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与武术奥运策略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和演绎分析法,探讨了武术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联性以及奥运会对民族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认同了武术走上奥运是武术自身发展和对世界人民做出贡献的基本观点。作者认为武术具有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体系和实践内涵,阐述了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宪章的一致性、武术思想与奥林匹克主义的相似性和武术竞技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兼容性,提出武术走上奥运有利于加速国际化进程,有助于武术运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得出结论,武术必须走上奥运。但武术走上奥运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需要讲究策略,首先是要加大武术的国际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武术的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武术的价值,成为武术的热爱者,提高武术运动水平。其次是要分清武术进入奥运的轻重缓急。从现实来看,散手项目先行突破,套路运动随后紧跟比较合乎实际。最后是要加强对武术技术规范、竞技规则的研究,在保持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和奥运游戏规则的融合,争取武术早日全面进入奥运。  相似文献   

2.
现代武术竞赛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武术竞赛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的重要方面。竞技武术因得益于完备的竞赛体制,在国内外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传统武术竞赛体系的形成,为传统武术拓展了应有的空间。套路与散手竞赛的分离是武术适应奥林匹克竞技规范的必然结果;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武术的奥运发展战略是正确的选择;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要改变对峙,协调发展,走向共赢。展望未来,套路与散手竞赛的分轨有望得到解决,竞技武术融入奥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传统武术将成为武术后奥运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有关竞技武术的概念与本质、奥运发展、市场化发展以及从发展理论角度对竞技武术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对竞技武术本质的认识多停留于“技击”层面,未能充分认阐释健身、文化、技击与竞技等属性的关系;奥运与市场化发展是竞技武术发展的两大主题,但现有研究对以上实践的理论支撑力度明显不足。从发展理论角度对竞技武术的研究,多停留于现状与对策层面的探讨,对发展规律、发展动因、发展代价的研究还涉及不深或尚未涉及。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时代发展的需要、武术功能的延续、国际化进程和奥运战略四个方面分析了竞技武术在当代繁荣发展的动力。指出竞技武术是新时期武术发展的需要,同时竞技武术的繁荣发展也是武术国际化和我国奥运战略的强大动力,是新时期武术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2008-2011年是竞技武术研究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未能如愿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为此学者们对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回顾与反思,同时研究的目光也不仅仅局限于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这一主要目标,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随着科研条件和实验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竞技武术的研究方法日渐科学化和精细化;武术竞赛规则的研究日趋规范化和标准化;竞技武术理论研究逐步趋于理性化和辩证化。作为竞技武术两大主要运动形式的套路和散打,除具备以上四个竞技武术研究的总体特征之外,还凸显出各自的特点。在积极向奥林匹克竞技运动靠拢的同时,竞技武术套路研究更加注重对传统武术精华的吸收与表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探寻竞技武术套路多元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日益凸显;增强技击性、竞技性和观赏性始终是竞技武术套路研究的热点;在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科学化领域,日渐加强对运动损伤、竞技能力和体能的研究。竞技武术散打研究日渐向科学化、纵深化发展;对竞技武术散打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成为研究的主流;对竞技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生理生化分析成为研究的新趋势;对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员心理分析的研究上升到新高度。展望未来,竞技武术研究必将继续深入探讨或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课题:其一,积极探索与奥林匹克竞技规范相吻合的武术奥运竞赛新模式;其二,积极探索竞技武术套路市场化发展的新模式,实现竞技武术市场化发展的整体推进;其三,加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对接的研究,为竞技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汲取养料,促进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和谐共融;其四,建立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体系,借鉴现代体育学科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竞技武术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6.
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洪浩 《体育科学》2005,25(8):88-95
在提出3个理论假设的基础上,以文化学为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统计法、个案法、逻辑方法等,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哲学、逻辑学、未来学等学科知识,对竞技武术的概念、奥运发展、市场化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在明确界定竞技武术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列宁和毛泽东对本质的有关论述,初步形成了武术的本质学说;进而对竞技武术的本质进行了层次划分,论述了竞技武术的本质特征,廓清了有关争论,对人们认识武术和竞技武术具有积极的前沿意义。对奥运发展理论与市场化发展理论无论在宏观的元理论层面、中观的运行层面,还是在微观的操作层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竞技武术的奥运与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武术的发展需要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缺乏武术文化氛围,武术教育价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武术的发展。发展武术应立足于武术的文化基础和优势,加强武术文化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把武术文化教育融入到习武者的日常生活中,武术文化教育应以中小学生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竞技武术全球化之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国竞技武术走进奥运、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国竞技武术全球化、现代化的需要。结舍实践,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对策:对传统武术技击动作进行简化和规范,对竞赛套路进行等级分类;高度提炼竞技武术的化内涵:客观地扬弃竞技武术所谓的“标准化”和“形式化”;利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发展的竞技武术全球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西体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论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之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西体育文化的第一次融合诞生了近代武术竞技,但战争的炮火和其所依附政府的命运,导致了它的夭折。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新篇章,也为现代竞技武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指引下,竞技武术完成了夯实基础的国内发展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武术确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西体育文化开始了第三次融合;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竞技武术营造了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局面。竞技武术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特设竞赛项目,标志着中西体育文化将在奥运层面上展开第四次融合;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规律与趋势决定竞技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将是历史的必然,中西体育文化的第四次融合也将更加深入和全面。  相似文献   

