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俪萍 《教学随笔》2014,(10):20019+19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生学习语文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相似文献   

3.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超 《考试周刊》2014,(76):46-4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阅读正是一种很好的培养能力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必须逐步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应遵循"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学生会学,才会乐学,才会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批注式教学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阅读",一改传统教学中"填鸭式学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就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养成,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往培养语文能力主要是技能训练,课标颁布后强调语文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进行技能训练,我国语文教育界已有颇多研究,可如何进行语文实践及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实践能力,尚处探索阶段。语文实践包括口语实践、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等,本文拟探讨在阅读实践中阅读实践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  相似文献   

9.
曹忠远 《黑河教育》2014,(10):47-48
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预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预习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进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一、激发动机,培养预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来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种需要 阅读,不只是掌握知识的力量;阅读,不只是掌握财富的力量;阅读,就是生活,更是一种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它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单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  相似文献   

13.
李翠林 《小学生》2012,(11):17-17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认为,让学生自读,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自读是学生感知、理解课文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通过"自读",可以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郭玉杰 《考试周刊》2013,(32):32-32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应主动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文章首先分析了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及可行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符合"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其次,总结了语文阅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语文阅读的基本特征;最后,从语文语言和语文知识结构两个方面,基于具体示例分析,提出了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艳 《贵州教育》2012,(6):35-3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而拓展训练、拓展阅读正是语文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说明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怎样阅读,阅读什么书籍,怎样汲取书中有用的信息,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责  相似文献   

17.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要点,是实现语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个综合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习惯对其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呢?本人认为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立足教材,合理延伸,从而培养并提高其阅读能力.具体来说分三个阶段,即"消化积累期"、"联想比较期"、"灵活运用期".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扩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教学,注重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它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这一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20.
课标指出:"语义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是个体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日常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考试评价时却常常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阅读部分,考试形式一般是简单的一空一填、一问一答,学生的作答出现了两极现象,即要么单一、封闭,学生只需凭借记忆或再现这些较低水平的思维活动完成答题即可;要么没有边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