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考述庆阳北石窟代泾州临泾县令杨元裕、宁州丰义县令安守筠,本县令柳公图等三则造窟和重修石窟寺的铭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造石窟的主要功德主是泾宁二州地方官吏和一般平民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窟的保护现状黄克忠(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大多数的石窟是佛教东传之后作为宗教形象的石窟寺。就时间而论,始于汉代(公元2世纪),而最多的是北魏至隋唐(公元4-9世纪)时期开凿,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就地区分布看,比较集中的分布在古丝绸之路上、黄河流...  相似文献   

3.
虎头寺义邑造像的文化特征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魏洛阳地区佛教石窟中,虎头寺属于典型的民间义邑造像。由于碑记关键内容一直未辨认出来,致使其研究工作难以深入进行。立足于实地考察,较为完整地著录出碑文,从而得以全面把握该石窟的文化特征,解决了石窟开凿时间、造像形制、洞窟名称等问题;厘清了其义邑联合造像基本情况,尤其是发现了开凿该石窟的匠人吕僧空的名字,这在北魏洛阳石窟中还为第一次。以上诸点为北魏洛阳地区佛教发展情况和石窟建造情况提供了重要实证。  相似文献   

4.
克孜尔石窟是新疆石窟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也是我国建造最早和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它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七公里木札提河北岸崖壁上,已编号洞窟达236个。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它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克孜尔石窟因经过历史沧桑变化,建筑遭到重大破坏,雕塑已基本无存,只有壁画保存较好。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除了各种尊像、世俗供养人像和装饰图案外,主要有三大类:即佛本生本生故事画、佛因缘故事画和佛传画。这三类不同主题的故事画,基本上概括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本文仅就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炳灵寺附近城关考石磊炳灵寺石窟,地处黄河上游甘、青交界的永靖县境内。这个幽居在小积石山深处的石窟,有着漫长的历史。《法苑珠林》①上说:“有石门滨于河上,镌文曰:晋泰始年之所立也。”晋泰始年是公元二六五年。如果按这一说法,炳灵寺石窟在晋代时就已开凿。又...  相似文献   

6.
帐是一种古代家具,高级住宅中普遍使用,作为一种空间形式,佛教传人后将其用于供佛,并对石窟建造产生了影响。麦积山石窟有一批帐形洞窟,本文阐述此类洞窟的产生、发展演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历史以来,历代中原王朝的外患基本来自北方。一部厚重的华夏文明史的叙写过程,总是与抵御外族入侵的经历密切相关。从地理格局上看,宁夏正处在中原与边地的过渡地带,是多民族生成和融合的地方;从军事意义上说,宁夏是演绎和承载战争时空的地带。六盘山与贺兰山南北贯通,成为这个地域格局上的屏障。黄河、清水河、泾水贯穿其间,是西北地区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北历史的演绎和文化的生成产生过重大影响,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文化、贺兰山岩画、石窟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沙漠文化等成为黄河文化的直接载体。在这个过程中,彰显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突出了地域文化的军事特征。  相似文献   

8.
两宋时期,川渝地区石窟开凿主要活跃在盆地东南一带,其间当地涌现出一批以营窟为业的工匠。来自普州的文氏家族自11世纪中叶至12世纪末有六代人从事佛工,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兼具时代风貌与个性特色的造像样式,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石窟艺术风格的走向。13世纪进入营建高峰期的宝顶山石窟,在作风上继承并发展了文氏一系样式,通过造像类型比对并结合其他因素,初步判定文氏家族当年参与了此山的建造。  相似文献   

