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6,(4):2-5
一、手型 1.拳五指卷屈,拇指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拳面要平 (图1)。 2.掌五指分开自然伸展,掌心微内含,虎口撑圆呈圆形,掌指要富有弹性(图2)。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图3)。  相似文献   

2.
八极拳手型八极拳的手型大致可分成静态手型和运动手型两种,其静态手型主要有掌、拳、勾三种。掌五指自然分开,掌、指微屈向前,静态时,掌心空虚内收;动态触物时,意、气、力合一外凸,掌型呈荷叶状,八极拳门称之为"荷叶掌"。(图1—1)拳四指屈卷松握,拇指搭于食指、中指第一指节处。(图1-2)勾屈腕垂指,拇指搭于食指、中指第一指肚结合部,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弯曲。(图1-3)  相似文献   

3.
一、手型l.掌。五指自然伸展,虎口撑圆,掌心略内收,成凹型。掌指向上,掌心向前为立掌。掌心向上,为仰掌。掌心向下,为附掌(图1)。2.拳。四指向内卷屈,拇指压于中指、食指的第二关节上(图2)。3.勾。五指指尖向内内拢,屈腕(图3)。二、手法1.搂报:教法提示:右转举臂~屈臂下按~左搂右报~左转举臂~屈臂下按~右搂左推。(1)右转举臂: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头正,虚领顶劲,立项,松肩沉肘。周身放松,意念集中。准备式做好后,接着提起左脚向左平行开步,与肩同宽;随之,身体右转,右手外旋,向右侧上方举起,与肩同高,掌心向上,掌指斜向石,左手屈臂抬起,手…  相似文献   

4.
张凯 《精武》2006,(3):15-15
1.平握拳四指并齐卷拢,大指屈回,置于食指与中指第二关节间,拳要握紧,拳顶要平,腕部要挺(图1,图2)。 2.瓦拢掌五指伸直,掌力外撑,从小指外侧到掌根部分,感觉充实有力,关节伸展,指间间隔均匀,力点分明(图3,图 4)。 3.柳叶掌四指并拢,大指回扣,力在掌沿、腕部(图5)。用时可翘可平。 4.二指掌食指与中指撑开伸直,不能屈曲。拇指屈回扣压在无名指与小指上(图6)。用时可直戳与后插。 5.环形掌拇指与食指在上,虎口撑圆  相似文献   

5.
周英南 《武当》2011,(7):16-18
(接上期)三、手法、招式杨式太极拳的掌要求五指自然伸直,指间稍离,掌心稍窝,五个手指基本在一个平面上。(手法说明,《拳书》第7页)关于杨式太极拳的掌,拳家们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说手指自然张开,微曲……;有的说手指向掌心侧微曲,不伸直……等等。拳论日:"其根在脚,发于腿,  相似文献   

6.
《时尚球类》2005,(1):17-17
1 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分开,手指均匀地分布于球体四周,拇指与小指位于球体两侧,将球体置于指根部(中部或食指之间,图1)。  相似文献   

7.
(一)手型 1.掌:陈式太极拳对掌的要求是“瓦拢掌”。拇指与小指有相合之意,中指、食指、无名指微向后仰。四指均轻微合拢,但不可用力,掌心要虚(图1)。  相似文献   

