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对跳远、三级跳远项目训练的调控机制与促进作用。小周期计划训练对跳跃项目赛前大强度训练与恢复调整更有利于创造比赛佳绩。  相似文献   

2.
周期性安排篮球运动训练过程是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之一。它的实质在于系统地重复各个完整的训练单元训练课、小周期、中周期和大周期,从而使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高校业余游泳训练中力量训练的实效性,笔者运用相关的训练理论,结合从事高校业余游泳训练的实践经验,设计了普通高校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计划以及实施安排,训练周期按时间特征分为恢复训练阶段、一般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及赛前和比赛阶段,各阶段训练有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重点。实践结果表明:力量训练后专项力量明显提高;上肢划水爆发力和下肢蹬池壁爆发力都得到增强;在划水频率基本不变情况下,主项手、腿成绩提高;专项成绩得到提高,并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18):190-192
在我国飞行员训练培训中,法规限定了学员的训练周期,训练时要保持连贯性,避免长时间飞行间断,以免学员飞行技术回潮而浪费训练资源。所以每当寒暑假后开学之际,各飞行大队都要进行一次间断恢复的准备工作,以使学员能很快进入飞行状态,飞行技能能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使紧缺的训练资源不被浪费,飞行安全得到保证。这些准备工作除了证照文件、身心健康等检查外,更主要要从教学方法上研究如何有效进行恢复训练,保证飞行安全与训练质量,所以本文将从人员、飞机、环境三个角度分析间断的特点并研究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述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强调运动员和运动队竞技能整体全面的提高:突出强调训练的负荷强度;训练周期发生变化,负荷后的恢复成为训练中的重要环节,重视心理训练,篮球运动训练创新:只要抓住创新阶段,思想能力、自觉的应用创新规律来不断地进行科学创新,是现在和将来运动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疲劳是运动员在训练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也就是机体超过正常活动而产生的暂时性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负荷训练时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身体机能的变化。疲劳的消除,是进行有效训练不可分割的部分,其主要方法有: 1.调节训练的手段 首先,在训练过程中要科学安排训练的周期,使负荷按波浪式变化,广泛采用多种恢复手段、训练条件、器材和运动场地。采用恢复周期和预防性的休息调整日,建立运动员正确的训练节奏。其次,要使每次训练课达到最佳效果,严格遵守练习与训练的合理顺序。再次,训练后进行慢跑或一定速度的步行,应  相似文献   

7.
中长跑训练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身体素质训练、小周期多课次训练、速度与耐力训练、营养素的合理调配,文章就现代中长跑训练中影响成绩的人为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代篮球训练,必须注重运动队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全面提高,增加负荷的强度,改变训练周期,注意负荷后的恢复,十分重视心理训练,这是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孙伟 《教师》2013,(11):127-127
本文对田径耐力性项目运动训练年周期特征进行解析,得出年周期在时间上的特征是以双周期为主,单周期和多周期共存,在空间上训练内容中专项训练的比例远远大于一般训练和竞赛训练。  相似文献   

10.
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能很好地帮助少儿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并有助于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克服恐惧心理。表象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周期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运动训练实质上是一个循环过程,恢复是训练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负荷与恢复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训练中往往忽视运动训练中技术不合理导致疲劳过早产生,轻视运动训练过程中恢复的重要性,以及缺乏对训练课结束部分恢复的重视。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降低运动过程中不合理疲劳的产生、重视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恢复、加强运动训练结束部分疲劳的恢复以及运动训练课后疲劳的恢复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运动训练过程加强恢复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竞技体操向着高难、创新的方向发展,没有独创的高难动作和自己的技术风格是很难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训练中除了要加强身体全面素质及专项素质的训练和提高技术水平外,在训练中还要遵循超负荷训练恢复的原则,只有更好地掌握运用超负荷训练恢复的基本原则,才能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达到高质量完成动作的目的,取得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3.
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应属于训练的指导思想,而不是具体的训练方案。竞技状态和训练安排出现的周期性,是科学的规律,训练中必须遵循。但“训练周期”理论不能作为具体的训练安排,由于运动训练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必然导致整个训练过程实施周期发生改变。因此,必须依据训练的实际变化适时对训练周期进行适当的调节,同时,周期的划分和具体的训练方法应该依项目特点等情况来安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机体在运动训练后的恢复过程中,会出现在运动时消耗掉的物质、器官和系统的机能水平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生理学上称之为"超量恢复"。通过对"超量恢复"理论的再认识,试图把它更好地应用在指导运动训练中。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深入分析国内外"超量恢复"理论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超量恢复"理论的实际应用。结果:在我国运动训练实践中,发现并找出运动员个人实际训练时的"超量恢复"时间点,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超量恢复"时间点,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训练强度和训练频率,是我们在指导运动训练中应该思考的问题。结论:广大体育工作者应合理运用"超量恢复"理论,开发创新的思路、创新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同时要掌握和了解机体各种能源物质的恢复时间和区间,为教师和教练员在教学和训练中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为增强训练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地方院校双周训练小周期400 m训练方法的效果进行实验跟踪研究。双周训练小周期训练法有助于弥补当代地方院校体育生训练经历短、身体各项机能对运动负荷刺激的耐受性较低、疲劳出现较早、对运动保护措施不了解、训练易受伤的缺陷,能逐渐提高机体对抗负荷的能力,延缓疲劳状态的出现时间,平稳提升体能训练水平和心理素质,达到大幅提高运动员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卢华华 《考试周刊》2010,(51):132-133
机体在大运动量和高强度的训练之后所产生的疲劳如何尽快消除,已成为众多专家和教练员日斟夜思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运动训练和恢复的关系,阐述了恢复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提出了教练在训练中必须提高对运动恢复的认识,找出好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保证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要使考生在一个训练周期内有效地提高实心球成绩,必须在全年的训练中考虑到训练时间分配及训练的强度比重,有的放矢地安排好全年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8.
再生恢复训练是要通过专门性的训练对运动员的机体进行刺激,使运动员的身体能够快速的恢复到原先的水平。文章在文献整理、个案研究、专家访谈以及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再生恢复训练计划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有效的再生恢复训练能够使身体恢复到较高的水平,再生恢复训练要根据项目的特点来制定,在训练中,不仅要注重肌肉的恢复训练,同时也要重视筋膜的恢复训练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前言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总要遵循一些原则,这是我们的训练依据。其中,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国内外运动训练中多年奉行的一条重要的训练原则,它是运动员和教练员长期运动训练实践的经验总结,并在运动分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地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81):105-106
篮球训练要有科学的训练原则作为支撑,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探讨此原则的内容,分析了该原则在篮球训练中适用的原因;从健全篮球多级训练体质、分断组织篮球系统训练和将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相结合这三个步骤进行篮球训练,旨在提高运动员技能水平,为提高比赛成绩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