10.
体育强国视域下的武术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武术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导下的发展方略,认为:应提炼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武术健身的独特功效,弥补群众体育发展不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竞技武术的表现形态,突出竞技武术的民族特色,为进入奥运不懈努力;建设完备的武术产业体系,加速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加大武术教育实施力度,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优势,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武术国际影响力,发挥武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作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稳步推进武术职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竞技武术发展问题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云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497-498,514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即将举行,中国竞技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然而,在这种兴旺发达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武术发展所面临的尴尬与危机,特别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环境下,竞技武术的发展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竞技武术要如何发展,才能走向世界,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这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武术进入奥运会与中西文化的对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小美 《体育科学》2005,25(7):59-6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演绎等方法,通过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差异的比较、武术与奥林匹克文化价值终极追求及其相互适应的分析,指出:中华武术与奥运结合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具有更高审美要求、技击要求和内在修养要求的武术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接受和认可,同时,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文化内涵。以竞技武术入奥为平台,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以此带动其他领域的文化跨越国界,在异国他乡寻找另一种诠释的机会。建议政府在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起主导作用,以唤起社会和民众对其的关注和认同。以中华武术为前导,带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论武术走向奥运会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嬗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是客观的,又是历史性的,同时又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基础。武术走向奥林匹克的社会实践,就是人们根据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对武术体育文化价值观嬗变的一个历史过程,它也是武术继承和创新发展的社会需要。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也是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展条件下形成的新的价值观。武术与奥林匹克共有的教育价值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基础。通过对武术走向奥林匹克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嬗变的研究,来进一步认识其中价值观嬗变的历史现象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武术这一民族瑰宝发扬光大,文章运用文献质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保护传统武术的文化安全、利用现代传媒来发展传统武术、利用国民教育发展传统武术、利用健康教育的理念来发展传统武术、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要融合发展,五个方面制定武术的发展战略,以从零开始的决心,把中国武术发展成一个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可以和奥运会并驾齐驱的运动盛会。  相似文献   

15.
武术在柏林奥运会上的表演实现了其与现代奥运会的首次接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史料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逻辑归纳法和历史比较法对武术奥运首秀的前因后果展开研究。竞技是全面抗战前武术发展的主要内容,张之江此间积极推动武术竞技化改造。至柏林奥运会前夕,为了寻求参与奥运会以向西方推广武术并学习竞技化改造经验,张之江率先发起了奥运竞技的倡议。然而,体育协进会转从展示国家形象的现实利益出发,决定派出武术队随队参与表演。基于此,武术的奥运首秀由"竞技"转变为"表演",并依此为主体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柏林奥运会期间,武术在德国6个城市的12场表演获得了积极反响,却并未借此历史机遇学习奥运精神促进近代武术沿着竞技化之路进行提升。面向未来,从武术奥运首秀中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传承"套路表演"实施精准传播以提升武术"走出去"的影响力;发展"技击竞技",在文明互鉴中始能提高武术"走出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武术人文教育传播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以奥运大文化教育观作为切入点,运用文化人类学、教育学和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奥运教育传播的主题、武术教育传播中人文价值的遗失和奥运人文精神与武术教育融合的必然性,提出武术教育需要从"传统"和"民族"两个向度来把握和操作才能与奥运人文精神实现融合;后奥运时代武术教育传播重在建立基于人文精神教育的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17.
董芳 《搏击·武术科学》2006,3(12):42-43,4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奥运项目的要求,在分析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对策:加大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推广的力度与范围;改革武术竞赛规则;降低套路技术难度,增强观赏性。这是武术走向世界和进入奥运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当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和解读。研究认为:全球化发展引发的武术文化危机、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长期处于尴尬境地的学校武术教育现状等三大要素是制约我国武术教育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们之间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在"大教育"背景下审视中国武术发现:家庭武术教育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网络信息化带动下正逐渐失色,社会武术教育在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休闲化等时代潮流推动下呈现出衰萎之势,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在学校武术中出现了失衡。  相似文献   

19.
打好武术进奥攻坚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武术先导和窗口的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是中国武术向外推广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意义十分深远而重大,我们应该认清形势、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正视困难、坚定信念,继续奋进。为武术进入奥运会那激动人心时刻的早日到来而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打开新局面,抓住北京申奥成功的千栽难逢良机,拿出北京申奥的精神和劲头,打好武术入奥攻坚战,最终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