8.
一、按摩要求:动作始终意守下丹田(脐部)。第一节:洗面。动作:两手对掌搓热、干洗面部,一上一下为一拍。拍节四八拍(下属同)。第二节:梳头。动作:两手手指分开,虎口相对,指尖紧贴头皮,由前额上缘发际开始,逐渐向后作。来回梳抓动作,每拍梳抓一次。要求:全头梳抓到。第三节:指弹头。动作:两手五指微弯曲,自然分开,用指头弹打头顶部,从上星穴沿督脉行至百会穴,向后到哑门穴,1~8拍弹打~遍。要求:两腕放松弹打。第四节:擦耳。动作:两手半握拳,食指指腹于耳朵耳轮及所有凹陷处擦摩,从上至下擦摩为一拍。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11挑掌杨式:侧掌自下向上屈臂挑起,掌指向上。要求:指尖高不过眉、肘不贴肋,虚腋。孙式:侧掌自下向上屈臂挑起至耳门旁,掌指向上。要求:指尖向上,掌心贴近耳门。肘尖下垂,不贴肋,虚腋。吴式:侧掌自下向上屈臂挑起,掌指或大拇指尖向上。要求:臂自然伸直,力达指尖。武式:陈式无明显挑掌动作。12架掌杨式:手臂内旋自下向前上架在头侧上方,掌心向外。要求:臂保持弧形,高过头。孙式:手臂内旋自下向前上架在头前额天庭处,掌心向外。要求:手背贴近额前,臂呈弧形,坠肘。武式、吴式、陈式除各自掌形不同、高低幅度略异外,基本相同。(完)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一点体会     
国内所有体育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对蹲踞式起跑两手撑地的要领都是:两手拇指向內,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与拇指成“八”字形,虎口向前。这样做普遍的毛病是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分为两边,使肘关节向外,摆动时肘关节只能向外摆,不能产生正向前的惯力。我在教学时采用:五指  相似文献   

11.
铁砂三掌     
铁砂三拿,即是民间传统的铁砂掌的三种练习方法。三掌指的是:劈、插和螺旋掌法。一、劈掌─—即坚掌。虎口朝上,自上而下直接劈下,着力点在手掌外缘。二、插掌─—即五指朝下,虎口朝外,五犯可并拢或分开,自上而下直插,力点在中指、无名指和食指指尖。三、螺旋掌─—与劈掌似同,由上而下将达袋面,反腕,手心向上,手指横形,五指分开略向上翘,着力点在小指和无名指掌骨处。器材准备:铁砂袋一个,长宽约40厘米,用坚实的帆布制作,内装黄砂和生铁落;黄砂和生铁落为1:1。木凳子一张,高约1米。练法:练功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  相似文献   

12.
易筋经(四)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势[预备姿势]并步。[动作操作]足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腰实腿坚膝直,同时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左在右上,腕部相靠,掌背相对,指端上竖,四指并拢,拇指外分)(见图15)。运动两臂。左臂经上往后,成钩手置于身后(松肩直肘,钩尖向上);右臂向上经右往胸前(松肩,肘略屈,掌心向左,微向内凹,虎口朝上),掌根着实,蓄劲于指(见图16)。右臂上举过头,由头之右侧屈肘俯掌下覆,使手抱于颈项;钩手化掌,使左掌心贴于背(指端向上,五指自然分开),在生理许可范围尽可能向上(见图17、18)头用力上抬,欲使头后仰;上肢着力,掌用劲下按,欲使头前…  相似文献   

13.
两腿前后分开站,双手持球置胸前。手指分开要自然,拇指八字记心间。指根以上去持球,掌心空出两肘屈。后脚蹬地重心移,两臂传球要伸直。食指、中指把球拨,拇指用力并下压。手腕翻转把球传,全身协调是关键。 ︵山东省平度市技工学校︶胸前传球口诀篮球双手@吕希波$山东省平度市技工学校~~  相似文献   

14.
1 勾型做法杨式: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要求:掌心含空,五指不可用力。掌心可容一小球,勾顶和腕关节处无绷紧感。陈式:五指指尖自然捏拢,腕微伸。要求:掌心含空呈圆形,其掌心空间比杨式  相似文献   

15.
易筋经(三)     
第六式出爪亮翅势[预备姿势]并步。[动作操作]两手仰掌沿胸前徐徐上提过顶,旋腕翻掌,掌心朝天;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中、食指(右与左)相接;仰头,目观中、食指交接之处;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3-4寸,以两足尖支持体重。肘微屈,腰直,膝不得屈(见图9)。两掌缓缓分开向左右而下,上肢成一字平举(掌心向下),随势足跟落地(见图10)。再翻掌,使掌心朝天,十指仍用力分开,肩、肘、腕、掌相平(见图11)。两仰掌化拳,由身后向腰,成仰拳护腰势(见图12)。两仰拳化俯掌(拇指相接,十指用力分开),由胸前徐徐向前推,至肘直;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3-4寸(图13)。继而…  相似文献   

