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尾巴丢了     
今天我教了小朋友一个新游戏“捉尾巴”。我拿着用纸条做的“尾巴”向幼儿交待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孩子们听了又蹦又跳地高兴极了。我发给每个幼儿一条“尾巴”给他们别在裤子后面。当他们看到每个小朋友的屁股后面都拖着一条“尾巴”时,笑得前仰后合。  相似文献   

2.
今天下午我带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教幼儿玩“贴人”的游戏。可孩子们到了场地上后,有两个小朋友在墙角边发现了两条蚯蚓,并一下子喊了起来,接着许多小朋友也都围了过去,有的叫,有的喊,有的直拍手,还有的要用脚去踩,吵了起来。我忽了,连忙大声说:“小朋友,我们要玩游戏了,快来排好队。”可是他们理也不理,我去拉他们,可谁也不听我的。我急得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指导老师陈老师来了,她了解情况后,到办公室里拿来了一个小盒子,把两条蚯蚓装进了小盒子,并对小朋友说:“这是蚯蚓,等玩过游戏后,老师再给你们看,还要告诉小朋友,蚯蚓有什么本领。”这下小朋友可高兴了,很快排好队,玩“贴人”的游戏  相似文献   

3.
捉尾巴游戏目的:让宝宝练习追逐跑。准备:用彩带(或其他物品,下同)做的尾巴。游戏玩法:两个宝宝身后各系一条尾巴。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家长要提醒两个宝宝,在捉对方的尾巴的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不被对方捉到。被对方捉到尾巴的宝宝要大声学小猫叫。捉小虫游戏目的:让宝宝练习追物跑和踩的动作。准备:一根长约1米的绳子、玩具小虫。游戏玩法:妈妈把玩具小虫用绳子系好,将玩具小虫放在地上,拉着绳子的一端拖着它跑,跑的同时,让宝宝在后面追。当宝宝追上玩具小虫时,要用脚踩住它说:我捉到了!”注意事项:妈妈在拖着玩具小虫向前跑时要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四年冬,我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天津实习时,看了河西区第三幼儿园大班与小班混合的一次体育活动,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活动内容是做两个游戏,一是“请客”(邀请舞),一是“切西瓜”(竞赛性游戏)。大班的小朋友对这两个游戏都比较熟悉;小班的小朋友只接触过“请客”,对“切西瓜”很生疏。做请客游戏时,两班的小朋友大小间隔地拉成  相似文献   

5.
小安是个活泼可爱、乖巧伶俐的女孩儿,在游戏过程中待人热情,礼貌用语使用得当,老师和小朋友都夸她是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可是,门卫阿姨却说,小安是“一个小宝两个样”。果然,我们发现小安在家人和旁人面前,礼貌行为大打折扣。她来园时对保安老师爱理不理,对其他小朋友视而不见.走出幼儿园还经常对接送她的老人耍脾气,态度全部由着性子来。看来,小安文明礼貌的“风采”仅仅是游戏中的特定表现.而换了环境却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咨询热线     
孩子只会当小朋友的“小尾巴”怎么办河北省故城的荀红芳女士来信问:我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时,总是随着其他小伙伴玩,当个“小跟屁虫”“小尾巴”。我担心孩子没有主见、缺乏自信。请给予指导。答:对孩子在和小伙伴游玩中只会跟在后面“小尾巴”这一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81对因气质造成的。应接受孩子的这种个性,不要流露出“你真没出息”这类情绪。要慢慢引导孩子树立自信心,激发其竞争意识,鼓励他在集体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91对因环境影响的。首先要主动为孩子的交往创造条件,如和朋友、亲戚、邻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仅就应用题启蒙教学问题从三个方面谈几点做法。作好准备 1、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和算式说话,初步培养学生口头叙述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说一句话:“圈里有一个书包”,“这里有一所学校”,“学校的屋顶上插着一面五星红旗”,“两个小朋友上学去”等等。到教2+1=3时,再逐步引导学生看插图说两句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一个小朋友。”随着老师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答:“一共有3个小朋友。”进而要求学生连起来说三句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一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三个小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 黄耀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其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 6个生字,由生字组成的两个词语“尾巴”、“一把”,认识 3个偏旁、 1种笔画、 8个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4.使学生喜欢、爱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请小朋友跟老师读课题:比尾巴。注意,尾巴的“巴”读轻声,大家齐读课题。 师: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边听课文录音边想一想:儿歌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儿歌中讲了调皮…  相似文献   

9.
抓尾巴游戏中,孩子们正互相追逐、玩得尽兴时,云云忽然取下尾巴往树上甩,接着又若有所思地换了一把长柄扫帚,努力地向上钩……我一看,原来活动场地边有两棵香橙树,上面结了几个香橙。看见我走过去,他颇为怅然地说:“如果我是跳跳虎肯定够着了。”他可爱机灵的模样、稚趣天真的话语,让我不忍批评他的擅自离开。  相似文献   

