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作为独立于诉讼主体的第三方,基于权力制约原理和检察官客观义务理论,有必要强化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权——从单纯的救济扩展到预防、由事后监督扩展到同步监督和事后监督并存;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作为诉讼当事人,基于对刑事诉讼规律的遵循,有必要重新界定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权的内容——建立多元化的侦查监督权模式、实现审判监督职能和控诉职能的逐步分离、使监督内容限定为对法律问题的监督而非对事实认定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行使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权的专门性活动。诉讼监督权包括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和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权。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不力、对法院量刑、判决结果无针对性监督、执行监督存在死角等诸多问题。因此,立法上需要完善,检察官的现行考评制度等工作机制也需要调整。文章针对当前诉讼监督的瓶颈,挖掘其制度设计上的原因,研究诉讼监督的有效方式,从立法、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侦查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 ,是检察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规定表明 ,我国检察机关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职能就是行使专门的法律监督权 ,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统一实施。法律监督权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赋予检察机关维护法律统一 ,正确实施法律的一种权力。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为专职 ,它不执行任何行政职权 ,也不直接实施刑罚权 ,而是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是通过行使其特有的检察权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是对司法权力进行制约,保障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对刑事自诉案件进行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检察机关对刑事自诉案件进行法律监督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了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完善刑事自诉案件法律监督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人民检察制度是借鉴了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思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目前,有些法学界学者,对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权提出了质疑,认为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分析,比如,检察监督权与检察权的关系等。为了更科学地完善检察监督权的相关理论,促进检察监督实践,文中对对检察监督权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6.
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具有对其他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职能。我国检察机关的权力内容与国家地位和西方检察机关不同,但法律监督权的单独设置也体现了权力分立与制衡思想,这在我国具体的背景下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当前,在我国权力监督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检察机关对公权力的法律监督,尤其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以保证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的法制体系中,司法机关的设置及其职能分配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的组成之一,同人民法院一同承担着保障法律实施的职能。不同的是,在以“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间的关系体现出的更多是一种相互制约的状态,而在我国,这种制约注定不可能如西方国家那样是相互间的博弈,而是一种单向的监督和制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处于最高地位,有权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依法进行监督。我国检察机关的检察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侦查权,批捕决定权,公诉权和法律监督权。其中,法律监督权是最主要也是最能体现检察机关性质的一项职权,本文在此主要讨论的是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领域法律监督的功能。1我国民事诉讼法律监督权功能之概述根据《宪法》、《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权其功能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其二是维护司法的公正,促进司法机关(这里主要指人民法院)严格执法。在这里,笔者要对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目的和功能作一区分。民事诉...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刑事诉讼进行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的重要体现,是保证诉讼活动依法进行、刑事案件得到公正处理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及执行机关在检察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完善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权的法律监督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法律监督是对法律实施进行的监督。自人类社会设计权力的制约制度以来,始终存在权力分立与制衡以及独立设置法律监督权的两种不同思路。中国的法律监督制度诞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都呈现出制约权力的基本特征。从法律监督制度的制度渊源看,中国古代的言谏制度和御史制度、前苏联和现今俄罗斯的法律监督制度、西方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始终体现着独立设置法律监督权的制度设计路径。我国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应当恢复法律监督的本来含义,尝试对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检察机关理论上拥有广泛的监督权,但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司法实践中检察监督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角色,根据诉讼不同阶段的基本要求来定位检察机关的任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应当定位为法律监督机关,还是定位为公诉机关,一直是司法改革中有争论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国家的权力结构,认为我国的检察权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权。并且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分清楚检察权与立法权、司法权的界限,明确中纪委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和检察院法律监督的关系,防止检察权的过分扩张;另一方面要加强检察机关的合法的法律监督职能,从而更好的打击各种犯罪。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检察机关既是司法机关,又具有某些行政的特征。基层检察系统绩效考核目标应当包括政治目标、法律目标、政策目标与技术目标。考核手段应当基于行为、基于业绩或者基于关系。现行的考核办法存在一系列问题,可以通过思路和制度的创新予以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文姬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3):127-129,158
检察机关应当定位为法律监督机关,还是定位为公诉机关,一直是司法改革中有争论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国家的权力结构,认为我国的检察权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权。并且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分清楚检察权与立法权、司法权的界限,明确中纪委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和检察院法律监督的关系,防止检察权的过分扩张;另一方面要加强检察机关的合法的法律监督职能,从而更好的打击各种犯罪。  相似文献   

14.
公民问责是行政问责的一部分,是行政问责的深化,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公民问责制的发挥作用必然要求政府消息公开、问责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等一系列制度的保证。文章从公民问责的理论渊源、我国公民问责的现状入手,探讨构建我国公民问责制度的具体路径,以期对我国公民问责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这对于起诉权的完善,增加量刑透明度的增强,审判权的法律监督,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预防司法腐败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通过量刑答辩,将量刑问题透明化,使辩诉双方都清楚量刑的过程和结果,使判决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减少不必要的上诉、抗诉,达到减少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维护法律公正,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法制思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法制的逐步健全,树立法律权威日益显得迫切和重要。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性,阐述了树立法律权威的途径,以此呼唤我国法制时代的尽早到来!  相似文献   

17.
检察权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权力,法律为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提供了许多保障措施,使检察权在追诉犯罪、惩治腐败、纠正违法、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检察权的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制约了检察机关的发展。通过改革,完善检察权,使检察权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保障检察权充分而有效地行使,是检察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检察制度是司法系统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分析我国的检察制度,首先要关注的是检察权的问题;检察权是一项独立的国家权力,法律监督是其根本属性。我国现行检察制度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影响其法律监督权的充分发挥。推进我国检察制度改革,应从检察队伍建设、检察机构体制、法律监督层级关系和内外监督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国外政党注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主要有:制定详细配套、简明实用的党规党纪;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党规党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突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严格执行党规党纪.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国做法,而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政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有益做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之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又是特别需要社会关怀和法律保障的弱势群体。现阶段,对弱势群体进行特别保护是人权理论发展和世界立法的总趋势。对未成年人的立法是否完善,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进步与否的基本标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等科技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文章从对未成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含义着手,分析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法律问题,并为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一代的茁壮成长,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