16.
第四手拨云手(拨云观日)预备式:同第一手的预备式。(图4-1)【动作过程】1、两臂平举:同第二手的“动作过程”1。(图4-2)2、向左云手:左掌边略内旋边向左侧立圆划弧,掌心向外,掌指朝上,手腕与肩同高,至左侧时左臂自然伸直,肘微下垂;同时右手向左、向下经腹前立圆划弧,掌心向下,掌指朝左,置于左肋前方;两腿不动,上体随之略左转。眼随左手而动。(图4-3,4-4)3、向右云手:右掌边略内旋边向上、向右立圆划弧,掌心向外,掌指朝上,手腕与肩同高,至右侧时,右臂自然伸直,肘微下垂;同时左手向右经腹前立圆划弧,掌心向下,掌指朝右,置于右肋前方;两腿不动,…  相似文献   

17.
王安林 《武当》2007,(10):16-18
(接上期)第七式云手接上式,由左趔马步型转换成右趔马步型,两脚位置基本不变,上身随之向右移动并微有倾斜;同时,左手转换为自然钩手,即手掌向下向内弯钩,手指仍自然分开,斜向下方,手心内含向正前方,虎口向左,掌根部分与手腕角度略大于90度,手臂微屈。  相似文献   

18.
后手握杆时,手腕要能自由活动,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轻轻夹位球杆,好像一个吊环,其余三个手指要虚握,千万不要握得太紧。出杆出球时,要前后摇动手腕,利用腕力将球击出(图1)。杆架手势用手作支撑球杆的支架,称手杆架、架杆或架台等。①卧手支架的手势:先把左手手掌伸直,手心向下,平按在球台面上,再分开五指,然后掌心拱起,拇指紧贴食指翘起,食指根部和拇指之间便出现一个凹槽,球杆便可以放在凹槽上活动自如(图2)。如需要调整高低时,可以使手伸平而降低高底,或拱起升高适应击球需要。②翘手支架的手势:为了容易理解,方便练习,现把这种手势分解成单项动作图解说明如下(图3)。(1)将左手平放在球台面上,手心向下,由手腕到指尖,向内侧稍微转个小弯,图①。(2)小指、无名指和中指,一齐向内侧转动拱起,手掌左边压在台面上,三个手指形成支撑的手势,图②。(3)当左手与球杆方向接近直角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尖向一起捏,图③、④。(4)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圆圈后,便可以把球杆插入圈内来支撑球杆击球,图⑤,如果需调整高低时,可伸展或拱起中指来调整。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9双分掌杨式:两掌十字交叉合抱于胸口前,向左右弧形旋臂分开,掌心朝外,腕与肩同高。要求:两臂成弧形,不可直臂高举腕过头顶。陈式:两小臂十字交叉合抱于胸口前,向左右前上方弧形旋臂分开,沉腕立掌,掌心朝外,腕与肩同高。要求:沉肩坠肘,旋膀转腕,双手都逆缠丝。吴式:两掌十字交叉合抱于额前,向上向左右弧形旋臂交侧掌分开,掌心朝外,腕与肩同高。要求:两掌有向下劈意。武式:两掌相对合抱于胸前,向左右平行分开,掌心朝外,腕与肩同高。要求:两手虎口手背两肩有相吸相系感。孙式:两掌心相对合抱于胸前,两掌间与脸同宽,向左右平行分开,掌…  相似文献   

20.
一、抱拳礼1.行礼的方法右手四指并拢弯曲,拇指扣在食指与中指第二指节上,这叫拳;左手四指并扰,拇指弯曲扣于食指根节上,这叫掌。并步站立,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约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祥和,举止大方。2.抱拳礼的涵义(1)所谓拳(这个拳与练武所要求的掌一样),五个手指之间有四个区间,这四个区间就叫做四海,五个手指叫五湖,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讲的“五湖四海”,这个礼做出来也就是说“五湖四海皆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