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跳出会议写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1,(Z1):36-37
时下,“会议出新闻”已成不少人的共识,对于记者来说目前缺的只是从会上发现新闻的眼睛和处理会议新闻的诀窍。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过,会议是十分丰富的新闻源,会议上精神最集中、议论最集中、信息最集中,如果记者留心捕捉,细心研究,几乎每个会议都可写出好作品来。的确如此!从笔者采写会议新闻的体会来看,参加会议,只要做个有心人,不但能发现独家新闻,而且能写出获奖新闻。那末,如何发现独家新闻呢? 一、从会议材料中寻找新闻点 从会议材料中寻找新闻点,是指按新闻价值来取舍报道的内容,从会议材料中找出普通群众最…  相似文献   

2.
有的会议特别是新闻发布会,"主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新闻点,每个新闻单位都不可能避开这个新闻点另做新闻,这种会议一般难以写出独家新闻.但是,只要记者善于利用互联网以及采访主办单位有关人员找到独家的新闻背景.仍然可以在新闻中写出不少独家内容,使自己写出的会议报道别具一格,与其他媒体记者的会议新闻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从会议材料中"淘"新闻,即从会议材料中寻找新闻点,是指按新闻价值来取舍报道的内容,从会议材料中找出那些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最有特色、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4.
在会议中找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写会议新闻,有时整个会议议程中也难以找到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点,或者根据找到的新闻点充其量也只能做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这时,不妨将与会者讲话中讲到的故事组合成一篇稿件.这样,可将本来只能做"豆腐块"新闻的东西做成一篇1000字至3000字的"大稿",而且使自己的会议报道成了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5.
像报道其他任何新闻事件一样,会议报道的重点是要把会议的新闻点“暴”出来。但会议的新闻点在哪里?是会议本身还是会议上某人的发言、会议的公报、宣言?有人会说,这些都是新闻。在多数情况下确实是。会议的“新闻点”通常是会议的主题或者某人围绕会议主题发表的重要讲话。当会议本身很重要时,会议自身自然也就是新闻,甚至是很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会议报道目前存在的样式程式化,写法平淡等问题,提出要抓住会议新闻点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希望快速获得新的信息。新闻媒体尤其是报纸要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就要不断增加报道的含“新”量,特别是会议报道一定要注意寻找新闻点进行报道,避免刻板冗长,枯燥乏味。新闻不在长,贵在精。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曾在文著中多次提到“迅速准确地捕捉新闻点子才能体现记者本色”。 怎样寻找会议中的新闻点? 其实这对于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我认为,只要做到“三心”即用心、耐心、细心,就足以让你的大脑豁然开朗。 首先是要用心地参加每一个会议,时时做一个有心人。会议中什么是新闻点,…  相似文献   

8.
会议报道抓住会议中最敏感的部分、最有价值的内容,根据受众的需求寻找新闻点,应该说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笔者在这方面有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俞益 《传媒观察》2005,(12):53-54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做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会议的“新闻点”在哪里?是会议本身还是会议上某人的发言,或者是会议的决定,或者是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入会说,这些都是新闻。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但是,每个会议(笔者指的是确有一定价值的会议)总有那么一个最亮的“新闻点”,把这个“点”及时地捕捉到,无疑是会议报道成功的关键。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媒体扫描     
“三贴近”带来“五多五少” 朱滨龙撰文指出,新闻界在落实“三贴近”的过程中,努力寻找新闻点,改变以往报道模式,首先在会议消息和领导活动报道中实现突破,这方面的报道出现“五少五多”的可喜现象。  相似文献   

11.
王士贞 《记者摇篮》2004,(11):33-33,31
时下.不少政务类和工作类报道即使新闻性很强,但由于标题制作得不精不巧,很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但是。报纸又必须经常发表这类报道。有些还要作突出处理,这就需要我们攻破这个难点。从新闻编辑实践看。要制作好这类报道的标题,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挑出最能表现主题和最能体现新闻内容的新闻点。因为在这类报道中。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往往淹没在大量的成绩、问题、经验、做法、数字甚至领导讲话和活动之中,这给我们在很短时间里找准新闻点,带来很大难度。如果不能在标题中挑出新闻点.首先看到的是工作味、会议味和公文味较浓的标题,就难以勾起阅读全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新闻点",专业上即是"新闻由头",或者叫"新闻根据""新闻依据"."新闻由头"是新闻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方面. 党刊一直以来以报道党的建设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党建工作经验和信息为主,和报纸、新媒体等比起来,仿佛新闻性不是那么强,需不需要找"新闻点",怎么找"新闻点",并没有引起多少重视.  相似文献   

13.
鲍艳红 《新闻窗》2008,(6):46-47
当前,会议报道在媒体的新闻来源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跳出如流水账般的“会议八股”,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是新闻记者、新闻单位乃至相关主管领导都需研究的课题。如何在会议里发现新闻线索、确定报道方向、跳出会议写好写活会议新闻,这里笔者谈谈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记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就是要求新闻记者具备极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洞察力,善于发掘事件的新闻点并及时进行报道.然而,真正要搞好一篇报道,还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做到心到、眼到、情到.  相似文献   

15.
党和政府的会议报道是党报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党报记者采访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掘会议信息资源,搞好会议报道,是摆在每一位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此,笔者就改进会议报道谈几点看法。深入挖掘新闻资源报道好党委政府的会议活动,党报责无旁贷,但是会议报道很容易流于公式化、程式  相似文献   

16.
当前,县级台如何提高新闻节目的可视性,从而在众多媒体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呢?大力改革会议新闻应当承认,会议里有新闻.党委和政府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往往要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对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这样的会议本身就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作用,是非报不可的.但是,县级台目前的状况是,会议新闻或领导活动的报道形式单一、手法呆板、镜头雷同、内容肤浅.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进行大力改革,在文字内容上,要使其达到“准确、精炼、新鲜、生动”的要求.要深入挖掘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新闻点,注重新闻价值,选取好的角度,压缩会议新闻篇幅,突出一两个普通百姓关心的中心内容,其他内容则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同时,以一句话新闻、口播新闻等形式,增加新闻的有效信息量.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常受制于议程、内容而陷入程序化的误区,记者的稿件几乎一个模式,报道缺乏新意。如何改进会议报道?这已成为各新闻媒体共同面对的现实难题。挖掘会议现实意义会议中有新闻。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部门和群众团体召开各种类型的会议,都有其明显的目的。或是传达政令,或是布置任务,或是研究解决问题,或是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市、县一级召开的会议,往往涉及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务,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京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46-147
作为专业媒体的记者或通讯员,会经常接到一些会议新闻的报道任务,如何在“会海”中抓到“活鱼”,让会议新闻耐看、读者爱看,从而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是我们每一位记者和通讯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成就性报道如何与时俱进,做到“成就年年报,年年出新招”?挖掘成就性报道的“潜在新闻点”,是我们把握成就性报道出新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组特殊的会议报道,容易产生篇幅偏长、可读性较差等会议报道的通病。新华日报在新一轮改版中特别强调“活化”规定动作,怎样活化“两会”报道这个大的规定动作呢?笔者连续两年参加新华日报“两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