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园林绿化工程是在一定范围的地域内,运用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和不同风格的艺术手段,通过对特定地形的改造,加入园林小品及绿化材料等造园要素,创作而成的一种优美的环境境域。园林观赏树木以其特有的生态平衡功能和环境保护作用,决定了它在现代文明社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肺腑"地位。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传承角度出发,突出防城港城市地域特色和本土建筑符号,设计师尝试将城市地形"港湾"元素融入现代园林空间,寓意防城港的开放性高速发展,通过绿色生态造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理念的综合应用,探索新都市滨海特色的造园模式。  相似文献   

3.
动物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分析园林动物的视觉美和听觉美,得出园林动物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中的重要作用,以期给当代造园者和园林设计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园林绿化工程是在一定范围的地域内,运用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和不同风格的艺术手段,通过对特定地形的改造,加入园林小品及绿化材料等造园要素,创作而成的一种优美的环境境域。园林观赏树木以其特有的生态平衡功能和环境保护作用,决定了它在现代文明社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肺腑”地住。  相似文献   

5.
<正>在北京西北角有一组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圆明园与附近相连的长春园、绮春园(又称万春园)组成"圆明三园",占地5000亩,规模庞大,气势辉煌,融合了东西方各式园林风格,被中外园林学家一致判定为世界园林艺术巅峰之作,是中国古典园林平地造园、堆山理水的典范,为"万园之园"。然而遗憾的是,这  相似文献   

6.
当时间迈入21世纪,地球环境更加引起全社会关注之时,城市的形象备受瞩目。环境质量一跃成为衡量现代化城市的第一标准,而园林绿化就是决定环境质量的第一要素,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关注和重视园林绿化工程是在一定范围的地域内,运用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和不同风格的艺术手段,通过对特定地形的改造,加入园林小品及绿化材料等造园要素,创作而成的一种优美的环境境域。植物材料是自然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也是造园的重要要素。无论是公园绿地或园林的性质及其范围大小各有不同,但对植物材料的广泛应用都是一致的。它不仅能增加园林的美观与活泼气氛,同时也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活动及动物的生存创造优良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抽象式园林是20世纪40-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风格全新的园林形式,这种风格几乎完全摆脱了造园的传统风格和艺术手法,由于它应用现代主义艺术原理来探索园林的外形、色彩和结构的新形式,因此被一些艺术家称为"最为现代的园林",但也有一些造园家对这种风格提出了种种质疑,甚至否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抽象园林的艺术观——抽象主义的态度各人不一,各抒己见,不得定论,要全面分析抽象园林,首先就必须认识抽象主义的艺术观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8.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突出展现了一个国家及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西方园林的不同点找出中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差异。通过选取中西方造园艺术的翘楚--拙政园与凡尔赛宫为例,从园林设计形态、园林装饰以及造园手法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比较,以期探寻中西方园林艺术以及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9.
林小枫 《科技风》2013,(15):150
园林地形是园林绿地的载体,它对丰富园林绿地的竖向景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园林地形的处理是园林设计规划中的重点。本文主要就地形的作用和地形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清朝圆明园凝结了数代君王的心血,象征他们的帝王志向和天下情怀。圆明园盛时的布局图暗合风水学上"九宫八卦"的宇宙图式,然而圆明园前期和后期衰落时期的造园理念运用也有不同思路,兼并游憩和听政双重功能,即在追求恬淡自然的园林意境时要同时兼顾政治思想的表达,形成了不同的造园手法,层层叠合与统一的双层系统让圆明园有别于私家园林,更体现了儒家文化倡导的礼乐精神。  相似文献   

11.
对园林道路的特点、设计原则等作一初步探讨,旨在为同行们在造园实践或设计中提供一些参考,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形式优美且富有神韵,有特殊的意境,造园手法灵活自由,融合各种艺术于一体,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本文从宋代的时代背景和园林文化等方面,论述了两宋时期园林的特点,说明了宋代园林封闭、内倾、淡雅的艺术风格和其园林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曲媛嫒 《科教文汇》2008,(20):261-261
中国古典园林形式优美且富有神韵,有特殊的意境,造园手法灵活自由,融合各种艺术于一体,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本文从宋代的时代背景和园林文化等方面,论述了两宋时期园林的特点,说明了宋代园林封闭、内倾、淡雅的艺术风格和其园林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针对在园林造园营建中,如何恰当地利用植物进行造景。大量地列举了在造景中树种的选择和树种的搭配。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相似文献   

15.
鄢传荣 《内江科技》2011,32(9):183-183
盆景是我国造园艺术中的瑰宝,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艺术。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中开设《盆景学》课程是盆景事业的发展需要,是园林事业的发展需要,也是盆景教育事业的需要。本文着重探索了高职园林大学生学好盆景创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颐和园与法国凡尔赛宫为代表,从文化背景、历史差异等方面分析中法古典皇家园林的异同之处,使人们对这两种风格的造园艺术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苏州作为我国园林城市的代表,在园林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在世界造园史上也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本文在分析苏州园林这枝建筑艺术奇葩在注重文化和艺术协调统一的前提下,认为园林本身是一种美,是感性的,然而,现实中园林的一切又是理性。我们要借鉴其中的现代意义,从中找到若干经验,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园林     
日本的传统园林之精之微,或如樱花般纤美,或禅思高远,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把它和气势宏大的法国园林相比较,更可以体会到不同民族在感悟和理解自然的方式如何的不同。日本园林是日本民族文化与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相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举例说,日本这个岛国,对海的感情很深,它有一种园林形式叫“枯山水’表现大海和岛,不过“枯山水”却是受中国禅宗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很早以前,日本人就在庭园中挖湖堆山,以湖表示大海。平安时代(784年~1185年),日本的造园受中国佛教的影响形成了寝殿式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复古主义思潮深深影响着整个建筑界,遂掀起古典园林学习热潮。在1955年复古主义受到批判之后,这种热潮骤然冷落。时至今日,无论建筑界,景观界的主要矛盾如何变化,对古典园林的深思、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不应中断。人言"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而网师园则是小园极则,颇有研究意义。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经由空间体验追溯造园手法,做分析解读,以期实现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20.
旅游活动中欣赏园林景观,应抓住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才能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文章旨在使旅游主体了解园林常见的构景类型及常用的构景手法,提高旅游欣赏水平.同时,为旅游地理知识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