9.
位于郑州西北30公里黄河南岸的黄河游览区,原是一片荒山秃岭,经过郑州人民多年的岗坡绿化和景点建设,如今已建成五龙峰、骆驼岭、黄河大观等八个风景区,吸引上百万人次来此参观游览.图为正在建造中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高达106.4米,依山而造.这是塑像模型.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每年以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口区,并向海域快速推进建造的三角洲体系,它是黄河流域最新的陆地,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的建造和演变过程除与滨海海水动力条件有关外,主要是下游河道频繁变迁和河口尾闾摆动改道影响所致,也受控于黄河特有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中"精品中的精品"的聚集地越来越吸引旅游者炽热的目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以其独特的石窟文化和极高的欣赏价值,已成为河南旅游的名片。以调查问卷为基础,对龙门石窟的游客行为作初步分析,其中包括游客人口学特征,游客客源空间和游客一般行为特征分析。龙门石窟客源市场开拓及管理应从5个方面加强:确定客源市场需求及特征,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营销手段;以游客满意为中心,完善服务设施,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提升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构建体验性购物系统;全方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静态遗产资源的深度体验开发;加强利益相关者组织协作,提高旅游社会服务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洛阳龙门石窟造像凝聚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经典,达到了我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从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及其造型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洛阳龙门石窟造像造型艺术应用价值的剖析,挖掘其在洛阳唐三彩造型设计发展方面的应用价值,从而从中汲取其造型艺术的精华元素,改变洛阳唐三彩造型单一的局面,推动洛阳唐三彩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3.
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内近代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唐代石刻遗物。本文通过其中李元珪和尚纪德幢及比丘尼澄璨尊胜经幢史料记事的探讨,拓展了人们关于"龙门十寺"外延概念的认识。而两件文物涉及的闲居寺、敬爱寺、少林寺、圣善寺、万安山香城招提之所及宁刹寺、圣善寺、护法寺有关教团内外僧俗人际的因缘世相,则反映了唐代佛教在东都畿下辗转朝野、风华一时的情态。  相似文献   

14.
近七十年来,云南石窟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点:滥觞阶段,由宋伯胤等首做调查,搜集了一些基础资料;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云南石窟的年代、来源、题材、宗教内涵等进行相关考释,呈现出"多角度"的研究态势;兴盛阶段,"石钟山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吸引了国内外学者、高等院校师生的关注,研究逐步向全面方向发展。云南石窟研究,应当也正在朝着全面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5.
解读花山石窟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石窟内凿痕考察、石窟与古建筑岩性鉴定及比对,并结合史料文献考证,论证了花山石窟系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徽商鼎盛时期由于大兴土木、先民开采石料并进行初加工的古遗址。  相似文献   

16.
库木吐拉石窟位于库车县库木吐拉村,是新疆汉风壁画遗存最多的一处石窟。库木吐拉的汉风洞窟已可初步确认的达20多个,尚有许多因风沙和水渍的毁坏已无法统计。本文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1、14、16、73号洞窟等,就其风格技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北魏宦官主持参与的佛教寺院建设和造像工程主要有三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其他工程;立僧尼寺。他们修建寺庙并不完全出于宗教目的,更主要是政治目的;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决定其在寺庙修建中的特殊地位,致使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华美。宦官们在建筑、规划和雕刻等方面的特长,为其扮演将作大匠角色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分别于2013年3月、7月、10月、12月对伊河龙门段进行4次采样,调查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伊河龙门段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5种(属).其中,绿藻门为52(属)种,硅藻门有23(属)种,蓝藻门21(属)种,裸藻门4(属)种,甲藻门、黄藻门和隐藻门各2(属)种.利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理化指标,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判定伊河龙门段水质处于中营养型,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龙门石窟中的擂鼓台中洞和看经寺窟是武周时期的两座禅窟,其共同之处就是在石窟内刻有25或29祖师像,刻其像的原因与禅宗北宗的争立"法统"之说有关。北宗立法统始于法如及其门下,盛于神秀及其门下;而后来的南宗的祖统说只是沿袭北宗之说而已。  相似文献   

20.
在对河南省引黄灌区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现状及202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后得知,河南省引黄灌区将缺水达24.15亿m^2,并且缺水也会成为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实行井渠结合,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解决引黄灌区水资源紧张、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根据优化配置方案,在中等干旱年,自流灌区平均引黄水量为6646m^3/hm^2,比现状用水量10968m^3/hm^2,节约用水量4320m^3/hm^2,黄河可供水量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