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档案行政相对人不服档案行政处罚而上诉人民法院而引起档案行政诉讼。但如何认识档案行政诉讼,怎样面对档案行政诉讼.这是各地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档案行政诉讼“程序空转”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机械适用行政诉讼相关规范、行政复议解纷功能发挥有限、当事人理性行权意识尚未建立等。治理档案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现象,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法规范的适用规则,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解纷作用,同时提高当事人理性行权的法治意识,以推动档案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袁光 《四川档案》2002,(5):11-11
章针对档案行政诉讼案件增多这一问题,提出了加强档案法制机构建设,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执法实践等对待。  相似文献   

4.
在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现场笔录是档案违法案件定性、处理和档案行政复议、档案行政诉讼中重要证据之一。但据笔者了解,由于现行档案行政法规中对档案行政执法现场笔录没有统一规定,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作的档案行政执法现场笔录五花八门,亟待统一和规范。  相似文献   

5.
档案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主动参与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已进行的档案行政诉讼中的与被提起诉讼的具体档案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它以与被诉具体档案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标准确定其范围,包括公民和组织。明确档案行政诉讼第三人的举证责任,有利于法院及时审结案件,实现诉讼效益原则,确保裁判的有效性和维护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日益成为解决公民、法人等与档案主管部门之间争议的主要途径,构成当事人权益保护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基于2000年以来342份档案行政诉讼裁判文书进行实证研究,讨论我国档案行政诉讼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特点,并进一步分析考察档案行政诉讼裁判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法院级别、被告级别、原告有无聘请律师、原告是否提供证据、被告是否含有档案馆与裁判结果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完善档案行政诉讼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提出对策:未来应当加大对原告的保护力度,完善档案行政复议制度,健全档案行政诉讼证据制度,明确档案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档案主管部门职责,深化档案主管部门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7.
档案行政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和解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不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行政案件的活动。而如何正确选择适用法律,并且有效解决法律之间的冲突,就日益成为档案行政诉讼中尤为重要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即当事人)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可以要求听证,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亦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辩争讼所发生的费用由谁负担?《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和《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具体规定是: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中重要且突出的问题,它是指法院受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界限,即可以受理什么样的案件,不能受理什么样的案件,哪些行政活动应当由法院审查,哪些不能被审查,或者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哪些行政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界限。本文针对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档案开放谁说了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新上海档案》2004,(11):28-29
据2004年6月27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民董铭因申请查阅岳阳路一处房屋原始产权资料被拒而状告上海某区房地局。这是自5月1日《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实施以来,首例市民状告“政府信息不公开”而被正式立案受理的行政诉讼案。8月16日,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此案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一向以敢于涉及社会敏感问题著称的《南方周末》更是以相当大的篇幅深入报道了此案的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向德才 《天津档案》2006,(11):15-15
正确认识档案行政诉讼制度,积极做好档案行政应诉工作,是《档案法》赋予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权之后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是新时期对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取得证据是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为的前提。本结合《行政处罚法》、《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档案行政处罚中的证据取得规则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评论《档案定义应以文件为属概念》一文的正确性,阐明了作者的文件观、档案观以及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最后以分析《震惊全国的档案行政诉讼第一案》一文为实例说明研究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赋予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使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处罚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颁布实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档案行政执法、实施档案行政处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当事人不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那么在档案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档案  相似文献   

15.
档案行政裁决属于档案行政司法行为。了解档案行政裁决的特征、种类、原则,构建档案行政裁决的运行机制,既是档案工作法制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依法治档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湖北省荆州市档案局经历了一场时间长达两年之久,市区两级法院四次开庭审理的档案行政诉讼案。此案最终以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结案:驳回原告的一切赔偿要求,由原告承担诉讼费.这起因涂改档案被通报引发的档案行政讼案给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工作者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申欣旺 《中国新闻周刊》2010,(17):36-36,38,39
作为法官,江必新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参与筹建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从事行政审判工作时间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如果以1982年试行的民诉法中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为起点,他的行政审判生涯与中国的整个行政诉讼在时间和历史轨迹上相吻合,他见证了逾20年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博弈。如今,他是最高人民法院主管行政审判工作的副院长。  相似文献   

18.
从两起查档司法案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龙飞 《浙江档案》2004,(4):30-30,35
先说两个因查阅档案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例: 第一个案例发生在江苏无锡.2001年2月8日,江苏无锡63岁的高级工程师陈××向无锡市崇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无锡市档案局违反档案法,剥夺其查阅档案的权利.其诉讼请求具体是:1、要求被告允许原告查阅无锡市水利局和财政局在1985年至1987年下达的农补周转金会文件和党组办公会议记录;2、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信息公开工作是档案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因档案信息公开引发的争议层出不穷,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日益增多。通过对近9年来109起案件分析可知,档案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存在原告滥用诉权,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较为模糊,档案馆、档案局与人民政府在信息公开中的主体地位与法律责任不明,信息公开与否缺乏明确依据,档案馆、档案局存在一定程度不作为等问题。未来应当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公开滥诉行为的判断标准与规制方案,厘清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的标准,明确“以公开为原则,以保密为例外”的档案信息公开原则,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与工作职责,促使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工作协调顺畅。  相似文献   

20.
宋飞 《档案管理》2016,(2):23-24
档案行政行为与档案行政权力不是同一概念,档案行政权力不等于档案行政行为,档案行政行为与档案行政权力不是对等或对应关系,档案行政行为清单不等于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中,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档案行政权力、档案行政行为,以及档案行政行为与档案行政权力的关系,以便明白清楚地开展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