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文龙 《上海集邮》2002,(10):30-32
在去年南京全国邮展上,我的《国庆》邮集获得试验类二等奖,本是自己组编这部开放类展品的随记。  相似文献   

2.
在2001年全国邮展上,我的专题类展品“蒸汽机车自述”获得了大银奖,这对首次参加全国邮展的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惊喜了。  相似文献   

3.
我组编的极限邮集曾以《拱门》为题获2002年的全国首届老年邮展镀金奖、广州第二届全国极限邮展大镀金奖,参加首届邮展高级研讨培训班后对这部展集有了新认识,并连题目在内全部推倒重来,重新组编后参加今年重庆全国邮展暨亚洲邮展选拔展,并获镀金奖。下面谈谈自己的这次重新组编。  相似文献   

4.
我的《建筑外墙造型艺术(1940年以前)》一框极限展品,先后获得2012年的济南第5届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镀金奖加特别奖和广州第7届全国极限邮展金奖加特别奖,以及2013年的上海集邮节极限邮展的金奖和珠海东亚邮展镀金奖。尽管这部邮集还不完美,尚有一些不足与欠缺之处,但是,能获得这些奖  相似文献   

5.
今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邮展上,有关中华邮政邮资的邮政史类展品多达9部,我组编的《中华邮政国际信函邮资》邮集以84分获得镀金奖。对自己首次组集参加全国邮展就能获得如此成绩,确实令我高兴。但回想起这部邮集的组编过程,我又感慨良多,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的头一届全国邮展帷幕已落下,我对自己的展品《清代邮资明信片1897-1911》头一回在国家级邮展中亮相,就以95分获得大金奖的成绩兴奋不已。不过,我心里非常清楚,“大金奖”只是对我这部邮集在过去所取得进步的肯定,奖牌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标志。任何一部邮集都没有最高界限,自己这部邮集也不例外,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深的探索和研究,加以改进,争取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上海集邮》2003,(4):20-21
在2002年韩国世界邮展上,我国台湾谢朝枝先生的极限展品《石》获大镀金奖(87分),内地看过这部展集的集邮者(可点击台湾原图集邮世界网www.maxicard.idv.tw浏览),在专题集邮信息网www.zhuanti.com社区的极限集邮论坛中,就自己观感贴帖,跟帖者较踊跃,以下摘选其中部分帖子。  相似文献   

8.
我的极限类展品《建筑造型》在去年全国邮展上以80分获得镀金奖。我以为奖牌不仅是一种荣誉,一种对我此前努力的肯定,更是我今后争取更好成绩的原动力和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余岢 《上海集邮》2001,(7):43-43
贺年有奖明信片自1992年开始发行至今,仅有10年的历史。它是邮政用品中的一个新品种,要以此组编一部专集参展并获得高奖,是有相当难度的。可喜的是,今年4月在苏州举办的全国首届生肖集邮展览中,就有一部《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展集,经过刘广实、马佑璋、唐无忌等名家的评定,获得了这次邮展最高奖级的3个金奖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全国邮展时,我开始编组印花税票邮集。2005年其中一部,《长城图印花税票》展品,在悉尼国际邮展上获得金奖,成为我国该类竞赛项目的零突破。回顾近年来先后参加国际邮展,积累了一些还不成熟的经验。在此,抛砖引玉,作一肤浅的介绍并与同好探讨。国际集邮联《印花(税票)展品评审专用规则》规定,印花(税  相似文献   

11.
1989年9月出版的《大龙邮票与清代邮史》一书,是在1988年“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纪念邮展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那次邮展,有集邮家个人展品与“邮博”官方展品两大部分。官方展集,名字就叫“大龙邮票与清代邮史”。展出形式,不是用邮展贴片,而是用绫绢裱成的大展版,每幅尺寸相当于一个展框。文图并茂,章节分明,  相似文献   

12.
此届邮展设置了实验性的社会集邮展品,共有34部展集,得奖情况见本刊3824页。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这些展品的内容逐一简介。 荣誉展品——《世界的情人节》(英国E.Etkin)由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各种各样手工和手绘方法制作的情人节信封组成,其中以美国和英国为主,这些信封或者由1840年前的私人传递,或者是此后的贴邮  相似文献   

13.
沪航 《上海集邮》2003,(7):38-39
纵观这次7部航天类展集,无论题材类型,在评审项目的各个方面,都较前几次全国邮展有很大提高,但从中也觉察出一些制约我国航天集邮发展的、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同好思考。 问题之一:关于太空邮品的制作搭载 从这次邮展的展品中可以看到,我国太空邮品的制作、搭载比较混乱,缺乏科学与严谨的规则,人为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1,(9):48-48
横滨世展七八月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邮展.是无锡亚展前我国展集参加的最近一次国际竞赛,我国选派的邮展评审员施邑屏在本刊总结了此次邮展专题类展集的角逐形势。  相似文献   

15.
王晓舟 《上海集邮》2013,(10):27-30
2010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邮展上,继《桥》后我的第二部5框专题展品《摄影——一曲工业革命与视觉艺术的乐章》获得了镀金奖(84分)。这是它首次参加国家级邮展,奖级虽然较之高奖还有距离,但是,我依然感到很高兴,因为展品的"出师沾金",就是对自己20多年来在《摄影》专题集邮上苦心付出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南京全国邮展上,我的专题邮集以《自行车》为题参展获镀金奖。之后,经2002年北京平谷邮展高级培训研讨班学习,我对展集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在2003年重庆全国邮展上以《自行车文化》为题再次参展获金奖。在这一过程中,我对专题集邮又增加了不少体会,现谈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对网球很感兴趣,因此也就把自己的专题集邮内容定为网球。曾在《上海集邮》上了解到我国有一部名为《网球》的青少年级专题展品,获得过亚特兰大国际奥林匹克邮展大银奖加双特别奖、全国邮展的大银奖。而且,这次又参加了中国1999世界邮展,获得了青少年级A组镀金奖,以及国际奥委会为这届世界邮展的最佳体育展品临时增设的特别奖。  相似文献   

18.
吴宝国 《上海集邮》2004,(10):35-36
获悉我的集邮学术研究文章汇编展集《撩起邮史的面纱》(80张贴片)在“无锡文献展”上获一等奖,比自己的邮政史类展集在全国邮展获金奖还要高兴。邮集的高奖免不了金钱的堆垒,而这部文章汇编展集却是自己一笔一划、呕心沥血辛劳的结晶!能不高兴和自豪吗? 本来,事过之后也就不以为然了。集邮就是这么一回事,图个心  相似文献   

19.
我的《人民军邮(1945—1953)》展品,在去年的(南京)全国邮展上以88分成绩获大镀金奖。国际评审员游乃器曾高兴地对我讲:“我看到过那么多的军邮集,就你这一部和别人不一样。”他还鼓励我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0月15日在西班牙通过的最新版FIP专题类展品评审规则及其指导要点将专题素材分成七大类别:邮资票品类、邮政特权类(即减免资邮品)、邮戳类、签条副戳类、画稿印样类、错变体类和印花类。其中的“邮戳类”,就包含了我们收藏和研究的对象——风景邮戳。本文现以曾在伦敦2000世界邮展(8框·大镀金奖)和南京2001全国邮展(8框·金奖)获奖的专题邮集《风》为例,一起来看看风景邮戳在专题展品中的运用。(右为这部展品在南京邮展上使用的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