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旨在通过法律制度的途径解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建立完善的、操作性强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是确保在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下,来落实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金的筹集以及补偿金的管理几个方面来探讨生态补偿制度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汾河上游流域,作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一个独立的流域单元,是太原市惟一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其本身的生态安全状态和对大城市的生态屏障作用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对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进行法律保护,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流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应当着眼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尤其应当注重流域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不仅要廓清其理论概念,阐明补偿的实质、原则、分类、方式,而且需要研制可操作性强的补偿机制和对该机制的监督保障体系。及时有效地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域下游发达地区对上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达到既可以保护上游生态环境,提高上游人民生活水平,又能促进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汉江流域为例,盘点了跨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思路.讨论指出,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重点是加强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协商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及公共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汾河流域生态补偿即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实行流域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流域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实现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和流域生态环境这种公共物品的足额提供,生态补偿作为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是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这是为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制度创新的契机、巢湖提供的生态经济价值、保障"长三角"水生态安全这三个角度,分析建立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依据流域的生态资源特点和经济基础,结合流域现有的政策制度,通过借鉴各地生态补偿政策的相关经验,在构建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完善环境保护税收制度等方面提出建立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闽江源流域生态环境和生态补偿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补偿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闽江源流域长效生态补偿机制,协调闽江源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多方利益,促进闽江上下游之间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嘉陵江流域产业同一般区域产业相比表现出其发展的梯度性,即从上游至下游渐呈发达的趋势。实践上要求在该流域的上游地区选择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生态旅游业等作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流域经济欠发达的中游地区将轻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流域经济水平较高的下游地区,将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重点放在现代农业、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金融、保险、贸易等新兴服务业。建立流域开发管理组织,促进流域分工与合作,统筹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岷江流域近52年(1961-2012)的径流与气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非参数检验(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变换、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岷江流域径流、气温、降水等主要水文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近52年来岷江流域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年均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气温以0.15℃/10 a的速率增加,年均降水量以20.18 mm/10 a的速率减少,区域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明显.(2)岷江流域多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0.38×108m3/10 a,流域径流量在1968年左右出现减少突变,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径流量增加,1993年左右又发生一次减少突变,径流显著减少.(3)通过对年径流量序列进行Morlet小波转换分析发现,岷江流域径流量主要存在69 a的年际周期、17 a和28 a的年代际周期,径流量总体特征是向干枯化趋势发展.(4)通过年径流量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发现,区域降水量是影响岷江流域径流减少的主导因子,在该流域降水量减小的背景下,气温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流域径流量的减小;流域径流对暖干气候的响应表现为径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论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闽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质上是通过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将上游生态保护成本在相关行政区之间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它主要包括补偿主体与客体的界定及其协商机制,补偿资金的测算及其分摊机制,补偿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机制等基本内容。其中补偿资金的测算及其分摊机制是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本文认为生态重建成本分摊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行性和普遍推广价值,并以闽江下游福州市补偿上游南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巩固拓展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构建岷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其2000、2005、2010、2015、2020年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差、较差、一般、良好和优五个等级,并使用冷热点分析工具研究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时间尺度上看,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状况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整体变化不大,总体上呈向好趋势;(2)格网尺度上看,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但分布特征相对稳定.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差和较差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东南部,良好和优主要分布在西北部;(3)生态环境的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变化不显著.高值区分布较分散,低值区主要聚集在岷江水系两岸.  相似文献   

12.
作为对环境纠纷复杂性的回应,环境司法正朝着着专门化趋势发展.实施流域内环境司法专门化,符合流域环境资源整体性规律,有利于司法统一;有利于流域环境行政执法的有效落实;有利于保障流域环境主体的环境权益.巢湖流域可以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环境保护法庭,跨区域集中管辖涉及巢湖流域的环境资源案件,创新流域内环境司法机制,科学配置司法队伍,优质高效审理环境案件,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流上游地区对辖区高污染企业违规排污疏于管理、下游地区对免费的自然资源的滥用、上下游协调联动得不到有效运行等问题,相关地方政府应着力提升生态领导力。生态领导力是生态方向领导力、生态民主领导力、生态智慧领导力、生态制度领导力和生态文化领导力的统一。治理流域水污染问题,提升生态方向领导力是前提,提升生态民主领导力是基础,提升生态智慧领导力是关键,提升生态制度领导力是保障,提升生态文化领导力是根本。  相似文献   

14.
以GIS软件为平台,采用特尔菲法,通过对长汀县根溪河流域的高程图、坡度图、崩岗图与水土流失现状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求取出各因子与流域生态修复区域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可自然生态修复区域和不可自然生态修复区域分别主要集中在根溪河流域的上游和中下游地区,面积分别为21214 800m~2,1 435 275m~2.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上游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生态屏障区,是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区和水源供给区。筑牢上游生态安全和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乃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历时三年,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推进,黄河上游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呈现新进展、新变化、新气象,但目前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文化传承等领域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从强化上游生态保护责任担当、聚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继承弘扬黄河文化、建立健全流域协商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沱江流域作为成渝经济圈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诊断其景观生态风险及时空分异特征对促进流域经济带建设和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景观干扰度和景观脆弱度计算景观损失度,以此构建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运用统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沱江流域近20年的生态风险时空演化特征和空间自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沱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耕地是流域内的优势景观,对景观格局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从数量来看,流域内的生态风险处于低风险等级,但生态风险指数逐渐增大,风险等级逐渐增高,说明整体上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2000、2010、2020年三个时段流域内全局空间自相关的莫兰指数(Moran’s Ⅰ)分别为0.4844、0.5162、0.5336,Moran’s Ⅰ均为正值且呈上升趋势,表明在空间上呈正相关且生态风险的空间聚集程度逐渐增强.以上评价结果为流域内生态风险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定量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岷江上游普遍流传着关于“毒药猫”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对这些乡土叙述文本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岷江上游地区独特的地方性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措施,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安江流域被选作全国生态补偿试点跨省试验流域,通过调查新安江流域源头休宁县生态保护的对策及取得的成效,分析新安江流域(休宁县)生态补偿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实现流域生态补偿,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流域水利开发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对流域生态系统产生了各种负面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电开发已从三峡上溯到金沙江及其它上游支流.该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长江上游流域水电开发现状进行梳理,采用excel统计软件和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以统计图表形式予以清晰表达.研究表明:长江上游流域水电开发规模大、梯级密、水坝高,举世罕见.由于政出多头,加上急功近利,流域开发正在突破生态环境许可界限;布局密集加上高坝大库,地质风险巨大;密如繁星的水电站将面临蓄水不满而影响实际经济效益;大规模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负面影响已经开始突显.据此提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应该在生态友好理念的指导下,在追求正面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其不利影响,以达到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多赢.  相似文献   

20.
清代岷江流域洪灾成因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岷江流域洪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环境、地质地貌等;人为因素主要指战争破坏、人口增加所导致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荒政的废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