10.
“粗尾巴” “捉尾巴”游戏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传统游戏之一,因此,各班的玩具筐里总会见到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尾巴”。中班第一学期初,孩子们带来了和家长共同制作的户外玩具,其中就有几条又粗又长的“尾巴”。一天在户外游戏的时候,琳琳学着大班哥哥姐姐的样子把“尾巴”当跳绳跳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小朋友们情绪高涨) 师:我说到哪儿,你们就摸到哪儿。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大眼睛, 摸摸你的大耳朵,摸摸你的细眉毛,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大嘴巴,摸摸你的长尾巴。 (当说到“尾巴”时,小朋友们都笑了,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 师:你们在笑什么? 生:(只笑却答不出) 师: (不急不忙,微笑着问你找到尾巴了?你把你的尾巴亮出来给大家瞧瞧。 (小朋友们和听课的300多位老师又笑了) 生:我们没有尾巴。 师:我们是没有尾巴。(板书:尾巴) 师:哪些动物有尾巴? 生1:老鼠有尾巴。…  相似文献   

12.
快乐猜谜     
游戏准备:一只用来计时的表游戏开始:抽(chōu)签选出一个小朋友,让他来猜谜。先请他到外面去。大家轻声商量,选出一样大家都熟(shú)悉的东西,比如“滑板”。把外面的小朋友请进来,好,计时开始!大家开始围绕(rào“)滑板”讨论,但要注意了,讨论中不能出现“滑板”这个词!“他滑得棒(bàng)极了!“”注意平衡(héng)!”“我不小心把鞋给磨(mó)坏了!”……猜的小朋友只能听,不能提问。1分钟后,他要立即报出答案“:自行车!”哎呀,不对,错了!换一个小朋友继续做游戏。猜出1个谜,加1分。快乐猜谜@天源 @张艳 @李勇智…  相似文献   

13.
经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很喜欢做《黑猫警长》的游戏。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点,我在班上开展了“争当黑猫警长”的活动。我告诉幼儿:老师要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当“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是专门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的,平时小朋友有什么事可以报告他,“警长”每周选换一次。这一活动,培养  相似文献   

14.
做做玩玩     
多用彩绳鲍水梅绉纹纸(或针织棉毛布条)编织的彩绳,在幼儿园有许多用处。编织彩绳可作为手工活动的内容。用绉纹纸(或棉毛布条)编织彩绳,材料易取,方法简便,且绉纹纸五颜六色,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只要教师把纸剪成纸条,将编织的方法(打辫子)教给幼儿后,幼儿就可二人一起进行编织。随着小朋友编织水平的提高,可要求打得均匀些,结实些,让他们自找颜色编织。能锻炼幼儿手部的小肌肉。彩绳的玩法多样。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用于练习并脚跳、左右跳、助跑跨跳、揪“尾巴”、甩绳等。也可以让幼儿在地面搭成“铁轨”,做开火车游戏。在智力游戏活动中,可拼摆图形,拼搭简单的物体(太  相似文献   

15.
照镜子     
今天我带小朋友玩“照镜子”的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小朋友们两两一组,两个小朋友面对面,一个小朋友做出动作后另一个小朋友要快速做出相同的动作,但方向要是相反的。这个要求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有点困难。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游戏的要求,在游戏中更好地促进孩子方向感及合作能力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6.
玩游戏     
材料:一张桌子、胶带、一团棉花玩法:1.用胶带把桌子分成乒乓球桌一样,有同样大小的两个阵地。2.小朋友分成两组,面对面在桌子两边站好或坐好。(游戏主持人把棉花放在桌子中间,宣布游戏开始。)3.快!快!快!鼓起嘴巴吹啊吹,越用力越好。把棉花吹到对方的阵地上,你就赢了!4.赢的一方得1分。把棉花放回桌子中间,游戏又开始啦!得到5分,你就胜了一局。(这个游戏是三局两胜制。)道具:水彩颜料,纸游戏要点:灵巧A“涂画”老师———用你的脚画画!玩法:1.“涂画”老师对你说:要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你只需要一只脚和一点儿颜料。2.比如说,用你的脚跟,…  相似文献   

17.
装“尾巴”     
“对呀!小动物身体后面应该有什么呀?”小朋友们回答:“尾巴!”我又说:“小朋友回答得真好!动物都应该有尾巴,如:小狗身体后面有条向上卷起的尾巴,牛和马尾巴较长,梅花鹿、狗熊、兔子都有条短尾巴,猪和大象的尾巴都是细细的、松鼠、狐狸是蓬松的大尾巴……”说着我又把眼睛转向小明:“小明请过来,让老师瞧瞧像什么动物的尾巴。”我认真看了看他的“尾巴”,又看了看他的白脸蛋,然后笑了笑说:“真像一匹小白马。”被嘲笑的小明经我这么一说,顿时神气起来。而其他小朋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机会,日积月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活动,常常是游戏结束了,孩子们还兴味无穷。我就趁机让幼儿把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场面画下来,讲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听。比如“揪尾巴”这个游戏,幼儿都喜欢玩。在玩之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节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讨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一上课,戴着小鱼、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他们正在炫耀“自己”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是被蛇咬断了,怎么办呢?“小壁虎”话音刚落,下面的小朋友早就耐不住了,有的说:“向小鱼借!”有的说:“向燕子借!”很快,全班同学被带入了小壁虎要借尾巴的情景。这时,老师趁势说:“小壁虎真的借尾巴去  相似文献   

20.
陆虹 《贵州教育》2009,(22):14-15
个案一 我高兴不起来 行为特征:遥遥小朋友变成老师的影子了,总是在老师旁看着老师做这做那,仿佛对喜欢的游戏、室外活动失去了兴趣。老师问他:遥遥你怎么不去和大家一起玩?回答说:“不好玩,我高兴不起来”。遥遥最近像换了一个人,对谁都有意见,“你有病呀”常挂在嘴上。多多小朋友活动中用英语回答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