,知其人,论其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应该是文学评论中较早的理论了。鲁迅先生对此也有十分精辟的阐释:“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  相似文献   

17.
王佐良是研究英国文学的著名学者和优秀的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主要是诗歌,其诗歌译作乃名家之笔,其所论乃学者之见,具体体现在:独特的选材观;知“义”论世的诗义理解;变通的“神似”译诗方法;译诗的文化意识;译诗的主体是诗人;坚定的“诗歌是可译的”信念等方面。其译作和译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张謇是极其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主要劳绩虽然是在实业与教育两方面,但在政治方面也并非毫无建树。本文着重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张謇的生平事迹,并且试图评论其功过得失。这里用得着张謇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勿爱其长而因护其短,勿恨其过而并没其功,为天下惜人才,为万世存正论。”  相似文献   

19.
法家【原文】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行,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注释】①燧(音遂):古代钻木取火,所钻的木叫燧。②鲧(音滚):禹的父亲。  相似文献   

20.
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和道世《法苑珠林》卷百均不著录《诸经要集》,其首次著录是从唐释智?《开元释教录》开始的。现本《诸经要集》即道世自录《善恶业报论》,乃《法苑珠林》初本。道世“诸经要集”之称另有所指,其作品中所云“诸经要集”与现本《诸经要集》并非同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